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16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农药毒死蜱对小鼠脑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毒死蜱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有机磷杀虫杀螨剂.为研究其对生物体的氧化损伤,以昆明小鼠为受试体,毒死蜱按3、6和12 mg·kg-13个剂量水平灌胃染毒小鼠7d,以脑组织匀浆测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以脑细胞测定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 Crosslink,DPC)系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毒死蜱染毒剂量的升高,ROS和MDA含量及DPC系数逐渐上升,GSH含量逐渐降低,各指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毒剂量为6 mg·kg-1时,与对照组相比,DPC有显著差异(p<0.05),MDA有极显著差异(P<0.01);染毒剂量为12 mg·kg-1时,与对照组相比,ROS和DPC有显著差异(p<0.05),GSH和MDA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较高剂量的毒死蜱可造成小鼠脑组织的氧化损伤和DNA-蛋白质交联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12.
对北京市近年来的燃气状况进行了分析,从燃气系统存在的风险源出发,找出了北京市燃气系统存在的风险以及衍生和次生灾害;运用系统安全分析的"人-机-环-管"理论,考虑了燃气设施及管理的风险承受力和控制力,找出了影响燃气突发事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素和后果严重性因素,从而建立了风险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指标体系;利用风险矩阵从多角度对城八区天然气管网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提出了防止燃气事故发生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增强北京燃气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13.
城市绿地土壤入渗模型及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降雨径流法和正交实验L9(34)获得了天津中心城区绿地土壤入渗曲线,选取Kostiakov模型、Kostiakov-Lewis模型、Philip模型、Horton模型、Collis-George模型对土壤入渗过程进行描述,利用粒子群算法确定模型参数,使用剩余平方和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orton模型较常用的K...  相似文献   
214.
通过样地调查比较分析了沙质海岸带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与天然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这2种重要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依照各种群在2种林分中生态位宽度的变化,可将其划分为生态位扩展型、衰退型、敏感型和稳定型4个种群类型;天然林中的演替优势种在木麻黄林的灌木种群中已有较大数量的分布,且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但由于人工林生态位分化不良,种间竞争相对激烈,群落组成不稳定;天然林中大部分乡土树种生态位宽度较之在木麻黄林中大为增加,但除敏感型种群和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雀梅藤(Sageretia thea)以外,天然林中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较之在木麻黄林中有所降低,说明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天然林种间生态位分化程度高,竞争相对缓和。总体来看,以乡土树种为优势种的天然林生态位配置比人工林更优化,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更有意义,因此实现乡土树种与木麻黄的合理配置对建设稳定型沿海防护林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15.
黄河沿岸地带水资源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多年持续断流,已经严重影响到沿岸地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限制了沿岸地带经济潜力的发挥。特别是对黄河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本文分析了黄河沿岸地带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要素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提出应化调整大耗水型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与生活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并建立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社会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16.
回收涂布生产废气中甲苯的新型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从涂布生产废气中回收甲苯的新型自动化回收工艺和装置。与传统的颗粒活性炭装置相比,该装置由于采用了性能优越的吸附材料和先进的工艺设计,使甲苯的回收率达95%以上,而且回收的甲苯品质好,可以直接作为原料使用,实现了清洁生产和废气资源化,收到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17.
河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综合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丽娃河及丽娃支河污染现状和河道特征,经充分论证后确定综合整治方案,主体工程包括截污、调活水体、水质强化净化和河道生境恢复等,并付诸实施。对比综合整治跟踪监测结果和治理前河道水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综合整治后,DO有了显著提高,NH3-N、TN、TP从治理前的劣Ⅴ类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河道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等。结果表明,丽娃河采用水质强化和水生态重建方案并举,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18.
崇明东滩底栖动物群落与潮滩高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滩低潮滩以软体动物中的麂眼螺、泥螺等占优势;中潮滩以软体动物的麂眼螺、霍甫水丝蚓、彩虹明樱蛤及双翅目幼虫为优势;高潮滩的优势种为绯拟沼螺、双翅目幼虫以及一些大型蟹类如无齿相手蟹和天津厚蟹等。在生物量方面,中潮滩的底栖动物生物量最高为139.8g/m^2,其次为高潮滩,其生物量为109.7g/m^2,生物量最低的为低潮滩,仅有61.77g/m^2,平均生物量排序为中潮滩〉高潮滩〉低潮滩。在多样性方面,3个潮带也以中潮滩最高,其次是高潮滩和低潮滩。底栖动物的这种分带情况与3个潮带特有生境密切相关,沿高程梯度,底栖动物群落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生态系列格局。低潮滩代表了潮滩湿地演替的初级阶段。中潮滩底栖动物种类数和多样性都较高,此带代表了潮滩湿地演替的较高阶段。高潮滩显示了向陆生群落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19.
对上海宝钢厂区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土层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垂直分布、季节变化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土壤动物类群和数量相对较少;办公区的土壤动物相对较少;垂直分布特点为0~5 cm>5~10 cm>10~15 cm;螨类和弹尾目是优势类群,螨类所占的比例严重影响着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20.
为了寻找新型有效的赤潮藻杀灭剂,对辣椒素、过碳酸钠、CuSO4、谷氨酸铜对亚历山大藻LC3的杀灭效果以及表面活性剂对谷氨酸铜杀藻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辣椒素在较低浓度下(0.1,1.0,10 g/L)对亚历山大藻LC3无明显杀灭作用,达到杀藻的目的所需辣椒素量较大;过碳酸钠对亚历山大藻LC3的杀灭率偏低,这两种物质均不适宜用于赤潮防治.谷氨酸铜可有效杀灭亚历山大藻,其对亚历山大藻LC3的灭杀效率优于CuSO4,优势随时间延长而明显,但其对藻的抑制作用并不随谷氨酸铜的浓度加大而增强.辣椒素、过碳酸钠以及谷氨酸铜用于杀灭亚历山大藻LC3在赤潮防治研究中均为首次报告.HDTMAB可有效促进谷氨酸铜杀灭亚历山大藻LC3,促进作用基本随着HDTMAB浓度的提高而逐步增强.谷氨酸铜和HDTMAB复合剂可有效去除亚历山大藻LC3,在赤潮治理中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