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296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171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反渗透工艺对冷轧废水生化处理废水进行处理,获得了较好的脱盐效果。选取进水含盐量、回收率、pH值对系统脱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电导率为1 360μs/cm时,系统脱盐率可达94.7%;进水电导率为3 353μs/cm时,系统脱盐率为85.9%。当系统回收率低于77%时,除盐率受其影响较小在90%左右,但是若进一步增加系统回收率,则脱盐效果显著下降。当进水pH值越高脱盐效果越高,但为降低结垢风险,本系统进水pH值控制在7.1左右。  相似文献   
102.
陈瑞勇  林芸  张荣  毕继诚 《化工环保》2004,24(5):331-335
湿式空气氧化法(WAO)和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废水处理技术近年已有广泛研究。当催化剂存在于氧化体系时,不仅能降低反应温度、压力,而且可提高废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效率。介绍了氨的湿式空气氧化和超临界水氧化催化剂应用的研究进展、各种催化剂在超临界水中的稳定性能及氨的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3.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problem of estimation of the variance of a normal population based on a balanced as well as an unbalanced ranked set sample (RSS), which is a modification of the original RSS of McIntyre (1952).We have proposed several methods of estimation of variance by combining different unbiased between and within estimators, and compared their performances  相似文献   
104.
生物法废气脱硝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细菌培养挂膜到填料塔中,进行从模拟废气中脱除NOx的效果性能实验研究,该生物膜填料塔能有效地脱除废气中的NOx,NO2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NO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该法最适宜的温度为30 ̄45℃,进口NO浓度(50 ̄500mg/m^3)对其去除率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废气流量的增加,NO的去除率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05.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绿色招商的理念,理顺建设项目环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了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招商部门、环保部门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职责,以使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6.
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是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新阶段。中国至今尚无明确的、系统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和规范,其评价理论仍在探索之中。分析了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和现状。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强调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探讨了该层次评价的介入时间、评价原则、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内容,提出从生态合理性、绿色化程度等方面考虑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07.
HSE管理体系运行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千里  孟学军  罗新民 《安全》2010,31(12):28-30
1HSE管理体系运行的常见问题国内石油企业推行HSE管理体系已经十余年,在从上到下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最初的少数企业行为,发展到现今的全面推进实施,普遍应用这一系统方法管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工作,  相似文献   
108.
冬季降雪过程对城市大气气态汞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银栋  张巍  胡丹  王学军 《生态环境》2010,19(3):505-508
2009年降雪和非降雪期间对北京西北城区的气态总汞浓度进行了连续采样,比较了降雪期间、非降雪期间的气态总汞浓度日变化过程;降雪期间气态总汞浓度的降低和恢复过程。结果表明,降雪和非降雪期间大气气态总汞浓度的日均值有显著差异,降雪期间气态总汞的平均浓度为5.64ng·m^-3,非降雪期间的平均浓度为7.43ng·m^-3,前者约为后者的70%。降雪后约7h气态总汞浓度恢复到降雪前水平。研究中分析了气象因素(气压、风速、阵风速度、气温和相对湿度)对于气态总汞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雪期间主要受到风速(r=-0.527)和阵风速度(r=-0.574)的影响;非降雪期间主要受到风速(r=-0.691),阵风速度(r=-0.726)和相对湿度(r=0.692)的影响,并且相对湿度的影响与风速的影响相近。降雪和非降雪期间气态总汞的日变化有所差异:非降雪期间气态总汞浓度在午夜和清晨较高,日变化趋势与相对湿度一致;降雪期间气态总汞的日变化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09.
就管式膜连续微滤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处理回用的可行性进行了中试研究 ,结果表明 ,该装置在运行压力为 0 .1 2~ 0 .1 5MPa ,反冲洗间隔为 1 8min时 ,吨水能耗仅为 0 .4 5kWh。此时对COD、浊度有较高的去除率 ,分别为 75 .71 %和 94 .4 9% ,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去除率为 4 0 .2 6 % ;处理后出水COD、氨氮、浊度均明显优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 5 .1 89)中的相关规定。该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 ,用于污水回用具有较高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0.

This paper proposes a green finance index that may help policymakers and investors take more favorable action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After analysis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reen finance and related green finance and index concepts, this paper uses the improve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construct a measurement model suitable for measuring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green finan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uzzy mathematics. The index weight adopts the entropy method and improv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joint deter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relevant statistical indicators of China's green credit from 2011 to 2019, and using the constructed model, the level of China's green finance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eriod was evaluated. Finally, the obtained data and classical gray model methods were used to predict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from 2020 to 2024.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odel is a good measure of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and China's green finance index has generally shown a rapid growth trend over the past nine years, with the fastest growth rate between 2013 and 2014.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ffecting the green financial index, the weight of new energy, green transportation projects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ranked in the top three, and the impact of these three indexes on China's green financial index is significant. In the future, China's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