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8篇
  免费   1539篇
  国内免费   842篇
安全科学   661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307篇
综合类   3167篇
基础理论   717篇
污染及防治   324篇
评价与监测   302篇
社会与环境   290篇
灾害及防治   159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氯联苯的含量与分布.利用大气被动采样装置,共设立了包括香港在内的珠江三角洲21个大气被动采样点,样品采样时间为2005-08-15~2005-10-14.结果表明,珠三角内地的佛山(2000pg·m-3)是PCBs的高污染地区,内地采样点PCBs含量范围260~2000pg·m-3,平均值670pg·m-3.香港PCBs含量范围170~470pg·m-3,平均值300pg·m-3.香港每个采样点的PCBs含量都接近平均值,含量比较低.珠三角大气中PCBs含量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属中度污染区域.结果也表明,PUF大气被动采样器可很好地运用于区域大气PCBs污染分布与特征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52.
广州市32种水产品的Se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酸消解,原子荧光-氢化物发生法测定了广州市部分市售水产品中Se的含量,由标准物质(GBW 08551猪肝)和回收率控制检测质量.结果表明,不同水产品中Se含量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为(34.-1117.)×10-9,平均含量为(345.±149.)×10-9,不同类型水产品中Se含量变化特征是:甲壳类(544.±107.)×10-9>海水鱼类(392.±86.)×10-9>软体类(244.±89.)×10-9>淡水鱼类(238.±97.)×10-9.  相似文献   
353.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physical adsorption of Tween 20 was accomplished on polypropylene microporous membranes (PPMMs).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TR/FT-I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em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n the membrane surfaces. Water contact angles and relative pure water fluxes were measured.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hydrophilic performance for the modified membran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dsorption amount of Tween 20 onto the surface or into the pores of polypropylene microporous membranes. To test the antifouling property of the membranes by the adsorption of Tween 20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filtration for active sludge was performed using synthetic wastewater. With the help of the data of water fluxes and the FE-SEM photos of the modified PPMMs before or after operating in a MBR for about 12 d, the PPMMs with monolayer adsorption of Tween 20 showed higher remained flux and stronger antifouling ability than unmodified membrane and other modification membranes studied.  相似文献   
354.
基于AnnAGNPS模型四岭水库小流域氮磷流失特征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流域尺度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nnAGNPS模拟预测苕溪流域四岭水库小流域氮磷流失情况,分析氮磷流失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总氮、总磷流失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呈现出南部大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的特点.以竹林地为主的林地是氮磷输出的最主要来源,其对氮、磷流失总量的贡献率在90%以上.设定不施肥处理(CK)、适地养分管理(SSNM)、当地高产竹农普遍采用的施肥方法(FFP)这3种施肥方式对林地主要植被类型竹林进行情景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与FFP相比,SSNM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氮磷输出,其中溶解性氮和颗粒态氮流失量分别削减8.17%、4.33%,溶性磷和颗粒态磷流失量依次减少9.08%、1.02%.  相似文献   
355.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在平衡与妥协的激烈博弈q-,最终达成了一个各方均不满意,但都能接受的《德班协议》。全球减排合作进程进一步加快加严,我国在后德班时代面临的国际谈判与国内应对压力将更加严峻,环保部门在温室气体监测统计、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生态保护与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6.
采用氢氧化钽为吸附剂,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磷酸盐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越小,氢氧化钽对磷酸盐的吸附量越大,当pH值为2时氢氧化钽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优,并且pH值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影响较大;磷酸盐的初始浓度越大,吸附量越大,吸附平衡时间越短;氢氧化钽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5℃、pH=2、初始浓度为200 mg/L、吸附30 min时达到平衡时最大吸附量为76.69 mg/g。吸附后的氢氧化钽红外谱图在1066 cm-1处出现特征峰,该峰恰好是吸附磷酸盐的伸缩振动峰,并且在638 cm-1与670 cm-1之间Ta-O键由于磷酸盐的吸附发生了蓝移。采用6 mol/L的NaOH对吸附了磷酸盐的氢氧化钽进行解吸,当pH=12时解吸率为52.45%。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钽能够有效的去除水溶液中磷酸盐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357.
城市内河沉积物中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物是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污染物的"汇"与"源",在外源污染有效控制后,城市内河沉积物将成为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黑臭现象的重要原因。反硝化作用是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核心环节,是去除氮污染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城市内河沉积物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反硝化作用,着重介绍了测定反硝化速率的不同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同时总结了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如DO浓度、有机质、温度、pH、NO3-等,并提出了该方向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58.
泥石流地质灾害是降雨、松散物源和自然地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泥石流暴发形成过程中,降雨条件、物源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协同演化。因此,根据系统耦合协同理论和熵值赋权理论,本文建立泥石流暴发系统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并对重庆市北碚区典型泥石流单沟进行了耦合协调程度和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与泥石流暴发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能够为泥石流灾害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59.
通过对福保乡水培蔬菜示范区的进出口水体中营养物质氮、磷、COD、氨氮等指标的监测数据分析,研究水培蔬菜净化滇池富营养化水体的作用、效果、水环境的改善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360.
本文从生态文明内涵和可持续发展本质出发,对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之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这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生态文明和尊重自然的认识,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