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471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61.
利用WPS粒子谱仪对内蒙古朱日和背景天气及沙尘天气的气溶胶数浓度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天气背景下沙尘气溶胶数浓度及谱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在背景天气和沙尘天气下,0.010~0.020,0.021~0.100,0.101~1.000,1.001~2.500 μm等粒径段的气溶胶数浓度差别较大;沙尘天气对各粒径段,尤其是大于1.0 μm的气溶胶数浓度影响较大,沙尘暴过程中1.001~2.500 μm粒径段的气溶胶数浓度约为背景天气的35倍;各粒径段气溶胶数浓度在不同天气背景下的日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受气象要素的影响较大. 对沙尘气溶胶谱分布的分析可知,沙尘暴发生前后1 h的沙尘气溶胶谱型均符合Lorentz分布,背景天气下同时段的沙尘气溶胶谱型也符合Lorentz分布;沙尘天气下沙尘气溶胶谱型在沙尘暴发生前1 h的主峰值比背景天气高1个数量级,沙尘暴发生后1 h的峰值半径明显移向大粒子.   相似文献   
462.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以及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对周村水库夏秋季降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雨水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光谱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降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无明显特征峰,吸收系数的变异系数在75%~469%之间,表明其性质在不同季节和相对分子质量上存在差异;a254和E3/E4变化说明DOM的相对浓度和富里酸所占DOM的比例随着季节由夏入秋而增加;三维荧光通过PARAFAC解析出4种组分,分别为类腐殖质(C1、C2)、可见区富里酸(C3)和类蛋白(C4);对4个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1与C2、C3以及C4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C2与C3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夏秋季降雨DOM总荧光强度以及各组分荧光强度差异明显(P0.05),类腐殖质(C1+C2)是其主要成分、富里酸的荧光强度和所占比例随着季节由夏入秋而增加、类蛋白随着季节由夏入秋而减少;夏秋季降雨有机物来源都呈现以自生源为主的特征,夏季降雨具有自生源特征更强、类蛋白物质含量和占比更多的特点;PCA分析显示夏秋季降雨中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雨水荧光特征差异明显,并且组分C1、C2和C3与DOM特征参数[HIX、Fn(355)、Fn(280)、E3/E4、a254]以及水质参数(硝氮、氨氮、总氮以及有机碳)显著相关性(P0.01).通过对夏秋季不同降雨相对分子质量的DOM光谱特征研究,可以进一步分析水库大气沉降型外源输入的有机物污染特征,并为水库水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63.
珠江口柱状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及来源探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岳维忠  黄小平 《环境科学》2005,26(2):195-199
对珠江口4个柱状沉积物中的氮进行测定,研究了氮的存在形态、含量及垂向分布特征,探讨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和输入途径.结果表明:TN含量的变化范围为850.62~2 340.85mg/kg,平均值 1 502.73mg/kg.垂直分布表现为底层向表层逐渐增加的总趋势,且两端含量变化较缓、中间较大.有机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655.42~2 029.86mg/kg,平均值 1 187.86mg/kg.垂直分布表现为2种分布类型:随深度减小型和两端含量高、中间低型.无机氮中铵氮含量较高,变化范围47.59~739.61mg/kg,平均值为271.69mg/kg.铵氮在沉积物中的含量随深度而增加.TOC/TN比值在5至17之间,明显反映出有机质是陆源和水生2种来源的混合输入.总氮和有机氮的沉积过程有明显的同步效应,而和铵氮之间的同步相关性较小,并且因站位不同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464.
由于传统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式存在不足,基于微藻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斜生栅藻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混合 营养方式下,六价铬(Cr2O72-,0~4.0 mg·L-1)胁迫对微藻生长及有机物(COD)、氨氮(NH4+-N)和总磷(TP)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Ⅵ)对斜生栅藻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1.7 mg·L-1 ,当Cr(Ⅵ)浓度较低(0.5 mg·L-1)、暴露时间较短(≤36 h)时,斜生栅藻的生长和养分去除几乎不受 影响;此外,Cr(Ⅵ)胁迫对斜生栅藻生物量和氮、磷的去除影响较大,对COD的去除影响较小.当Cr(Ⅵ)浓度为4.0 mg·L-1时,微藻生物质产率降低了82.5%,叶绿素含量降低了62.5%,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降低了27.3%、48.0%和38.6%;斜生栅藻细胞表面的羟基、氨基和 羧基有利于缓解Cr(VI)对藻细胞的毒害作用,0~4.0 mg·L-1 Cr(Ⅵ)作用下,96 h藻细胞内的铬积累量为0.9~3.8 mg·g-1.  相似文献   
465.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1999年7月谭裕沟隧道和1999年9月梧桐山隧道TSP,PM10和PM2.5中PAHs的分析结果,研究了机动车排放PAHs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机动车行驶排放出的大量PAHs主要存在于粒径较小的粒子中,苯并[a]芘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466.
厌氧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的产电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径40mm、高600mm的液固厌氧流化床空气阴极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分别以污水和椰壳活性炭为液相和固相,采用间歇运行方式,考察了接种厌氧污泥条件下流化状态对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床条件下,电池启动迅速.初始电压为200mV,80h后电压急剧上升,100h后电池开路电压稳定在700~900mV之间.对比电压和功率密度随电流强度变化的曲线知,电池启动成功后,固定床状态下,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密度随污水循环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床层颗粒由固定状态转变为流化状态后,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密度由初始值120mW·m-3增加至220mW·m-3,说明流化床可以改善MFC阳极室内传质效果,加快反应速率,提高MFC产电性能.  相似文献   
467.
利用AlCl3·6H2O,Na2SO4和NaOH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Al3+/SO24-摩尔比及碱化度的PACS样品,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就Al3+/SO2-摩尔比及碱化度对PACS中铝的形态分布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建立了PACS中铝的水解形态分布与Al3+/SO24-摩尔比和碱化度之间的数学模型,数据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证明二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68.
基于3S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RS、GPS技术,以Supermap为开发平台构建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的管理和分析等基本功能.采用双重控制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利用双向查询功能使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紧密相关,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利用其专题图制作功能有助于对某一现象的现状进行预测、预报以及分析其规律和联系.同时,系统采用分层技术对空间数据进行储存,便于信息的叠加分析和提取.  相似文献   
469.
多菌灵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太阳光和高压汞为灯光源研究了多菌灵在溶液相中的光化学降解:在太阳光下,多菌灵在甲醇,正已烷、重蒸水、3种PH缓冲液和不同类型水质中光稳定性很强,但在丙酮中可以光解,光 解半衰期为33.80h光敏剂核黄素、0.5%内酮、e^3+能加快多菌灵在水溶中的光解速率,其中黄素敏化效果最显著,说明在太阳光下多菌灵在水溶液中主要是间接光解,与太阳光源比较,多菌灵在高汞灯下主要进行直接光解,在重蒸水中的光钐半衰  相似文献   
470.
王晓锋  袁兴中  刘红  张磊  尉建军  岳俊生 《环境科学》2015,36(10):3662-3673
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N循环受到植被覆盖和季节性淹水的影响,对三峡水库水质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进行消落带植被恢复和提高土壤N保持能力成为保护库区水环境的重要措施.选择三峡库区一级支流澎溪河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冲积潮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分布区采集狗牙根、香附子、苍耳以及玉米这4种典型植物根际、非根际土壤,分析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N赋存形态特征,并比较了不同植物类型根际富集效果,初步探究不同植物根际效应对消落带土壤N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植物根际土壤p H均低于非根际,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均高于非根际,且根际富集率表现为香附子狗牙根玉米苍耳;不同植物根际对土壤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影响作用不一致;植物根际土壤中可转化态氮TF-N及其不同赋存形态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和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植物根际效应能够改变土壤N赋存形态及其对N循环的贡献率,但狗牙根和香附子根际土壤中TF-N占TN的比率低于非根际,而玉米和苍耳相反,表明消落带玉米和苍耳覆盖加快了N素向TF-N转化,不利于土壤N素保持;消落带土壤有机质、总磷和有效磷含量与可转化态N形态显著相关,是土壤N形态转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消落带狗牙根和香附子覆盖对土壤N素的保持优于玉米和苍耳,植物根际效应对消落带土壤N循环的影响为消落带植被恢复中植物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