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1188篇
安全科学   447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269篇
综合类   2687篇
基础理论   522篇
污染及防治   97篇
评价与监测   164篇
社会与环境   206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胶州湾沉积物氮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氮的分级浸取技术,研究了胶州湾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研究表明,胶州湾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可分为离子交换态、弱酸浸取态、强碱浸取态和强氧化剂浸取态.不同粒级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占可转化态氮的比例各不相同.在细、中和粗粒级沉积物中,强氧化剂浸取态氮是可交换态氮的优势形态,分别占可转化氮的35.38%、44.38%和58.69%.在中、粗粒级沉积物中,强碱浸取态氮是无机氮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可转化态氮的26.31%和25.85%.在细粒级沉积物中,离子交换态氮是优势态的无机氮,占可转化态氮的27.67%.相关分析表明,对于胶州湾来说,沉积物的粒度越细,氮的含量就越高,各形态氮大致与细、中粒级沉积物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粗粒级沉积物含量呈负相关.研究还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与浮游植物数量、叶绿素a以及上覆水体中硝酸盐的含量大致都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这一方面说明了沉积物对上覆水体元素的含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沉积物中的氮对海水的富营养化水平有着较好的指示和十分重要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212.
植物叶片汞浓度与大气气态单质汞(GEM/Hg0)浓度的线性关系表明叶片汞浓度大小可用于指示植物生长区内GEM浓度的高低水平.通过分析上海市绿地公园(25座)中常见落叶树木樱花、水杉、法桐叶片汞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区域内GEM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2017年5-10月对7座公园中这3种树木叶汞浓度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213.
由于我国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乡镇村民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乡镇的垃圾种类及数量趋向于城市.乡镇村民居住较为分散,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相较于城市困难,因此推进乡镇垃圾分类循环利用迫在眉睫.本文从闽侯县上街镇展开调查,以乡镇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为关键词展开分析,并从上街镇垃圾分类循环利用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建...  相似文献   
214.
太湖水土界面氮磷交换通量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张路  范成新  王建军  郑超海 《环境科学》2006,27(8):1537-1543
利用原柱样静态释放实验及间隙水分子扩散模型对太湖典型草型湖区(东太湖)及藻型湖区(梅梁湾)的氮磷释放通量进行了逐月研究.原柱样氮磷静态界面交换通量(Fi)在同一湖泊不同生态类型湖区有差异性,东太湖氨态氮和可溶性磷酸盐的年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44.9±21.9)mg·(m2·d)-1(平均值±标准偏差)和(2.06±1.71)mg·(m2·d)-1,梅梁湾为(16.2±12.0)mg·(m-1·d)-1和(0.53±0.52)mg·(m2·d)-1.2湖区的分子扩散通量(Fm)同样表现为这样的差异,但是其绝对值与静态释放通量相比有数量级的差异,该模型不能用于太湖这样风浪显著且底栖生物活性较高的湖泊水土界面氮磷营养盐交换通量的估算.仅从不同生态类型的湖区比较结果看,草型湖区比藻型湖区有更高的氮磷交换通量.Fi/Fm比值作为1种反映底栖生物活性的指标反映出东太湖有更高的底栖活性.在水体溶解氧水平通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即好氧状态下,氮磷界面交换通量与溶解氧水平(DO)无显著相关.同样,在现有浓度水平下,其水土界面交换通量与水体氮磷浓度无显著相关.东太湖较高的释放通量与相对较低的水体营养盐负荷的差异来自于大型水生植被的消浪促沉降及其本身的吸附吸收作用,这是恢复水生植被以重建健康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和低可降解性的特征,通过先进的生物修复技术来治理POPs污染正受到公众普遍的关注.而提高生物可利用性则可以突破原位生物修复的瓶颈;宏基因组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降解基因资源;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可以大幅度提高降解菌的能力这3个方面是目前POPs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16.
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84,自引:3,他引:81  
通过对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镉含量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了蔬菜和土壤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筛选出抗镉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根据蔬菜的消费量同时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采集蔬菜及土壤样品)和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样品)共采集97种蔬菜363个样品和54个土壤样品.研究发现:北京市菜地土壤镉积累明显,其范围为0.091~0.971 mg·kg-1,其算术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229和0.187 mg·kg-1,其中有两个样点土壤镉含量(0.971和0.886 mg·kg-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0.6 mg·kg-1);北京市蔬菜镉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1~101.4、12.8和10.0μg·kg-1;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的镉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瓜果类和特菜;北京市本地产蔬菜与市售外地产蔬菜的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裸露地蔬菜镉含量显著高于设施蔬菜;小白菜、辣椒、茄子、萝卜和大白菜镉富集系数较高,其抗镉污染能力较弱,而冬瓜、黄瓜、叶甜菜、大葱、云架豆、甘蓝、西红柿等镉富集系数较低,其抗镉污染能力较强.北京市居民每人从蔬菜中摄入镉的量为12 2μg·d-1,蔬菜镉对北京市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17.
黄河支流非点源污染物(N、P)排放量的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估算黄河支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今后黄河流域的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黄河流域的6个子流域(渭河流域、泾河流域、洛河流域、无定河流域、窟野河流域、黄甫川流域)进行了水样、土样和泥沙样的采集分析;结合6个子流域的多年水文资料,利用已经被证明了的平均浓度法对黄河6个子流域的氮磷污染物进行了定量描述,估算出各个流域的氮磷排放量.结果表明,95%的全磷、大于53%的全氮来自于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是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各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硝态氮主要来自于渭河,铵态氮主要来自于泾河,其次是渭河.从全氮看,绝大部分氮来自于渭河和泾河.全磷则主要来自于泾河,其次是渭河.泾河和渭河是6条河流中对黄河污染物排放量贡献最大的2条河流.  相似文献   
218.
高浓度有机废水酵母菌低氧处理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开放式环境中,在低氧条件(DO=0-0.2mg/L)下通过连续小试试验考察了利用酵母Candidatropicalis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54d低氧连续小试结果表明:进水COD、NH4+-N、TP浓度分别为11000~30000、1000、230mg/L时,其去除率分别为67%~88%,18%~68%,23%~68%,氮磷去除率取决于进水COD、TN、TP的水平。污泥微观形态观察表明反应柱内微生物基本上是酵母,但运行过程中优势酵母形态发生了变化。低氧(DO=0.1-0.4mg/L)和无氧条件下C.tropicalis批量培养试验表明污染物去除和酵母生长与氧的供给关系密切,低氧条件下C.tropicalis有很高的活性,能有效去除COD(去除率为91%);无氧条件则导致C.tropicalis生物量下降,COD去除率仅为12%。  相似文献   
219.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污水处理厂、地表水甚至饮用水源水中.在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排放之前以及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过程中,都必须进行氯化消毒处理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在此过程中,抗生素一方面可能被氯化降解,另一方面也可能转化成毒性更高的降解产物.因此,了解抗生素在氯化消毒过程中的降解行为对于明确其生态和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20.
The paper is focused on studying how to convert rice husk and sawdust into liquid fuel. Rice husk, sawdust and their mixture were pyrolyzed at the temperature between 420℃ and 540℃, and the main product of liquid fuel was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liquid fuel heavily depended on the kind of feedstock and pyrolysis temperature. In the experiments, the maximum liquid yields for rice husk, sawdust and their mixture were 56% at 465 ℃, 61% at 490℃ and 60% at 475℃ respectively. Analysis with GC-MS and other apparatus indicated that the liquid fuel is a complicated organic compound with low caloric value and can be directly used as fuel oil without any up-grading. As a crude oil, the liquid fuel can be refined to be vehicle o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