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406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849篇
基础理论   221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挥发性有机物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的影响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以挥发性有机物代表物质苯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多种实验参数对苯降解特性的影响。在高频电源条件下,对于施加电压、电源频率及反应器参数(包括管径、有效长度、电极材料和电极直径)与苯去除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施加电压、高电源频率有利于苯的降解。管径较小、有效长度较长、内电极直径较大、内电极材料为钨的反应器对于苯的去除效果明显。反应器参数与电源的匹配问题对于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及节能降耗方面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82.
近几十年三峡库区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三峡库区33站1961~2006年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雾、雷暴资料,分析了库区干旱、洪涝、连阴雨、高温、雾、雷暴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近46年来,三峡库区平均年干旱日数呈不明显的增加趋势,春、夏、冬季干旱日数的年际间基本没有变化趋势,但秋季干旱日数年际间有明显的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41 d/10 a;春、夏季雨涝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秋季雨涝日数有微弱的减少趋势;三峡库区年平均连阴雨过程次数有微弱的减少趋势,连阴雨日数的减少趋势较明显;近34年三峡库区年雷暴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减少速度为29 d/10 a;库区平均年雾日数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1999年以来减少趋势明显;近46年三峡库区平均年高温日数、危害性高温日数有微弱的减少趋势,平均年极端最高气温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83.
气象灾害防御中保险机制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概率及灾害造成损失的分析,研究了气象灾害风险问题.通过对湖南省岳阳开发区梅溪乡农民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农民的气象灾害风险意识和投保意愿,并就将保险机制引入气象灾害防御领域的问题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84.
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碳化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混凝土在应力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的损伤机理。试验采用无应力、拉应力、压应力3种试件进行了快速碳化试验。测量了受力在0,0.15,0.3,0.45,0.6,0.75倍拉/压设计强度下的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实验结果表明,拉、压应力分别加快和减缓了混凝土碳化速率,且应力越大,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也越大。说明应力对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的影响是显著的。与此同时,在考虑应力影响系数的情况下,结合使用条件建立了大气环境中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值和实验值的计算对比,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5.
从不同尺度分析了我国2008年粮食生产、消费中的虚拟耕地含量及虚拟耕地平衡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结论为:①2008年粮食生产虚拟耕地北方比南方多32396.8×107m2,人均粮食生产虚拟耕地量北方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南方,因粮食生产形成较为典型的虚拟耕地“北土南调”现象.②2008年粮食消费虚拟耕地北方比南方多6851.62×107m2.③从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虚拟耕地平衡空间分布规律来看,2008年虚拟耕地调出区全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集中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由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5省(区)组成的我国北方边境沿线地带,二是由河南、安徽组成的中部区;调入区则集中在由东部沿海地区、中部省份和西部内陆省份组成的环状地带.  相似文献   
986.
国际环境服务业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研究了国外环境服务业发展较快国家的相关政策,分析了它们发展成熟的原因,提出适合于我国的相关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987.
鄱阳湖氮、磷营养盐的滞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鄱阳湖2010、2011年氮、磷输入与输出量的监测,分析鄱阳湖对氮、磷的滞留效应,探讨了影响氮、磷滞留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1年鄱阳湖输入、输出的TP,总溶解性无机氮(DIN)浓度存在显著差异,输入浓度均明显高于输出浓度,表明鄱阳湖对氮、磷具有显著的滞留作用;TP浓度滞留效率普遍高于DIN浓度滞留效率,丰水期和枯水期TP、DIN浓度的年平均滞留效率分别为92.5%、87.5%和81.7%、80.4%,枯水期两者的差异较小;氮的实际滞留效率要高于磷的实际滞留效率,DIN的年平均实际滞留效率是TP的1.5倍,从季节分布上来看,丰水期氮、磷的实际滞留效率均高于枯水期,且TP、DIN的实际滞留效率随季节变化呈现出较一致的周期波动性;TP、DIN滞留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径流输入、非点源污染输入以及经湖口的输出,降雨、降尘、底泥释放、生物滞留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鄱阳湖氮、磷收支估算结果表明,氮的实际滞留效率稍高于磷的实际滞留效率,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氮输入量大于磷输入量,以及氮、磷的滞留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88.
空气-乙炔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是我国目前运用较多且易于推广的铝检测方法,研究了Mg2+、Ca2+、Zn2+和Ni2+4种离子对此法测定0.40 mg/L Al3+的干扰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在±5%误差范围内,15.10 mg/L Mg2+、105.00mg/L Ca2+、0.23 mg/L Zn2+、0.88 mg/L Ni2+对0.40 mg/L Al3+无干扰。(2)本方法虽然操作复杂,但成本较低、灵敏度高,检测的浓度范围宽、稳定性好,加标回收率为96%~99%,检出限为0.04 mg/L,适宜测定范围为0.05~100.00 mg/L,适用于饮用水、河水及地下水中Al3+的测定。  相似文献   
989.
基于村级尺度的湖南农村水贫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评价湖南农村水贫困现状,找出有效应对措施,以国外最新的水贫困理论为依据,构建湖南农村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获取并整理出湖南3种地貌类型区6个行政村的水贫困评价数据;采用非均衡法测算水贫困状况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湖南农村水贫困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即湘西山区最为严重,RWPI值均小于20;湘北洞庭湖平原区最弱,其值在55~56之间;而湘中丘陵区介于其间。不同地区水贫困各系统的综合得分不同,只有提高且均衡各系统的综合得分才能有效减轻地区水贫困程度。供水设施欠佳、利用能力偏低是地区间水贫困状况不同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水资源状况是其次要驱动因素;农村环境问题和低效用水是省内各村水贫困评价的短板,因此地区水贫困是区域水资源自然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结果。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综合实力、做好环保工作和提高用水效率等措施应对农村水贫困问题,可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0.
邹林  赵宏 《四川环境》2012,(Z1):48-53
针对重庆气矿五宝浅15井、五宝浅9井、五宝浅12井、东浅5井的废弃钻井液进行了室内无害化处理。利用Fenton试剂法处理钻井液废水,处理后的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确定了固化剂体系组成及最佳用量:20%水泥,10%电石渣,1%水玻璃,6.3%硫酸铝,0.7%硫化钠,0.3%磷酸钠。在此条件下,废弃钻井液的固化处理效果最好,其固化体浸出液达到排放标准。此固化处理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