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安全科学   200篇
废物处理   98篇
环保管理   180篇
综合类   1219篇
基础理论   300篇
污染及防治   599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利用煮茧废水培养钝顶螺旋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缫丝厂煮茧废水和Zarrrouk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比较,筛选出了适合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在煮茧废水中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和与之相适应的驯化藻种。经室外150升煮茧废水扩大培养,干藻生物量可达16.03克/米 ̄2·天,粗蛋白含量达58.6%,含有17种氨基酸。比用Zarrouk培养基培养的螺旋藻产量提高15.78%,成本减少80%以上。培养后的煮茧废水COD和BOD_5浓度低于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室筛选的煮茧废水培养基和驯化藻种,在煮茧废水中大量培养螺旋藻,实现废水资源化是可行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2.
我国地膜覆盖和残留污染特点与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艺技术之一,但同时地膜残留污染也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系统分析梳理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地膜残留污染的特点及防控技术对于该技术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应用情况、地膜残留污染特点和防治技术。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膜用量及覆盖面积一直呈大幅度上升态势,年增长率在8%左右,1991—2011年20年间,地膜使用强度增加了3~10倍,但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总体上,北方省区的地膜使用强度大,增长幅度快。地膜覆盖应用作物也从经济作物扩大到粮食作物,应用面积最大作物依次为玉米、蔬菜、棉花、烟草和花生等。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巨大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污染危害。长期覆膜农田土壤中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残膜污染,残留量一般在71.9-259.1kg·hm-2。西北地区是残膜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土壤中残膜量远远高于华北和西南地区。残留地膜大小和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片状、蜷缩圆筒状和球状等,在土壤中呈水平、垂直和倾斜状分布。目前,我国地膜残留污染防治技术滞后,人工回收是普遍和主要的回收形式,其他防治技术如机械回收、节约型地膜应用、生物降解地膜尚未较大规模应用。当前,为防止地膜残留污染进一步加剧,急需修订完善地膜标准和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可回收性;推广节约型地膜使用技术和残膜回收技术;开展地膜覆盖技术适应性研究,促进技术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3.
杨有仪  樊勇 《四川环境》1994,13(1):38-41
作者在对中国我人民解放军第47医院病建项目所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了医学秤价和影响,并在预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环境医学影响廉政价方法,由于该评价方法完全尊循了国内现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因此,它在今后的环境影响医学评价中净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为利用视频数据对空管员违规行为进行智能化分析,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出2阶段的违规行为识别模型(AR-ResNeXt),基于实地调研构建空管员视频数据集,利用最小化动态多实例学习损失函数和中心损失函数,获得违规行为检测的判别特征表示,结合异常回归网络和ResNeXt网络,完成对空管员违规行为的时序区间检测与动作分类。研究结果表明:AR-ResNeXt模型在自制数据集中,其帧级AUC达到82.9%,分类准确率达到87.8%,可准确识别空管员发生违规行为的时序区间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城市地铁沿线老旧房屋普遍存在结构安全问题,基于机器学习模型,选取房屋年份、楼层、面积等11个属性构建预警指标体系,采用SMOTE过采样、独热编码等方法解决样本离散化、不均衡的问题;利用KNN、Bayes、Logistic、SVM 4种机器学习模型对房屋结构安全数据学习并测试,综合应用Accuracy、F1、AP、...  相似文献   
96.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installation of artificial aerators for water quality control of a stream which receives thermal and organic waste discharges. The location and numer of diffuser type aerators to be installed along the stream are determined so as to maintain the stream DO content above a certain minimum requirement (4 mg/l or 5 mg/l) for normal aquatic life. Effects of the stream velocity, upstream BOD concentration and rates of thermal and organic waste discharges to the stream are examined.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以芳纶纤维为主要材料的我国新一代特警战训服面料的技术研发及达到的主要性能指标。通过试验研究,开发了具有高强防撕裂、永久阻燃、耐高温、防静电、防油拒水、防酸碱等具有集成防护功能的特警战训服系列面料。  相似文献   
98.
改性黏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集自云南滇池的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壳聚糖和聚合氯化铝对云南省常见的硅藻土进行改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两种改性黏土对水华束丝藻的去除效果。通过去除率的比较,得出两种改性黏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线性拟合方程。每毫升藻液壳聚糖改性硅藻土投加量(m L)与藻细胞光密度OD_(680)、叶绿素a质量浓度(mg/L)的关系分别为y=0.0377x-0.0014和y=0.009x+0.0002;每毫升藻液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投加量(m L)与藻细胞光密度OD_(680)、叶绿素a质量浓度(mg/L)的关系分别为y=0.0135x+0.002和y=0.0039x+0.002。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和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最适pH值范围分别为5~8、5~9,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39.77%、45.44%,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64.92%、78.01%。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最适pH值范围较宽,且其除藻过程中对TN、TP的去除率均较高。用透明溞(Daphnia magna)对其进行生态安全性试验,得出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和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除藻至48 h死亡率分别为30.77%、0。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防护鞋靴有害物质限量值研究进行了阐述。参考国内外标准,设定防护鞋靴有害物质限制项目和限量值。在检测分析我国具有市场代表性的16个防护鞋靴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数据基础上,判断设定限制项目及限量值的可行性。检测结果表明我国防护鞋靴生产技术水平基本能够达到限量要求,设定的限量值可以作为制定国家标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在分析可变速电梯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安全性对其正常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验证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安全性的检验内容与检验方法.试验采用了普通累积法作为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完成了对称重系统的误差评定.试验证明,该检验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