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0篇 |
免费 | 948篇 |
国内免费 | 1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82篇 |
废物处理 | 90篇 |
环保管理 | 195篇 |
综合类 | 1804篇 |
基础理论 | 395篇 |
污染及防治 | 592篇 |
评价与监测 | 169篇 |
社会与环境 | 206篇 |
灾害及防治 | 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92篇 |
2021年 | 170篇 |
2020年 | 165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49篇 |
2016年 | 160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176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12篇 |
2011年 | 199篇 |
2010年 | 167篇 |
2009年 | 164篇 |
2008年 | 162篇 |
2007年 | 159篇 |
2006年 | 200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虚拟现实技术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结合大空间公用建筑火灾虚拟现实系统,提出了安全工程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结构及程序设计关键技术,给出了大空间公用建筑火灾虚拟现实系统编制实例. 相似文献
83.
为应对山区液体管道在投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阻、超压问题,从气相运移角度出发,建立液顶气模型,研究在1个U型单元内积气形成、压缩和破碎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连接各个U型单元的气相的传递函数,探讨背压累积因素下,连续起伏管道投产过程中各个U型管段的积气情况和压力的变化,进行动态的建模和计算.以国内某原油管道的现场投产数... 相似文献
84.
化工事故应急救援仿真演练系统的实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化工事故应急救援仿真的必要性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整个系统的框架并设计系统开发过程的模型;分析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IA)的仿真系统的开发要点,给出参考开发工具,从而为整个系统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5.
86.
为探寻驾驶员因素和时间因素对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违法间隔时间的影响,收集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的间隔时间和驾驶员年龄、累计积分等数据,清洗后得到包含10个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基于生存分析算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从各变量对再次发生交通违法间隔时间的影响方面,研究驾驶员交通违法的间隔时间差异,以及影响驾驶员发生再次违法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交通违法时间间隔受年龄、累计积分、月份3个因素显著影响;33~44岁的驾驶者再次违法率最大,大于60岁的驾驶者再次违法率最小;驾驶员累计积分与生存曲线陡峭程度为正相关关系,累计积分与驾驶者再次违法率为正相关关系;相同间隔时间下,11月生存率最高,1月生存率最短。 相似文献
87.
就河南济源钢铁公司高炉煤气净化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作了详细介绍,净化后的高炉煤气加以综合利用,给济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指出高炉煤气净化利用是钢铁企业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8.
为精确计算隧道人员疏散时间并为疏散通道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综合人员疏散距离、运动速度、隧道宽度、出口流量以及交通量等参数对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公路隧道人员疏散时间计算经验模型,全面考虑出口处发生交通堵塞的临界条件、堵塞开始时间及堵塞持续时间;基于该模型,以某水下隧道为例,分析隧道设置不同横向/竖向疏散通道时,隧道人员荷载密度、人员运动速度对人员疏散时间和出口堵塞状况的影响,提出横/竖向通道等效设置间距基本关系。结果表明:在隧道横/竖向通道不同疏散方式下,人员疏散时间受行走速度影响程度不同,而与人员荷载密度关系极大;同等条件下隧道横通道疏散能力明显大于竖向疏散通道。 相似文献
89.
90.
基于马尔科夫链预测理论,分析研究了系统安全态势的定性与定量预测问题,建立了系统安全态势预测模型.定性预测侧重安全态势的升、降趋势分析,定量预测以系统万人死亡率为依据,划分四个安全状态,从而实现系统安全状态定量预测.定性与定量预测相互检验、相互补充.实例研究表明,马尔科夫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预测模型结构简单,计算方便,符合系统安全态势预测特征要求,是系统安全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