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3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226篇
安全科学   353篇
废物处理   153篇
环保管理   225篇
综合类   1948篇
基础理论   53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02篇
评价与监测   167篇
社会与环境   162篇
灾害及防治   13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microbial reduction of U(VI) by Bacillus sp. dwc-2, isolated from soil in Southwest China, was explor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pectroscopy (XANES). Our studies indicated that approximately 16.0% of U(VI)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00 mg/L uranium nitrate could be reduced by Bacillus sp. dwc-2 at pH 8.2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Additionally,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bioreduction of U(VI) by Bacillus sp. dwc-2. XP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uranium presented mixed valence states (U(VI) and U(IV)) after bioreduction, which was subsequently confirmed by XANES. Furthermore, the TEM and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reduced uranium was bioaccumulated mainly within the cell and as a crystalline structure on the cell wall. These observations impli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uranium may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ts fate in the soi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se bacterial strains occur.  相似文献   
12.
运用工业代谢分析方法对某农药化学工业园能源代谢系统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提升能源转化水平、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是优化该工业园能源系统的2个有效途径,可减少能源代谢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 进一步根据能源代谢模型量化分析得出,提升工业园热电厂运行水平,达到供热煤耗0.043 t/GJ,供电煤耗4.538 t/(104 kW·h)(2004年江苏省平均水平),将较2005年水平减少原煤消耗35.31%;将能源利用水平较低企业的电力利用效率和蒸汽利用效率分别提高到园区平均水平(58.01%和63.84%),可较2005年水平减少原煤消耗2.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型燃烧量热计(MCC)、热重分析(TGA)、实时红外光谱(RTFTIR)以及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研究了PVC电缆料老化前后火灾危险性的变化。MCC结果表明,老化后的PVC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增加了56.3%,总热释放量从10.6kJ/g增加到16.8kJ/g,点燃温度也由302℃提前到282℃。TG-FTIR和RTFTIR的分析结果显示,PVC的主要降解产物有水、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VC达到最大降解速率的温度约为240℃,与MCC、TG的结果相符合。PVC的裂解气体中包含CO2和CO,还有剧毒气体HCl。这些实验数据说明PVC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加大,为老城区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煤炭主体专业教育具有的公益性属性分析入手,指出煤炭主体专业的办学经费日紧和煤炭主体专业边缘化与去煤化,公益性日渐式微。建议从国家、高校、企业、个人家庭等各个层次全方位重构煤炭主体专业教育的公益性,加强国家利益至上,强化政府主渠道作用,在政策与教育投入要向其倾斜,优先发展与保障煤炭主体专业的教育,制定相关法规确保煤炭专业生源与人才培养质量,并在该领域就业。国家、企业、高校与个人家庭利益相关者都应在制度上强化各自应有的责任,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良性互动发展的培养与吸纳人才的机制,确保煤炭主体专业教育的公益性,促进煤炭主体专业健康发展,满足安全生产的人才需求的供给,从而为煤炭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成都经济区土壤中HCH和DDT含量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成都经济区土壤中HCH各异构体、DDT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及分布特点研究,得出成都经济区土壤中HCH和DDT都有较高的检出率,含量变化幅度也很大,含量较高点主要分布在化工厂附近。对比其他地区研究结果,成都经济区HCH含量较低,DDT含量较高。以西藏地区作为背景值,HCH有一定的污染,DDT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六氯苯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沉积物的电动力学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某化工厂排污沟渠中受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HCB)、锌和镍复合污染的实际沉积物为对象,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增溶解吸效果和电动力学修复污染物的强化迁移效果。解吸实验结果表明:OP-10对HCB增溶解吸效果较好,对重金属离子的解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电动力学修复发现,随电渗析流进入沉积物中的OP-10很快的吸附在靠近阳极沉积物上,从而阻碍了助剂的输送并影响HCB的迁移,而靠近阴极区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迁移会促进HCB的去除。沉积物pH变化引起的重金属沉淀是制约锌迁移的主要因素。镍的整体迁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CALPUFF模型在大气环境容量测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CALPUFF空气质量扩散模式模拟了凉山州2007年气象场和s02浓度场,通过现状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比较评述了模型的适用性;并根据西昌市现状污染源和虚拟污染源情况,通过CALPUFF模拟建立大气污染物传递矩阵,结合线性优化模型测算了西昌市大气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Municipalsolidwastes(MSWs)polluteenvironment,occupylotsoflandandcostmuchmoneyfordisposal.Toprotecttheenvironment,itisurgenttosearchforagoodwayofMSWdisposal.Atpresent,therearemanymethodssuchaslandfill,incineration,compost,hightemperatur…  相似文献   
19.
三氯乙烯(TCE)作为脱脂和清洗剂被广泛应用于五金、电镀和电子等行业。TCE的职业暴露会产生一系列健康风险,包括过敏症和致癌等。2012年TCE被美国环保局(US EPA)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采用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大连市某企业车间生产工况下空气中TCE浓度。基于生理学的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预测了呼吸暴露途径下TCE在职业工人体内组织中的动态分布、代谢产物生成情况和致癌风险。TCE在不同组织中预测的最大浓度呈现出脂肪肠充分灌注室支气管非充分灌注室肝脏静脉血动脉血的趋势。预测的与致癌有关的代谢产物最大浓度表现为三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醛S-二氯乙烯基-L-半胱氨酸。在监测的TCE水平(39.2±24.4)μg·m-3下,暴露8 h·d-1,连续暴露20年,基于外暴露评价的职业工人致癌风险均值为1.31×10-5,该暴露水平下,基于PBPK模型预测的TCE内暴露与外暴露计算的致癌风险水平相近,但基于具有致癌性主要代谢产物的内暴露致癌风险值是外暴露风险值的1.17~1.73倍。TCE的暴露水平越高,基于内暴露方法和外暴露方法的致癌风险评价结果差异越大。敏感性分析表明,心输出血流量和充分灌注室血流量对PBPK模型输出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模型参数变化会显著地影响PBPK模型输出结果,但变异在可接受水平。本研究结果说明,评价TCE暴露对人的致癌风险需要考虑其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20.
铜氰溶液的电子束辐照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铜氰溶液中总氰初始浓度、pH、铜浓度等对总氰降解效率的影响,比较了KCN溶液和铜氰溶液的总氰降解率,初步推断了铜氰溶液在辐照过程中的降解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辐照剂量下,随着总氰初始浓度的增加,总氰降解率降低,相应的总氰降解G值增大;铜浓度越低,总氰降解率越高;pH越小的铜氰溶液总氰降解率越高.电子束辐照KCN溶液和铜氰溶液的总氰降解反应属于表观一级反应.在相同的辐照剂量下,KCN溶液的总氰降解率比铜氰溶液要高得多.铜氰溶液的电子束辐照降解过程非常复杂,主要是铜氰络合离子逐步离解出的CN-与·OH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