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昌邛海水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西昌的邛海水体中浮游植物群体组成以硅藻、绿藻及鼓藻为主,据1986~1991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邛海水质总体处于贫营养状况,仅局部有富营养性藻类出现。  相似文献   
62.
多氯联苯在典型污染地区环境中的分布及其环境行为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对某典型地区水、土壤、底泥、生物样品中PCBs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指出该地区在相当严重的PCBs污染。在底泥中PCBs的渗透作用较弱。对不同PCBs异构体分布规律探讨表明:在水-底泥鱼体中高氯取代的PCBs同类物所占比例依次增加,鱼体不同组织内PCBs总含量的分布规律为肝>卵>胆汁>肌肉。  相似文献   
63.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如乙酸和丙酸,是高碳氮比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时更易利用的碳源,对剩余污泥进行恰当预处理是其后续厌氧发酵获得优质短链脂肪酸的关键.本研究分别运用加热水解和鼠李糖脂水解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继而厌氧发酵,通过检测溶解性有机质(SCOD、多糖和蛋白)、胞内水解酶活性、短链VFA以及氨氮等指标特征,探究预处理技术对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乙酸和丙酸单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5℃、2 h加热水解预处理能促进污泥中VFA的溶出和发酵过程中碳源的转化,剩余污泥厌氧发酵3 d时,产生的VFA是无预处理组的2倍,乙酸是优势产物;鼠李糖脂水解的剩余污泥,发酵8 d时产生的VFA是无预处理的4倍,丙酸是优势产物.相比丙酸而言,乙酸是反硝化脱氮、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更好的碳源.因此,从VFA组成类型、发酵时间以及应用的可行性等考量,加热水解是一种相对经济可行的促进剩余污泥发酵制取优质脂肪酸的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ewer sediments and their associated contaminant released along with wet-weather discharges pose potential pollution risks to environment.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65.
收获后不同小麦品种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不同小麦品种收获后土壤中硝态氮残留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12个冬小麦品种的研究证明,在低氮和高氮两个施氮处理中,硝态氮残留量均表现明显的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66.
采用微波预处理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种子,待种子出土萌发后进行uv.B辐射(10.08 kJ m-2 d-1,PAR=220μmol m-2 d-1)处理 6 d,研究了经不同时间微波辐照后菘蓝种子发育而成的幼苗在UV-B辐射下非酶类抗氧化剂(紫外吸收物质、花青素甙、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和脯氨酸)的生物合成情况.结果显示,在UV-B辐射条件下,4种微波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促进紫外吸收物质、花青素甙、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和脯氨酸的生物合成,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幼苗对UV-B伤害的抗性.这表明,适当时间的微波预处理可以提高植物对增强UV-B辐射的抵抗能力,与此同时,过长时间微波处理也会抑制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和非酶类抗氧化剂的生物合成,加重对植物的伤害.因此,微波具有相悖的防护效应,在生物学上应用时其剂量的大小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67.
有机修饰塿土对苯酚的吸附及其热力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单一修饰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CTMAB+SDS)混合修饰填土耕层、粘化层后土样对苯酚的吸附及其热力学特征,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填土两层次土样表面修饰后均能显著增强对苯酚的吸附能力,耕层土样对苯酚吸附呈现100GCB(100%CTMAB修饰耕层土样)〉120GCS(100%CTMAB+20%SDS修饰耕层土样)〉50GCB(50%CTMAB修饰耕层土样)〉GCK(耕层原土)的趋势,粘化层土样相应地呈现100NCB(100%CTMAB修饰粘化层土样)〉50NCB(50%CTMAB修饰粘化层土样)〉120NCS(100%CTMAB+20%SDS修饰粘化层土样)〉NCK(粘化层原土)的变化趋势;耕层原土吸附苯酚能力高于粘化层原土,但修饰后粘化层土样对苯酚的吸附能力超过耕层;两层次原土对苯酚的吸附呈现增温效应,但修饰后耕层土样转变为随温度上升吸附量下降的增温负效应特征,而粘化层修饰土样呈现增温效应特征,证实耕层修饰土样对苯酚以物理吸附为主,而粘化层修饰土样以化学吸附为主;Henry模型可用于描述苯酚在供试土样中的吸附;供试土样对苯酚的吸附属自发性反应,耕层修饰土样的吸附属焙减、熵减过程,自发性取决于焙减,而粘化层的吸附属焓增、熵增过程,自发性主要取决于熵增.  相似文献   
68.
Fenton催化氧化降解藻毒素MCLR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Fenton试剂对饮用水中藻毒素MCLR的降解效能,考察了H2O2用量、Fe2+H2O2最佳摩尔比、pH值和反应时间对Fenton降解藻毒素的影响,得到Fenton降解藻毒素的最佳反应条件:H2O2浓度为0.24mol·L-1、Fe2+H2O2摩尔比1∶9、初始pH值为2~3.5、反应时间为45min.同时采用邻二氮菲Fe(Ⅱ)光度法检测Fenton反应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从而很好地阐明了Fenton催化氧化降解藻毒素的强氧化作用机制.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作用机制可能是Fenton催化氧化藻毒素,生成某种相对稳定的中间产物,然后异构化Adda基团的共轭双键,使Adda基团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其毒性.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介绍了衡阳气象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关键技术及预报效果验证情况。在Delphi环境下以Server2003为基础数据库,以Serfur为图形绘制工具完成了系统开发。系统以遍及衡阳的近300个自动气象站的降水实况资料及日本每天2次(08、20时)滚动数值预报产品为原始数据,通过模型计算未来24小时衡阳各乡镇出现地质灾害的危险等级,并自动形成预警服务产品。从2012年6月11日的地质灾害监测效果来看,系统能较好地监测气象地质灾害的发生,但由于数值预报精度不够,监测点预警危险系数粗放,放大了系统空报率。  相似文献   
70.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ollutants can be analyzed effectively by acquiring fish behavioral signals in water with biological behavior sensors. However,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the complexity of biological organisms themselves, the device error and the environmental noise, may compromise the accuracy and timeliness of model predictions. The current methods lack prior knowledge about the fish behavioral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characteristic pollutants, and in the event of a pollutant invasion, the fish behavioral signals are poorly discriminated. Therefore, we propose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Bayesian sequential, which utilizes multi-channel prior knowledge to calculate the outlier sequence based on wavelet feature followed by calculating the anomaly probability of observed values.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omaly probability and toxicity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achieve forewarning effectively. At last, our algorithm for fish toxicity detection is verified by integrating the data on laboratory acceptance of characteristic polluta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one false positive occurred in the six experiments, the present algorithm is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false positives and negatives, which increases the reliability of toxicity detections, and thereby has certain applicability and universality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