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8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2202篇
安全科学   379篇
废物处理   314篇
环保管理   375篇
综合类   3055篇
基础理论   883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989篇
评价与监测   233篇
社会与环境   177篇
灾害及防治   25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560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基于水-岩δD-δ18O同位素交换体系理论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对金堆城超大型斑岩钼矿四个不同成矿期中成矿流体的演化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成矿前期和早期,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围岩在较低水/岩比值(0.1W/R>0.001)和中、高温(t=250~500℃)条件下反应后的残余流体,而主成矿期和成矿晚期的成矿流作为大气降水在相对较高水/岩比值(0.5>W/R0.1)和中、低温(t=150~310℃)条件下与围岩反应后的残留流体。大气降水在金堆城钼矿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主成矿期水/岩比值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92.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3.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这些地热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①高温水热系统;②中-低温水热系统;③“隐伏型”地热资源。根据地热背景(大地构造和热流)和热显示,本研究首先对各构造单元中的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然后重点分析了腾冲地热区的地热资源及其热源和水源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腾冲地热田形成于板块的碰撞带,其丰富的高温水热系统地热资源的主要形成机制是:①高温热能来自地幔以及地壳中的熔融岩浆囊;②丰富的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通过断层(特别是活断层)的循环并与少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水混合。本文提供的资料表明,腾冲地热资源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发电和发展旅游业,在东川一个旧一线(东经103°20′)以西地区,中─低温地热资源一般钻进深度不到1000m就能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94.
中美高等环境类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美国5所大学为代表,调查和分析了其环境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的基本状况,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存在明显差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本科生专业培养目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结构和学分制;培养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课程设置;及时反映新观点和新理论的课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环境政策课程;资源课程和专业教学方式.比较研究认为,上述9个方面可作为我国修订环境类本科生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基本教学要求的借鉴.同时还提供某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课程设置实例.  相似文献   
195.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植物修复技术是通过使用绿色植物修复污染土壤。它主要源于一系列农艺学,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利用影响植物的生物、微生物及植物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复污染场地,标签昨技术在经济,美学和技术方面比传统的工程修复技术有更大的优点,概述了植物修复领域的研究动向,以便为修复工作者提供背影资料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6.
徐一飞  沈阳 《环境科技》2004,17(1):25-26
采用水解—接触氧化—沉淀工艺处理高浓度米果废水,设计规模为100m^3/d。处理后的CODcr,BOD5,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8%,97.7%,94.4%,94.7%,总排放口水质为:pH=7.61,CODcr=70.7mg/L,BOD5mg/L,SS=29.2mg/L;色度的稀释倍数为8。  相似文献   
197.
一种改进的边界层参数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能量平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求取边界层参数的改进方案。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观测资料,与廓线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这种方案具有输入要求少,输出信息量大,结果合理的优点。此外,对此方案中的4个可变参数作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湿度变化参数α的敏感性较强,在使用时应当合理选择其数值。该方案可以满足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对边界层参数化的需求。同时,由于仅需常规气象资料就能求取所有的边界层参数,因此特别适合于空气质量模式的法规应用。  相似文献   
198.
上海南汇潮滩表层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C/MS分析了上海南汇淤泥质潮滩6,8两月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结果表明,该区在6月和8月8潮滩中PAH组化芘,苯并芘及黄蒽具有较高的含量,并且在PAH总量中所占比重也产大,在潮滩沉积物中已呈明显富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9.
Transformation of chlorophenols by nanoscale bimetallic particles represents one of the latest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r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Nanoscale Pd/Fe bimetallic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in the laboratory for treatment of o-chlorophenol. Most of the nanoscale particles are in the size range of 20-100 nm.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nanoscale Pd/Fe particles is 12.4 m2/g. In comparison,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e powder( < 100 mesh) has a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just 0.49 m2/g. Batch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noscale Pd/Fe bimetallic particles can effectively dechlorinate o-chlorophenol. Dechlorination efficiency is affected by the mass fraction of Pd in the bimetal, nanoscale Pd/Fe mass concentration and mixing intensity.  相似文献   
200.
Heterogeneous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γ-HCH on soil surfaces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hotocatalytic effectiveness of α-Fe2O3 and TiO2 toward degrading γ-HCH on soil surfaces. After being spiked with γ-HCH, soil samples were loaded with α-Fe2O3 or TiO2 and exposed to UV-light irradiation. Different catalyst loads(0%, 2%, 5%, 7%, and 10% (wt). α-Fe2O3; 0%, 0.5%, 1%, 2% wt. TiO2) were tested for up to 7 d irradiation. The effects of soil thickness, acidity, and humic substanc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γ-HCH photodegradation follows the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The addition of α-Fe2O3 or TiO2 accelerates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γ-HCH, while the photodegradation rate decreases when the content of α-Fe2O3 exceeds 7%(wt.). The degradation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soil pH value. Humic substances inhibit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γ-HCH. Pentachlorocyclohexene, tetrachlorocyclohexene, and trichlorobenzene are detected as photodegradation intermediates, which are gradually degraded with the photodegradation ev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