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350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14篇
环保管理   304篇
综合类   1865篇
基础理论   70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41篇
评价与监测   149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1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CO2捕集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常用的胺化合物吸收法、钙基吸收剂法、金属氧化物法等CO2捕集回收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综合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胺化合物吸收法吸收速率快,但再生能耗较高,因此开发"高效低耗"的复合吸收剂成为研究的重点;钙基吸收剂法在高温环境下对CO2的吸收有较好的效果,但吸收剂的碳酸化转化率及热稳定性是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金属氧化物法具有高的CO2吸收效率,但成本较高.在此基础上,探索了CO2捕集回收技术改进工艺,提出改善吸收剂性能、开发高效低耗的CO2选择性吸收剂将成为今后CO2捕集回收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12.
电除尘器气流分布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660 WM机组电除尘器的设计要求,对电除尘器内气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计算中选择SIMPLE方法求解三维雷诺平均方程和κ-ε两方程湍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电除尘器两室流量分配还是第一电场进口断面气流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数值计算结果可以指导电除尘器设计与模型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13.
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膜污染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一个经典模型描述了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的通量衰减,通过模型参数分析了膜的污染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孔径为50、200和500 nm的陶瓷膜主要由"部分孔堵塞"机理、"完全孔堵塞"机理和"部分孔堵塞"机理控制.实验表明,孔径为200 nm的陶瓷膜较适用于陶瓷膜生物反应器体系.  相似文献   
214.
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中铝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和不同粘度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出一系列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探讨了PAC的B值、壳聚糖的含量(C)和粘度(η)对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PAC之间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通过试验结果推断出当B=1.5,壳聚糖粘度η=800 Pa·s,C=0.6 mg/mL絮凝效果最佳。并用某造纸废水进行了烧杯絮凝试验。絮凝试验结果与推断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15.
采用US/Fe^0系统去除阳离子红GTL,考察了pH值、Fe^0用量、超声功率及活性炭、H2O2、盐分添加对阳离子红GTL去除率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变化查明阳离子红GTL在不同条件下的去除差异性,利用SEM解析铁的形态与染料去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H≥5.0时超声和Fe^0具有协同效应,Fe^0用量2 g/L,pH=7.0,超声功率135 W,阳离子红GTL去除率达到96.07%;一定量的活性炭、H2O2、盐分添加会加速染料去除,US加速Fe^0反应速度,但不改变染料降解机理,添加活性炭能够彻底降解阳离子红GTL,添加H2O2提供的氧化环境抑制苯胺类化合物生成;铁的形态及与染料的接触是影响染料去除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16.
福建省热带气旋暴雨型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福建是受热带气旋影响较严重的省份,又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每年都有因热带气旋暴雨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例发生.通过分析福建省1990~2006年热带气旋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个例,发现热带气旋暴雨型地质灾害的规模和强度均比雨季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大;它的发生与热带气旋路径、过程雨量和当日雨量关系密切,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强降水后的48 h内;热带气旋登陆前后,若有偏东急流、西南季风、冷空气、暖式切变等系统共同作用,对暴雨具有增幅作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17.
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用大量污水进行农田灌溉造成环境污染的现状,指出了污水灌溉风险研究中的不足.利用农业干旱模型,通过非参数检验对污水灌溉风险的概率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江苏省南京地区某污灌区的实际资料,计算了当地污水灌溉风险的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218.
地震现场数据共享标准化研究及其标准起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标准化被普遍认为是保证信息更有效处理、交换、管理以及消除技术壁垒的最有效手段.信息共享标准是为规范信息共享的行为而制订的,是实现信息共享的"软"环境.通过对地震现场信息共享标准化研究,概述了这一标准制定的过程、总体内容框架安排的一些考虑以及存在问题,讨论了地震现场信息共享标准分类与编码体系、数据交换格式、元数据、数据字典及数据质量控制等与信息共享标准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19.
基于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力学参数变化理论的分析研究,建立卸荷岩体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岩体进行一维卸荷数值仿真研究。根据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成果得到岩体力学参数与主卸荷方向累计开挖卸荷量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岩体力学参数变形模量、泊松比、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呈现出随开挖卸荷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征,随卸荷量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但它们不是从初始值一直减小到零,而是随卸荷量的增大减小到一定的量值后,岩体的裂隙张开、结构面的扩展到一定的程度,岩体的力学参数保持一定的量级不再减小。  相似文献   
220.
Shen X  Huang W  Yao C  Ying S 《Chemosphere》2007,67(10):1927-1932
Heavy metals and surfactant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orp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this study, batch equilibrium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b(NO(3))(2) on the sorption of p-nitrophenol (PNP) onto sediments in the presence of cationic surfactant cetylpyridinium chloride (CP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the complex system containing PNP, Pb(NO(3))(2) and CPC, the sorption of PNP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Pb(NO(3))(2) due primarily to competing for adsorption sites. Likewise, partitioning of PNP in adsorbed surfactant layers and micell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evel of Pb(NO(3))(2). Moreov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etal ions (Pb(2+), Cd(2+), Zn(2+)) was examined an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heavy metals inhibited the sorption of PNP in the order: Pb(2+)>Cd(2+)>Zn(2+). The competitive effect of the heavy metals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hydration energy and hydrated radius. The results are believed to provide a useful insight into describing the transport and fate of PNP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