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177篇
安全科学   171篇
废物处理   209篇
环保管理   254篇
综合类   1714篇
基础理论   538篇
污染及防治   1261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102篇
灾害及防治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对硝基氯苯废气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力  高瑛  刘春祥  高占先 《环境工程》2001,19(4):38-39,47
冷却凝固法处理含对硝基氯苯废气 ,用水作冷却剂直接冷却、冷凝、凝固、凝华废气中对硝基氯苯蒸气 ,废气中的升华物、粉尘和水蒸汽同时被分离 ,处理后的废气达到很高的净化程度。在此根据实验结果 ,得到在水蒸汽存在时对硝基氯苯蒸气分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2.
冶金行业制氧机组氧气排气噪声属 4极子亚声速喷注噪声 ,其声功率与流速的八次方成正比 ,产生的噪声很强。本文以河北某钢铁集团公司为例 ,对制氧机组排气噪声的特性进行了探讨 ,设计了阻抗复合式三级扩容减压小孔喷注消声器 ,工程实施后证明 ,消声器设计合理 ,达到了预期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73.
pH对铜在黄土中吸持及其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用黄土为吸持剂,以石英砂作对照,研究了pH对铜的吸持及形态的影响,并用MINTEQA2模型对铜离子的沉淀形态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无论吸持剂是石英砂还是黄土,随着pH的升高,吸持曲线都分为3区:低pH微吸持区、中pH吸持增长区和高pH强吸持区.含沙量一定,随着铜液初始浓度的增加,吸持量、可交换态含量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均增加;铜液初始浓度一定,随着含沙量的增加,吸持量、可交换态含量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均减少.MINTEQA2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吸持剂,铜离子发生沉淀的比例及沉淀的物质组成是不同的;以黄土为吸持剂时,中pH范围内随着含沙量的增加铜离子沉淀的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174.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超稠油废水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采用自由表面流芦苇湿地处理超稠油废水。当芦苇床的水力负荷为3.33cm/d时,对于年平均进水COD459.16mg/L,石油类27.65mg/L,BOD5 33.52mg/L,TN13.74mg/L的超稠油废水,该系统的出水指标为COD77.21mg/L,石油类1.42mg/L,BOD53.90mg/L,TN1.60mg/L。去除率分别为:COD83.18%,石油类94.86%,BOD588.37%,TN88.36%,pH值由7.87降至7.77。处理后的超稠油废水对土壤的污染并不明显,对芦苇的生长和材质指标几乎没有影响。可见,自由表面流芦苇湿地深度处理超稠油废水的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超稠油废水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5.
用若干固体废弃物改良土壤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利用粉煤灰、水库淤积物和污泥三种废弃物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选择干旱半干旱地区 ,联合施用上述三种废物进行土壤改良 ,兼有建设生态环境的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粉煤灰、水库淤积物、污泥按适当比例配合施用 ,对改良贫瘠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6.
五龙沟金矿床Ⅲ矿段呈现以Au、As、Ag为主 ,伴有Pb、Zn、Cu、Bi、Sb等多元素的综合原生晕 ,其中Au、Ag、As为典型矿致异常元素组合 ,其次为Hg、Sb、Bi;Ag、As、Sb等元素为远程指示元素 ,也为矿体前缘晕和上部特征元素 ;Hg、Bi、Pb为矿体上部和中上部原生晕特征元素组合 ,也为中远程指示元素 ;Cu、Zn为矿体中部和中下部原生晕特征指示元素 ;Au在整个原生晕中均是特征直接指示元素 ;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s-Sb-Ag-Bi-Pb-Hg-Au-Zn -Cu,横向分带序列为 ,矿体上部原生晕 :Au -Zn -Ag -Bi-As-Hg -Cu-Sb -Pb ;中下部原生晕 :Zn -Cu-Au -Ag -Hg-As-Pb -Sb -Bi。矿致原生晕特征为Au原生晕发育 ,平均强度大于 1 60× 1 9-9;原生晕组合复杂 ,Au、Ag、As、Sb、Hg、Bi、Zn原生晕连续性好 ,范围大于构造带 ,有内中外或外中浓度带 ,各指示元素原生晕吻合性好 ;一般在矿体 (带 )受中度剥蚀深度 (或矿体已露出 )断面上 ,Au -Ag和Au -As具正相关表现 ,相关性较好。这些特点或指标 ,可作为以蚀变岩型为主要类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信息标志  相似文献   
177.
山东烟台金斗山金矿非金属矿物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于烟台金斗山金矿内的贯通性非金属矿物石英及碳酸盐类的化学成分、晶体习性、流体包裹体和天然热发光特征做了研究 ,结果表明 ,矿床的主成矿阶段的环境介质为酸性偏中性 ,富矿和贫矿石英的热发光曲线均为双峰型 ,但峰点温度、总积分强度有显著差异。碳酸盐类矿物的总体演化趋势为从富镁铁向富钙方向演化 ,碳酸盐热发光曲线的峰型和积分强度是判别成矿期和非成矿期碳酸盐的可信参数。  相似文献   
178.
甘肃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在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国内,由于研究目的各有侧重,因而在布点原则等方面有所不同.在全国环境保护系统的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中,象甘肃省这种跨度大(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地形地貌极其复杂(有沙漠、戈壁、山区、高原、草原、河谷盆地等)、海拔高度差别悬殊(有600m河  相似文献   
179.
本文在建立D矿田找矿信息层次模型基础上,确定矿田统计单元划分和地质变量提取的赋值原则,将该矿田划分出466个统计单元,提取25个地质变量并进行二态赋值,而后应用数量化理论Ⅲ。特征分析法及勃尔法等方法,建立了矿田金矿资源定量评价模型,定位预测了45个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180.
The degradation, sorption, transportation and material balance of cationic surfactants discharged from domestic waste into river water was studied. Ion-pair solid-phase extraction behavior showed that the sorption of cationic surfactants as an ion-pair with anionic surfactant onto river sediment was so strong that little cationic surfactant was found in the bulk water. Cationic surfactant was found in river sediment at more than 500 times higher concentration than that in the bulk water. The degradation of the cationic surfactant was very slow in river water and much slower in the sediment. A material balance of cationic surfactant was estimated for a river running through Toyama City by measuring the flow rat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ionic surfactant in the water at several points. It was found that more than 30% of cationic surfactant introduced to the river was lost during the river running through ca. 3 km in 3 h. This reduction probably comes from a quick transfer of the cationic surfactant from river water to sediment and water weed by means of adsorption or precipitation with suspending sol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