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08篇 |
免费 | 1298篇 |
国内免费 | 21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99篇 |
废物处理 | 132篇 |
环保管理 | 239篇 |
综合类 | 2128篇 |
基础理论 | 648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867篇 |
评价与监测 | 175篇 |
社会与环境 | 163篇 |
灾害及防治 | 16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篇 |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169篇 |
2022年 | 263篇 |
2021年 | 207篇 |
2020年 | 217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78篇 |
2017年 | 205篇 |
2016年 | 216篇 |
2015年 | 234篇 |
2014年 | 213篇 |
2013年 | 294篇 |
2012年 | 279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218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234篇 |
2007年 | 177篇 |
2006年 | 165篇 |
2005年 | 132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722.
原位热脱附是近年来我国兴起和大规模应用的修复技术,为明确修复中不同介质污染物浓度水平,解决原位热脱附修复后全面效果评估问题,以某氯代烃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修复工程为案例,采集修复加热周期结束进入降温阶段时土壤和土壤气体剖面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识别修复后期土壤和土壤气中目标污染物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于原位热解吸修复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和二次污染防控建议. 结果表明:①案例场地土壤中氯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仅1%痕量检出,所有样品均达到修复目标值. ②土壤气中污染物有不同浓度检出,其中三氯乙烯最大浓度为2 310 μg/m3,有潜在健康风险. ③低渗透层对气相污染物迁移具有阻滞作用,地表的水泥层下积聚了不同浓度的污染物. ④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顺式-1,2-二氯乙烯的沸点低,土壤有机碳分配系数(KOC)低,垂向迁移效率高,它们在土壤气中的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顶层;六氯丁二烯相对沸点高,KOC高,其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深层粉质黏土低渗透地层处. 研究显示,原位热脱附技术对于土壤中高浓度氯代烃污染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是研究时段内土壤达到修复标准后土壤气中污染物仍有不同程度检出. 因此,建议原位热脱附修复后,应同时对土壤和土壤气两种介质进行采样评估,同时加强原位热脱附区域低渗透层识别,优化气相抽提方案. 相似文献
723.
沉积物中Fe(Ⅱ)可以活化氧气(O2)产生羟自由基(?OH),从而降解有机污染物. 为评估O2应用于原位化学氧化(ISCO)等修复工程的潜力,通过室内静态试验体系,定量对比了不同条件下,沉积物活化O2与过氧化氢(H2O2)产生?OH的产量、氧化剂转化效率的差异,并采用三氯乙烯(TCE)作为代表性污染物来评估两种氧化剂体系降解污染物的能力. 结果表明:在pH为7的条件下,河岸带地下1 m和8 m以及化工场地下1 m和5 m沉积物悬浊液(均为50 g/L)在180 min内活化4.6 mmol/L O2(假定体系中O2完全溶解于水相的浓度,下同)时分别产生0.5、7.1、1.0、13.8 μmol/L ?OH,活化5 mmol/L H2O2时分别产生1.7、39.1、72.1、102.8 μmol/L ?OH. O2转化为?OH的效率为0.1%~3.0%,与H2O2 (0.03%~2.40%)处于相近水平. 在50 g/L河岸带地下8 m沉积物悬浊液中,随着O2投加量由2.3 mmol/L增至7.0 mmol/L,180 min内?OH的产量由6.7 μmol/L增至7.5 μmol/L,但是?OH的产率由1.5%降至0.8%;随着H2O2的投加量由0.5 mmol/L增至10.0 mmol/L,180 min内?OH的产量由12.2 μmol/L增至70.4 μmol/L,但?OH的产率由2.4%降至0.7%. 当向上述体系中加入三聚磷酸盐(TPP)和乙二胺四乙酸钠盐(EDTA)后,?OH的产量和产率显著增加. 在河岸带地下8 m沉积物-O2 (4.6 mmol/L)体系中,反应180 min内TCE(初始浓度为12 μmol/L)的去除率为15.5%,高于沉积物-H2O2 (5.0 mmol/L)体系对TCE的去除率(7.7%),然而加入1.0 mmol/L TPP后,两种体系均可以实现TCE的完全去除. 研究显示,O2不仅稳定性好、廉价易得,而且与沉积物反应速率适中,氧化剂有效利用率与H2O2处于相当水平,因此有望作为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应用于特定需求的ISCO修复. 相似文献
724.
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对哈尔滨市近年来SO2、NO2和PM10年均浓度变化趋势分析,并对城市总人口与经济、产业结构、民用汽车保有量和能源状况五个城市发展因素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浓度变化趋势是SO2明显上升;NO2缓慢上升;PM10整体明显下降,但在2013年点突增至了0.119 mg/m3.SO2与NO2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33.经统计,哈尔滨人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较为缓慢,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增加并未对NO2浓度影响显著,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虽然能源强度提升,但也存在着煤质、散煤的问题.哈尔滨市各城市发展因素与污染物浓度关联度不显著. 相似文献
725.
726.
从反应机理方面分析了pH值和曝气强度对铁还原预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影响。研究表明:pH值对铁还原的影响明显,适当的曝气强度可有效提高铁还原预处理效果。综合考虑,最佳pH值范围为2~4,最佳曝气强度为1.50m3/(m2·h)。CODCr去除率达50%~60%,硝基苯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BOD5/CODCr由不到0.1提高至0.4以上。 相似文献
727.
从燃烧活性和清洁性方面综合评价了6种生活垃圾典型可燃组分热解炭的燃烧性能。松木、纸张和橘皮等生物质类热解炭含较丰富的K/Ca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碳结构规则程度相对较低,因此燃烧活性及稳定性更优。PVC、轮胎和织物等化石燃料类热解炭产率、孔隙结构、碳结构的差异较大,其中轮胎炭孔隙结构以中孔为主,且含有较多的S和Zn。生物质类热解炭焚烧烟气中NOx含量相对较高(140.7~385.5 mg/m3),轮胎炭焚烧烟气中的SO2(1889.8 mg/m3)和焚烧灰渣中重金属Zn(198167 mg/kg)浓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728.
729.
Qing-Hai Peng Qi-Chang Zhou Shi Zeng Lei-Qi Tian Ming Zhang Yi Tan Da-Rong Pu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29(12):1149-1155
730.
基于FDS仿真火灾温度下隧道衬砌安全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火灾下隧道衬砌的安全性,首先采用火灾模拟软件FDS4.0模拟不同规模的火灾:通过许多小的长方体堆砌建立隧道的实体模型,并采用FDS4.0中的多重网格技术(Multiple Meshes)进行网格划分;然后结合仿真得到横断面的温度场与相应温度下的材料参数,应用荷载一结构模式(即直刚法)对二次衬砌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小规模火灾下(〈20MW),衬砌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满足,在较大火灾规模下(≥20MW),拱顶的安全性得不到满足,而其余部位的安全性满足要求;随着火灾规模的增大,衬砌安全系数逐渐降低,拱顶的安全系数降低梯度最大。最后,对衬砌的耐火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