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63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425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251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污泥对水煤浆静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为添加剂,考察添加不同比例污泥的水煤浆48h后的稳定常数,析水层特征,粒度分布等,结果表明:污泥的添加量增加,稳定常数接近于1,当污泥添加量为煤质量的10%时,稳定常数η为0.981,表观黏度为1 106 mPa.s。水煤浆中粒径>190μm颗粒的沉降速度最快,大颗粒的沉降导致底层水煤浆固含率的增加,是水煤浆产生沉淀的直接原因。污泥加入后,在煤颗粒之间形成间隔层,间隔层与间隔层之间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阻止了大颗粒的沉降。污泥本身疏松的网络结构,易吸水的性质是提高水煤浆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62.
对一个单位进行HSE管理体系审核时,短时间内要面对大量的记录,做到面面俱到比较困难.因此,审核时重点选择重要记录作为审核对象十分必要,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取得审核的证据,而且,也把握住了体系运行的关键环节,提高了审核的效率.  相似文献   
963.
从实际工作出发,围绕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要点,探讨了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64.
铁屑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由于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本文从铁屑的还原性、电化学性质和絮凝作用三方面阐述了铁屑对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介绍了铁屑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铁屑与其他物质组合处理印染废水,生物铁法等在印染、染料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应用情况以及部分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铁屑在印染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治理效果,利用铁屑治理染料和印染废水,有以废治废的特点,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5.
灌区上游水源区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灌区上游水源区所产生的巨大生态效益对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对灌区上游水源区生态价值要素的识别,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18项评估指标的灌区上游水源区生态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区域生态价值的整体构成。并以淠史杭灌区的上游水源区为例,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等定量的方法,分别从物质产品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两方面评估了其生态价值。结果表明:淠史杭灌区上游水源区的生态价值总量为425.17亿元,充分体现了上游水源区对下游乃至全社会做出的巨大生态服务贡献。  相似文献   
966.
孔石莼(Ulva pertusa)对铅、铜、镉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型藻孔石莼对铅、铜和镉的吸收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体系中的孔石莼对铅、铜和镉的积累量随着水相中的游离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从热力学平衡角度加以描述,铅和镉饱和结合量分别为:0.715mg/g干重,Cd^2+为0.037mg/g干重;在孔石莼对铜(0.056mg/L)吸收动力学浓度的实验中,第4天达到了吸收平衡,蓄积量为对照组的9.01倍;在镉暴露浓度为0.028mg/L的实验中,第5天达吸收平衡,蓄积量为对照组的5.06倍。  相似文献   
967.
Zhang  Kai  Li  Kuangjia  Xin  Rui  Han  Ya  Guo  Ziwei  Zou  Wei  Wei  Wei  Cui  Xiangchao  Zhang  Zhongshuai  Zhang  Y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2,29(25):37712-3772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Water supply reservoirs form one of the critical drinking water resources. Their water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human health. However, reservoir...  相似文献   
968.

Ni-Co bimetallic catalysts supported on coconut shell activated carbon are synthesized using solid-phase method and investigated for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Ni:Co ratio on the catalyst activity and stability. The catalyst performances are evaluated under the temperature varying from 600 to 900 °C and gas hourly space velocity (GHSV) of 7200 mL/h·g-cat.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metal nanoparticles are produced on the support, and the bimetallic catalyst with an explicit Ni:Co ratio (2:1) is the most beneficial for metal particle dispersion and acquires the minimum particle size of 4.41 nm. The bimetallic catalysts with an explicit Ni:Co ratio of 1:2 and 1:1 exhibit a synergistic effect towards the conversions of CH4 and CO2,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highest CH4 and CO2 conversions rise to 94.0% and 97.5% within 12 h at 900 °C on average, respectively, assisted with the two bimetallic catalysts. The intensity of disordered carbon and thermal stability are enhanc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reforming process, contributing to a long-term catalytic stability. Besides, no obvious carbon deposition is detected, leading to a highly catalytic stability for the bimetallic catalysts.

  相似文献   
969.
针对当前液化天然气(LNG)点供站建设和现场管理没有标准规范,LNG点供站安全管理存在隐患的现状,通过对LNG点供站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辨识,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预控措施和管理建议,促进LNG点供站的健康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70.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自1993年开发至今,其在环境中持久性有毒物质(PTS),尤其是多环芳烃(PAHs)源解析中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PMF模型的基本原理,在综述该模型用于土壤/沉积物、大气及水体中PAHs源解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在实际工作的应用,评述了其在环境中PAHs源解析方面的应用潜力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