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95篇 |
免费 | 1185篇 |
国内免费 | 302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30篇 |
废物处理 | 224篇 |
环保管理 | 715篇 |
综合类 | 6327篇 |
基础理论 | 1221篇 |
污染及防治 | 953篇 |
评价与监测 | 568篇 |
社会与环境 | 626篇 |
灾害及防治 | 3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280篇 |
2022年 | 546篇 |
2021年 | 566篇 |
2020年 | 703篇 |
2019年 | 484篇 |
2018年 | 477篇 |
2017年 | 569篇 |
2016年 | 493篇 |
2015年 | 548篇 |
2014年 | 463篇 |
2013年 | 654篇 |
2012年 | 791篇 |
2011年 | 755篇 |
2010年 | 677篇 |
2009年 | 686篇 |
2008年 | 612篇 |
2007年 | 578篇 |
2006年 | 546篇 |
2005年 | 402篇 |
2004年 | 300篇 |
2003年 | 236篇 |
2002年 | 231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0.3 W·cm-2的低强度超声波对调配好的污泥进行5、10和20 min的辐照,再经过12 d的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ATAD)。结果表明,适当的低强度超声预处理能够有效地加快稳定化进程,其中超声波辐照10 min后的实验组效果最好,在第8.5天时,温度升高至58.3℃,VSS去除率达到42.1%,比未经超声预处理的实验组提前2 d达到稳定状态。在消化过程中脱氢酶的活性与VSS去除率有着很好的相关性(R2>0.86),它能有效地表征VSS的高温好氧降解规律及有机物去除程度。稳定后的污泥上清液中TP浓度降至初始浓度的40%以下,TOC浓度升高至初始浓度的3~4倍。然它们的浓度仍很高,仍会给后续处理增加一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2.
103.
对芳纶1313纤维的发展历程、性能特点、生产加工、产品应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芳纶1313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阻燃耐热纤维,在安全生产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自问世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由于芳纶1313纤维具备一系列的突出优点,同时也存在某些缺陷,因此建议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这种纤维的种种优点,同时通过纤维改性、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等方法,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使之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4.
《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由"现状治理"转向"风险预防",为此开展区域土壤重金属风险预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太湖沿岸某产粮县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为基准年,运用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模型和土壤环境负载容量法对研究区耕地土壤中的As、Hg、Cr、Cd、Pb 5种重金属15年(2030年)与35年(2050年)后的风险概率进行预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气干湿沉降成为除As以外其他4种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畜禽粪便、化肥投入与灌溉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重金属输入;此外,研究区耕层土壤中As、Cr、Pb 3种重金属整体情况较为良好,Hg、Cd污染风险概率较高,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O镇、P镇。通过GIS技术与区域物质流通量模型的结合能够很好地对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重金属污染类型的区域进行风险预警,这可以为土壤污染差别化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当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城市用地扩张过程响应机理研究的不足,以武汉市为例,定量计算区域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探究城市用地扩张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除水文调节的价值在2000~2005年略有增长,其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均呈负增长,降幅最大的是食物供给;(2)人口增长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压力远远大于城市用地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直接破坏;(3)城市用地扩张对食物供给的破坏程度最大,对水文调节能力的破坏程度次之,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保持的破坏程度相对较低。武汉市在未来的城市用地扩张中,应禁止侵占水域和森林的面积,调整农田的侵占结构,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6.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提出,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宏大的政策实验,也为开展国际视野的比较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执行SDGs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需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而政策试点是协调这一关系的重要政策工具。已有文献对经济政策试点做了较充分的研究,然而对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现有研究尚缺乏成型理论。在复杂央地关系格局下,对于需持续投入成本且成果难以界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其具有怎样的不同于经济政策试点的机制?此外,众多西方学者将美国作为政策试点研究的制度基础并视其为“民主实验室”。然而,政策试点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不同体制国家中同样存在,并以多样的机制发挥作用。那么,不同国家体制内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又有哪些异同?政策试点影响下中国既有的央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构?对此,本文基于最典型案例原则,选取中国与美国响应SDGs分别开展的政策试点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识别了不同体制下试点机制的异同,指出中国基于“竞争申请制”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强化了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形成了地方官员的可持续发展激励,保障了政策试点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7.
基于不透水表面指数的城市扩张趋势及驱动机制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扩张趋势及驱动机制研究存在两大难题:(1)传统景观数据的混合像元问题影响城市扩张趋势研究的准确性;(2)城市扩张驱动因子的共线性问题影响驱动机制研究结论的可靠性.针对上述问题,以南京市为例,利用不透水表面分析结果,采用不透水面加权平均重心分析、线性方向均值分析及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开展2000~2017年城市扩张趋势研究,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城市扩张驱动机制开展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整体上表现为多中心非同步的蔓延式扩张;2000~2017年的3个时间跨度内,南京市整体的不透水表面扩张速度不断增长,年均不透水表面加权平均重心转移距离分别为303,379,611 m,全市尺度上往顺时针偏北259.12.方向转移2 564 m,具体到各辖区,重心转移距离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扩张的外部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方向性,2000、2005、2010以及2017年4个时期,不透水表面的标准差椭圆扁率均在2.232以上,主要表现为南北向扩张,各辖区扩张方向性不同;城市外部空间特征及发展战略、河流水系及自然保护区分布、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表现为对城市扩张方向的约束和限制作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人口密度、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地区生产总值、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成为影响城市扩张规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RECC)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and support for a city or region, and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相似文献
109.
该模型具有长期经济协调预测、优化和模拟的功能,它将国民经济分为16个部门,充分考虑了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供需、资金、流入流出、水资源、环境等均衡约束条件下,以 1990年不变价格,采用线性规划方法,逐年滚动优化预测了1991~2020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产业结构和规模等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0.
生态用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星云湖流域为研究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从水土保持、地质灾害规避与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安全4个方面,构建了流域重要生态用地识别指标及其识别方法,并识别出流域重要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加权叠加模型更适用于高原湖泊流域重要生态用地识别;(2)根据生态用地重要性分为核心型、辅助型、过渡型和非重要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75.98 km~2、105.05 km~2、89.47 km~2和65.11 km~2,分别占流域生态用地总面积的22.64%、31.30%、26.66%和19.40%。识别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重要生态用地维护流域的生态安全。以星云湖流域作为高原湖泊流域的典型,为高原湖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方向,以期协调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