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296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171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41.
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价太湖水质状况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46  
王学军  马廷 《环境科学》2000,21(6):65-68
利用遥感信息和有限的实地监测数据建立了太湖水质参数预测模型 ,该方法可以用于太湖水质污染的预测、分析和评价 ,能够较好地反映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尤其适合于大范围水域的快速监测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单波段、多波段因子组合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手段可以使遥感信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从而使预测结果更加精确 .预测结果显示 ,太湖流域已经呈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趋势 ,且空间分布不均衡 .东太湖以及靠近无锡和苏州的湖体附近相对污染更为严重 .  相似文献   
142.
洛阳市大气污染特征与相关气象要素24小时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洛阳市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的统计,归纳出洛阳市区日内24小时环境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并结合同步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分析,找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特征。引入气温日较差这一便于观测、预报的气象要素表征空气污染物垂直扩散特征,为今后进行污染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3.
活性炭纤维的氧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保干器法测定了活性炭纤维对乙醇、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的吸附量。研究了酸氧化处理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用电位滴定法确定了活性炭纤维氧化前后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对3种吸附质的吸附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但饱和吸附量及达到饱和吸附的时间因吸附质的不同而不同。氧化处理后,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发生变化,对乙醇的吸附量增加18%,而对N-甲基吡咯烷酮的吸附量提高了300%。  相似文献   
144.
污染土壤电动修复增强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污染土壤电动修复是一项新兴绿色原位修复技术。其原理是在土壤上施加直流电场 ,利用电迁移和电渗去除污染物 ,土壤pH、Zeta电位以及土壤化学性质等因素影响电动修复效果。为了提高修复效率和扩大电动修复应用范围 ,现在已经发展了针对不同类型土壤和污染物的增强修复技术。本文归纳总结了 1995年以来土壤电动修复中常用增强处理效果的 8种方法 ,即酸碱中和法、阳离子选择膜法、电渗析法、络合剂法、表面活性剂法、氧化 还原法、EK 生物联用和LasagnaTM法 ,且对每种方法的典型实验装置、增强原理、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为以后的实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5.
清洁过程环境影响评估模块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程开发早期阶段考虑环境问题是实现污染预防的有效手段。将环境影响评估功能集成于过程模拟软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以通用模拟软件ECSS—ChStar为平台,开发出环境影响评估模块。该模块可以对物质流、过程单元和总流程提供环境模拟分析,并计算过程方案的环境影响指数。  相似文献   
146.
多环芳烃室内土柱淋溶行为的CDE模型模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土柱淋溶实验方法对多环芳烃(PAHs)在人工污染士柱中表面活性剂淋溶下的运移进行了实验室研究,获得了示踪剂Br^-和PAHs的穿透曲线(BTCs);并通过室内批量平衡试验(PAHs和表面活性剂吸附试验和表面活性剂对PAHs吸附/解吸影响试验)获得了吸附系数,进而获得阻滞因子.基于这些实验室结果,通过CXTFIT2.1软件,用平衡CDE模型拟合了Br^-的BTCs,获得物理和水动力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应用CDE非平衡模型拟合PAHs在表面活性剂淋溶条件下土柱中的BTCs以及不同时刻、不同埋深处PAHs浓度的动态变化,预测了PAHs在土柱中的迁移趋势。  相似文献   
147.
近年来许多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暴露除了会损伤生殖、免疫和神经系统等,还能够干扰脂质代谢,增加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笔者总结了多种EDCs对不同动物模型(哺乳动物、硬骨鱼类、两栖动物)脂质代谢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  相似文献   
148.
为研究西部山区高地应力作用下深部硐室的稳定性问题,根据普氏压力拱理论,综合考虑深部硐室冒顶,片帮以及底鼓破坏,建立了高地应力下深部硐室底鼓破坏模式,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非线性 Hoek?Brown 破坏准则,推导了该破坏模式下深部硐室的围岩压力理论公式,求解了该破坏模式下深部硐室围岩压力上限解,并将本文结果与数值模拟和已有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此外,通过该破坏模式研究了各参数对围岩压力和潜在破坏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初始地应力场参数中 σVλ 增大,深部地下硐室围岩压力 q 逐渐增大,硐室围岩潜在破坏面逐渐增大,其中 σV表现尤为显著;(2) Hoek?Brown 破坏准则参数中 GSIσcimi的增大对深部硐室围岩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效应,而 D 增加则会降低硐室围岩的稳定性;(3)随着底部压力相关系数 μ 增加,深部地下硐室顶板和两帮的围岩压力表现为减小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深部硐室的支护设计提拱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9.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 The rapi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given rise to a growing concern over environmental issues, one of which is the disposal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相似文献   
150.
采自福建福鼎南溪“构造天窗”的样品分析后获牙形刺。西部所采样品含StreptognathodusfuchenensisZhao,s.elongatusGunnell,Gondolellasp.其时代为晚石炭世晚期。原来这段地层划为下石炭统,应作修改。北部所采样品含IdiognathodusdelieatusGunnell,Neognathodusbassleri(HarrisetHollingsworth),Gondolellasp.其时代为中石炭世早期.进一步证实中石炭统地层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