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746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114篇
环保管理   204篇
综合类   1363篇
基础理论   369篇
污染及防治   597篇
评价与监测   129篇
社会与环境   135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Our study sought to assess how much phosphorus (P) runoff from paddy fields could be cut down by fertilizer management and inoculation with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Lalin River basi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six nitrogen–phosphorus–potassium fertilizer levels were provided (0, 20%, 40%, 60%, 80%, and 100% of the recommended fertilizer supply), with or without inoculation with Glomus mosseae. The volume and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le P (PP) and dissolved P (DP) were measured for each runoff during the rice growing seas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seasonal P runoff, including DP and PP, under the local fertilization was 3.7 kg/ha, with PP, rather than DP, being the main form of P in runoff water. Additionally, the seasonal P runoff dropped only by 8.9% when fertilization decreased by 20%; rice yields decreased with declining fertilization. We also found that inoculation increased rice yields and decreased P runoff at each fertilizer level and these effects were lower under higher fertilization. Conclusively, while rice yields were guarantee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would play a key role in reducing P runoff from paddy fields.  相似文献   
142.
采集新疆干旱区石化废水库附近区域土壤,以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间、对二甲苯)等典型苯系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低浓度苯系物在干旱区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溶液p H、溶液含盐量、温度对苯系物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对低浓度苯系物的吸附16 h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经拟合后符合Henry直线型吸附模型;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吸附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R2≥0.919);溶液p H值对吸附过程无明显作用;随着溶液含盐量增大,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量表现为先减小,再稳定;温度升高会抑制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43.
贵阳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与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50 000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贵阳市及邻区表、深层土壤中54项化学指标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基准值等参数。研究区总体土壤环境呈中偏酸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土壤化学物质组成丰富,地球化学背景分布不均匀。除活动性强的化学组分对成土母质有分异外,多数化学组分对成土母质继承性显著。表层土壤有机碳、全碳、硫、氮、硒、氟和汞、镉、砷等的地球化学背景值显著高于深层土壤和我国其它城市地球化学基准值。前者适宜发展生态富硒特色农业,后者表明土壤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为生态环境评价和其它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由此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4.
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工作分析,指出其存在如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不准确、环保措施实施效果欠佳、监测计划作用发挥不到位、自身局限性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提出五点建议,即实现环境主管部门全过程监管、加强政府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建设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全民提高自觉环境保护意识、环评工作者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培养,以调动全民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5.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多年来未见突破,为了解决城市大气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利用提高生态修复主体利用率的方法,研究出一种新的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方法——“城市新风系统”,这种方法理论上可以快速有效改善城市区域内大气环境.该研究以南京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并建立了理论模型的雏形.理论模型预期可在数周内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并通过污染与新风总量的科学控制实现范围内的全优环境,这是一个具有可复制性,并有极强的推广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6.
地震是广东河源市常见的自然灾害,频发的地震和作为城市重大风险源的新丰江水库可能诱发地震的双重影响对河源市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提出严峻挑战,提升河源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地震应急能力尤为重要。根据对河源市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现状的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和分析,阐述了河源市在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进行的实践探索、待改善的方面,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河源市地震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7.
为了解长江口典型滩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根据1980—2010年长江口滩涂湿地演变规律,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Dyna-CLUE模型和CA模型预测2020年长江口3处典型滩涂湿地崇明东滩、南汇边滩以及九段沙在生态保护、现行趋势和围垦加剧3种不同情景下的景观演变。结果表明:到2020年,在生态保护情景、现行趋势情景和围垦加剧情景下,堤外滩涂湿地总面积分别增长56、44 km2以及减少7 km2,其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群落面积比由2010年的36∶38∶26分别变化为2020年的46∶34∶20、38∶38∶24和38∶37∶25。对于崇明东滩、南汇边滩和九段沙而言,生态保护情景下滩涂湿地面积分别增加7、43和6 km2,而现行趋势情景和围垦加剧情景下,滩涂湿地面积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8.
利用云南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数据和Micaps常规资料,对台风"威马逊"登陆后减弱生成的热带低压引发强降水进行分析,揭示了台风"威马逊"造成的强降水成因及对云南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威马逊"的外围云系于2014年7月19日下午开始影响云南,19日17时滇东南地区出现降雨,其中20-22日,云南省连续3d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滇中以西以南大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暴雨天气(其中屏边站和宁洱站日降水突破了历史极值),23日降雨过程结束。这次台风低压天气过程是近5年来影响云南造成降水最强的一次,热带低压西移与西南气流汇合,低压倒槽造成的强降水对云南西部造成持续影响。热带低压带来了强降水,造成了37人死亡、9人失踪的重大灾害。以文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分析,发现使用雷达对远距离低层云系的探测,能较好地判断"威马逊"台风外围云系的结构及演变情况,对改进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警有较好的价值;在现行体扫模式下增加超低仰角探测,应有助于更好预测风暴影响的强度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改进预警能力,从而对短时临近预报有一定的帮助。就台风"威马逊"而言,发现较好的应用雷达资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改进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有一些帮助,因此提出重视雷达探测可能对提高强天气监测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应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9.
为了定量分析区域内重大危险源所构成的风险,为事故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风险场理论对某区域内2家化工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得出2家企业所对应的风险值计算公式,并生成2家企业所对应的风险等值面和风险等值线;引入最速下降法,利用负梯度搜寻风险的最快下降方向,得出事故的最优风险降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甲企业中接近1/2的区域为...  相似文献   
150.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形势复杂严峻,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已成为“十四五”和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探讨了生态环境风险的概念、分类,系统梳理了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损害赔偿等领域的国内外管理经验与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了我国生态环境风险管理面临的痛点与难点问题,从树立生态环境风险法治管理理念、构建生态环境风险管理战略布局、建立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管控体系、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强化经济和社会治理手段助力风险管控、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业务化工作体系等六个方面,系统提出了加强我国生态环境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更有效地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