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804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169篇
环保管理   215篇
综合类   1249篇
基础理论   44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17篇
评价与监测   116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1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半焦具有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疏水性能强、热值高等特点,采用污泥重力浓缩脱水实验法考察了半焦投加量、粒度对污泥调质与浓缩脱水效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手段探讨了基于半焦的污泥调质与深度浓缩脱水的机理.结果表明,当半焦粒度≤425 μm、半焦投加量为2.5 g/100 g污泥时,浓缩污泥上清液的浊度、COD、SS分别从污泥调质前的836 NTU、258.2 mg/L、630.1 mg/L降至调质后的14.8 NTU、38.2 mg/L、18.6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浓缩污泥的含水率由调质前的91.74%降至调质后83.71%;污泥静置重力浓缩过程中,经半焦调质后的污泥沉降速率明显增加,污泥在前20 min的平均沉降速率由调质前的2.49 mL/min提高至3.48 mL/min;半焦对污泥调质与深度脱水机理主要表现在半焦对污泥的吸附作用及半焦对污泥疏水性能的增强作用.可见,基于半焦的污泥调质不仅能显著地改善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还能提高污泥的热值,为污泥的能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02.
为分析供暖期内各种物质与PM2.5的相关性和变化规律,以郑州市供暖期为例,运用Morlet小波分别对PM2.5、PM10、CO、NO2、和SO2的浓度进行分析,并对比各自主周期的小波系数模。结果表明,PM10与PM2.5波动主周期均为33 d,主周期小波系数模差值为0,与PM2.5相关性最高;SO2波动主周期为12 d,与PM2.5相差最大,相关性最低。由于燃煤中各成分含量不同,供暖期SO2与CO、NO2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6045和0.6949;SO2与PM10呈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4010。供暖期污染最严重的污染物是PM10和NO2,与非供暖期相比,两者与PM2.5相关系数增量分别为:0.1255和0.2858,相关性提高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90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reported that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led to the increased occurrence of extreme weather...  相似文献   
90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 novel adsorbent derived from banyan aerial roots was prepared via modification and employed to aqueous gentian violet (GV) and rhodamine B (RhB)...  相似文献   
90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 strain of silicon-activating bacteria was isolated from electrolytic manganese residue (EMR); identified as a species of Ochrobactrum by integrated...  相似文献   
906.
典型农业活动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联合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以典型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r、Ni、Cu、Zn、Cd、Pb、As和Hg的含量及污染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农田土壤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同时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提取出3主因子,分析土壤重金属可能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背景值,表层污染程度高于底层;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对应污染等级均为清洁,内梅罗污染指数为0.46,污染等级为安全。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为中等,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依次为Cd> Hg> As> Cu> Pb> Ni> Cr> Zn。主成分因子分析显示,研究区土壤中Hg、As和Cr主要由工业污染源贡献,土壤中Cd、Pb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Ni、Zn和Cu与自然成土过程密切相关。综合评价表明,尽管研究区农田土壤目前重金属污染情况较轻,未达到警戒水平,但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及长期现代化农业耕作活动造成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因此,增强农田土壤安全性生产管理、严控土壤污染源与推行标准农业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07.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聚乙烯醇 (PVA) 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制备改性膨胀石墨 (M-EG), 对改性膨胀石墨 (M-EG) 的官能团结构组成、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孔隙度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并对其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类型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PVA改性后,M-EG的比表面积、孔隙度均增大,表面极性降低;M-EG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并符合Langmiur等温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该反应为吸热的自发反应.  相似文献   
908.
多种神经网络在华北西部区域城市空气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华北西部区域4个主要城市2003—2012年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利用4种(BP、Elman、T-S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并预测相应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研究结果显示,4种模型在可靠性、预测精度方面均可满足应用要求可用于实际预测;具有动态反馈能力的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以及泛用性要优于具静态馈能力的其他3种网络模型,说明动态神经网络更适用于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预测.4种神经网络的决策权重大小及其排序虽各不相同,但体现出相似规律性,日最低气温、日均气压、前日API对输出数据的影响较大,说明逆温现象引发的持续性、区域性污染是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09.
为了考察几种典型脱水絮凝剂对各泥质类型底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对3条不同泥质类型的典型河流(沙质、泥沙混合质、泥质)底泥的脱水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投加量范围内,所有脱水药剂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各泥质类型底泥的脱水性能.无机絮凝剂建议选择PAFC(聚合氯化铝铁)或PAC(聚合氯化铝),其中PAFC的最佳投加范围为0.4%~1.6%,PAC的最佳投加范围为0.4%~2.0%;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建议选择C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最佳投加范围为0.01%~0.03%;在各絮凝剂最优投加条件下,泥质底泥的脱水性能提高最为明显,其比阻最大可下降86%,泥沙混合质底泥污泥比阻最大可下降81%,沙质底泥污泥比阻则最大可下降58%.而当复合混凝剂为PAC和CPAM或PAFC和CPAM时,沙质底泥在优化混凝条件下其污泥比阻最大可分别下降82%和76%.  相似文献   
910.

Zeolite-carbon composites (Na-P1(C), Na-X(C)) and pure zeolites (Na-P1, Na-X) were synthesized from hazardous high-carbon fly ash waste (HC FA) via hydrothermal reaction with sodium hydroxide (NaOH). These solids were applied in the removal of diclofenac (DCF) from aqueous solution, with and without poly(acrylic acid) (PAA). The experiments included ad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s, as well as electrokinetic and stability analyses.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HC FA and Na-P1(C) had the greatest adsorption capacity towards DCF, i.e., 26.51 and 21.19 mg/g, respectively. PAA caused considerable decrease in the DCF adsorption due to the competition of both adsorbates of anionic character for active sites. For example, the adsorbed amount of DCF on Na-P1 without PAA was 14.11 mg/g, whereas the one measured with PAA was 5.08 mg/g. Most of prepared solids were effectively regenerated by the use of NaOH. Desorption degree reached even 73.65% in the single systems (with one adsorbate) and 97.24% in the mixed ones (with two adsorbates). Zeolitic materials formed suspensions of rather low stability, which underwent further deterioration in the organic molecules presence. All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HC FA can be successfully managed in the removal of organic subst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