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551篇
安全科学   214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118篇
综合类   1368篇
基础理论   255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25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8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81.
生活垃圾非饱和渗透性质测定的多步出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涛  殷勇  王昊 《环境科学》2006,27(10):2123-2128
传统土壤渗透性测量方法直接测量填埋生活垃圾的渗透性质误差较大.本实验现场测定六里屯填埋场原状垃圾土饱和含水率和饱和渗透系数,其平均含水率随填埋深度增加而增大,平均渗透系数为0.018 5mm·s-1.在保证容重相同条件下,用多步出流法实验室测定扰动样品水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渗透系数.运用渗压出流和理论拟合测试技术,为建立渗透参数的随机分布模型提供参数测定方法.实验结果与模型显著相关.通过实验及模型模拟,揭示了填埋垃圾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规律,证明多步出流法是适用于填埋场非饱和渗透性质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2.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乌鲁木齐市郊主要荒山进行植被调查,结果表明,该区的植物群落类型有19种;植物种类有296种,分属40科171属;植物生活型有9类;区系地理成分多样;短命和类短命植物获得一定发育等。  相似文献   
983.
近郊农村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循环系统被打破,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生活废水任意排放、垃圾堆放无序、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等因素造成的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因。本文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分析近郊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84.
对大安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985.
基于遥感开展城市湿地资源与生态服务价值研究是当前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1987年、2000年和2007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及研究区相关资料,监测了1987~2007年上海市湿地资源的变动情况,并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估算研究区1987~2007年湿地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1987~2007年间上海市湿地资源呈现不断退化的趋势,特别是2000年后退化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稻田、河流、库塘、滩涂等湿地面积的显著减少;(2)1987~2007年上海市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呈下降趋势,其中河流、库塘、稻田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滩涂、湖泊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上海湿地资源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主要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的。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城市发展中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6.
鄱阳湖流域千年旱涝变化特点及R/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鄱阳湖流域旱涝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变化,搜集整理了鄱阳湖流域地方志、奏折等古文献记载的旱涝记录,根据灾害现象、灾害后果、救灾情况等综合研判旱涝等级。对1160~1950s旱涝频次序列进行了变化周期分析。采用了R/S方法分析了年代际旱涝频次的Hurst指数,结合变化周期分析结果,对1950s以后鄱阳湖流域的旱涝频次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采用基于1951~2010年器测降水量的SPI指数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160~1940s鄱阳湖流域及各子流域的干旱、洪涝频次呈波动变化,周期性变化明显,干旱、洪涝的3~6个年代周期段在整个时段内均非常显著,通过了95%的信度检验;鄱阳湖流域及各子流域的年代际干旱频次的Hurst指数普遍在0.7~0.8之间,洪涝在0.8~0.9之间。预测1950s后鄱阳湖流域年代际旱涝频次整体变化将呈阶段性上升趋势,经验证预测结果与实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87.
尹雪  陈家军  吕策 《环境科学》2014,35(2):733-739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洗涤修复中最常用的洗涤剂,然而其难降解性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污染场地重金属形态分布对其环境风险至关重要.以某化工场地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为对象,为减少EDTA用量,开展室内振荡实验考察EDTA与EDDS复配对As、Cd、Cu及Pb的洗脱效果和最佳复配比条件下洗涤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洗脱条件下,As、Cd和Pb去除率在EDTA∶EDDS=7∶3时达到最高,分别为12.67%、38.71%和31.09%;Cu在复配比为9∶1时可达16.91%.洗涤后,As的铁锰氧化态含量升高,会增加一定的环境风险;Cd的形态分布大体与原土一致;Cu和Pb的洗脱主要来自铁锰氧化态,其中Pb的铁锰氧化态洗脱量最大,而有机结合态所占百分比降幅最显著.复配体系不仅对4种重金属的洗脱率有一定提升,洗涤后重金属有效态比例也有所降低,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8.
EDTA与柠檬酸复配洗涤修复多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尹雪  陈家军  蔡文敏 《环境科学》2014,35(8):3096-3101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柠檬酸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洗涤修复中最常用的洗涤剂,现以某化工场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为对象,开展室内搅拌实验考察EDTA与柠檬酸复配对As、Cd、Cu及Pb的洗脱效果和最佳洗涤条件下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复配比(EDTA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条件下,当混合液pH为3、洗涤时间为30 min、搅拌强度为150r·min-1和液固比为5∶1时,As、Cd、Cu及Pb去除率可达11.72%、43.39%、24.36%和27.17%.洗涤后,酸溶解态As、Cu浓度增加,相应提高了其有效态所占比例.铁锰氧化态Cu对浓度的削减贡献最大.Cd的酸溶解态、铁锰氧化态、氧化物结合态所占比例均有所降低.洗涤修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会带来一定环境风险,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989.
基于延拓盲数的湖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湖库水环境系统随机性、模糊性、灰性、未确知性等多种不确定性共存或交叉存在的特点,将延拓盲数引入水体富营养化评价,通过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方法的综合集成,构建了湖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延拓盲数模型和等级识别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巢湖塘西河河口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塘西河河口水体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可信度超过0.86(即86%),且在模糊截集水平α=0.8情形下,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期望值达79.34,属于重富营养等级.实例研究证明了新构建模型对于不确定性条件下湖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0.
基于柔性SERS基底的快速原位检测环境污染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组装方法,在新生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上形成有序的纳米金粒子(AuNPs)层结构,制备AuNPs/PMMA薄膜.因PMMA支撑层具有柔韧性和透光性的特点,可直接将AuNPs/PMMA薄膜置于被检测物表面,通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实现物体表面污染物的快速原位检测.相比于其它检测方法,该方法快速、简单、成本低,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及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