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5篇
  免费   694篇
  国内免费   1770篇
安全科学   606篇
废物处理   146篇
环保管理   424篇
综合类   3854篇
基础理论   704篇
污染及防治   516篇
评价与监测   298篇
社会与环境   337篇
灾害及防治   22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噪声污染有局部性特点,现阶段城市内噪声污染的根源主要集中于汽车噪音,在交通拥堵的环境下,对声音进行隔断降噪十分必要。不同环境下的噪声评价方法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任何噪声污染事件由噪声源、传声途径和接收者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在交通拥堵环境下对噪声源和传声途径两个角度对声音进行降噪是当前隔声降噪的主措施。因此,提出对车辆的组装结构和行车路线进行改进、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具有良好隔声、吸声效果的材料进行降噪。并结合实例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导致的噪声污染问题,对噪声进行了预测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的隔声屏障降噪模式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呼兰河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物来源,在平水期和枯水期,对呼兰河哈尔滨段沿线进行现场勘查及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呼兰河哈尔滨段沿岸集中式排污点源、工业点源、农村生活污染、畜禽粪便、农田径流等各类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总入河量为7 671.02吨/年,氨氮总入河量为1 195.16吨/年。松北区的主要污染贡献源为肇兰新河支流污染;呼兰区的主要污染贡献源为集中式排污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53.
为探索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机制,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及吸附类型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动态吸附方式,利用SBAR反应器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存在初期吸附作用,最佳吸附时间为30~45 min,COD去处率60%;通过对失活前后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吸附性能测定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探究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类型,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是一个包含生物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54.
提出了滤纸法测定悬浮物时,水样的酸碱度,取样量的多少对悬浮物测定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对于偏酸,偏碱的水样用酸碱中和后再过滤即可消除影响,取样量应根据悬浮物的不同而定。  相似文献   
55.
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检测中甲醛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有六个类别,分析方法不统一,且没有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文章对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且研究用水中的甲醛标样来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56.
天青石及锶矿中硫酸锶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解决了测定天青石中硫酸锶时的不足,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7.
将流动注射应用于水中总碳酸盐的分析,并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于结果的影响。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基本不存在干扰,在采样量为0.05ml时,检出限(3σ)为80mg/L;峰高的检测范围100~1000mg/L;峰宽的检测范围1000~5000mg/L,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火力发电厂中生水、锅炉水的总碳酸盐测定。  相似文献   
58.
应用GIS技术研究了"引江济太"对太湖北部底质与水质总磷(TP)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9年,调水北部沿线4个点位底质TP浓度降幅为59.8%~80.5%;不同点位的水质TP浓度变化存在差异,入湖口点位下降14.1%,沿线其他点位分别上升37.4%、38.6%和45.0%。从空间分布来看,太湖水质TP始终呈明显的"西高东低"分布特点,但底质TP的分布未显示出该类规律。望亭水利枢纽调水情况与入湖口5#点位底质TP浓度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在调水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的年份,5#点位底质TP浓度会偏高。"引江济太"会对太湖北部调水沿线,特别是入湖口附近水域的TP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并通过水流迁移与底质再悬浮释放影响下游水域。如何降低望虞河及周边支流的入湖泥沙量将是今后开展科学调水、保障贡湖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9.
根据南通市2016和2017年冬季大气多参数站自动监测PM2.5数据和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仪Marga监测的PM2.5中水溶性离子数据,分析了南通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南通市2016和2017年冬季,ρ(PM2.5)分别为58和54μg/m 3,均高出其年均值(14μg/m^3);ρ(水溶性离子)总占ρ(PM2.5)百分比分别为74.5%和74.3%;二次离子ρ(NO3^-、SO4^2-和NH4^+)占ρ(PM2.5)百分比分别为66.8%和66.6%;各水溶性离子占比大小依次为:NO3^-、SO4^2-、NH4^+、Cl^-、K^+、Na^+、Ca^2+、Mg^2+。对ρ(NO3^-)/ρ(SO 4^2-)分析表明,移动源已经成为南通市冬季的主要污染源,且呈逐年增强趋势。对氯氧化率和硫氧化率的分析表明,南通市冬季存在较明显的二次污染,SO2的转化程度大于NO2。除Na^+和Mg^2+外,其他离子与PM2.5均呈显著相关性,NO3^-、SO4^2-与NH4^+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Cl^-与除Na^+外的所有阳离子均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多级活性生化处理 (MSABP)这项新的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及两个实例运用。这是此项技术在国内的首次运用 ,其最大的优点是无剩余污泥产生 ,不需要沉淀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