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2篇
  免费   4597篇
  国内免费   26954篇
安全科学   1342篇
废物处理   379篇
环保管理   977篇
综合类   30444篇
基础理论   2462篇
污染及防治   5360篇
评价与监测   1533篇
社会与环境   284篇
灾害及防治   4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1977篇
  2018年   2164篇
  2017年   2146篇
  2016年   1868篇
  2015年   2350篇
  2014年   3028篇
  2013年   3144篇
  2012年   3060篇
  2011年   2576篇
  2010年   2371篇
  2009年   2310篇
  2008年   1932篇
  2007年   1969篇
  2006年   1433篇
  2005年   1059篇
  2004年   988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664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779篇
  1999年   661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439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428篇
  1994年   277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271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46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杭州市大气NOx来源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常高斯模式和Thlong程序建立NOx污染源强与大气NOx浓度间定量响应数值模型,计算了点源、面源和流动源等各类污染源对杭州市区各关心点NOx的平均贡献率,分别约为17%,17%和66%,其中市区机动车尾气贡献率高达50%左右,是首先要控制的污染源.同时提出NOx排放削减方案及实施后大气NOx质量改善状况,为环保管理部门削减NOx污染源提出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2.
湖泊水体中硫酸盐增高的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高原3个硫酸盐浓度差异的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硫的形态分布、扩散通量和碎屑有机硫通量等估算,揭示了湖泊水体硫酸盐增加以后的环境效应和自然反馈机制.研究认为:水体向沉积物内部扩散和界面硫酸盐还原作用是高硫酸盐浓度水体硫酸盐的主要清除作用,随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它在水体清除硫酸盐作用的贡献逐渐增大,而低硫酸盐含量湖泊水体生物同化吸收作用是水体硫酸盐的主要清除机制,它在硫酸盐浓度不同的水体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3.
在深入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 ,从构造地球化学方面着重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成矿的控制因素 ,并进行构造控矿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的形成除因其处于特殊的构造位置 ,具有特殊的地质背景及成矿环境外 ,还与多种地质作用、多种控矿因素耦合作用及地质构造长期发展演化使成矿物质多次叠加富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4.
A total of 198 agricultural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Zhangjiagang and Changshu in Southern Jiangsu for analysis of 13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levels of pollution, sources, area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risk for the environment. All methods were rigorously tested and an adequate quality control was ensured. Only one site had no PCBs residues, and the highest total PCBs concentration in the surface soils was 32.83 ng/g.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in all the soil samples was 4.13 ng/g, signaling low-level pollution. Tetra-, penta-, and hexa-chlorinated biphenyls were dominant species in soil sample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75% ofΣPCBs in the soil samples. PCB118 was the most abundant congener in all the samples. The PCB118 was about 20% ofΣPCBs.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howed only a weak correlation with the levels of all PCB congeners, in which a better correlation was noted for the more volatile lighter PCB congeners than for the heavier homologu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ources and land use seemed to influence the levels of PCBs.  相似文献   
175.
根据楔横轧模具孔型及其加工成形的特点,对楔横轧模具大面积大螺距楔形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铣削加工方法,并设计制造了楔横轧轧辊模具孔型加工专用机床——SDM机床。新设计的SDM机床投资小,可以加工直径为φ620 mm~φ1000mm的轧辊模具,加工导程最大可达469 mm,加工周期短,成本低,且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6.
在二升高压釜中,氮气氛条件下研究了有机磷农药废水的主要污染物质——硫代磷酸二乙酯(浓度为100ppm)的水解动力学.运用气相色谱法,在pH2—4,温度140—190℃范围,得到不同条件下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获得pH、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并对硫化磷酸二乙酯的水解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7.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Fuzzy概率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应用Fuzzy概率原理,在对区域环境内各单项污染指标进行分级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各单项污染指标在总体中的权重,并综合各单项污染指标的作用,给出区域环境内环境“总”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8.
本报告介绍DDT经金属对处理后降解产物的分析鉴定和有关反应机制的初步研究。 降解产物主要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的。水溶液中的DDT用Cu-Zn金属对还原其降解产物经鉴定是DDD、DDMS、DDE_t,它们是DDT分子脱去烷基碳原子上不同数目的氯原子的产物。而在Cu-Fe金属对作用下,水溶液中的DDT的还原则是同时得到四种不同类型的产物。它们是DDT脱去烷基碳原子上的1个和3个氯原子的DDD和DDE_t;DDT脱氯、氧化产物DBP和DBH;DDT脱去HCI生成的DDE;两个DDT分子二聚脱氯的产物TTTB和TTDB。 实验证明金属对对DDT的作用是催化还原反应,金属对起着催化剂和还原剂双重作用。通过实验结果对DDT在金属对作用下的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9.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promotive effect of pyridine on indole degradation under denitrifying conditions. The seed sludge was obtained from a local coal-co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and was acclimated in the laboratory. Indole and pyridine were supplemented to the synthetic wastewater at different ratios. The optimum ratio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to nitrate (C/N) was 8.4–8.9 for both denitrification and indole and pyridine degradation. At a temperature of 28°C and pH of 7.0–7.5, the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NRA) was in the best state. The addition of pyridine could promote NRA and the degradation of indole. Whe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indole was 150 mg/L,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indole to pyridine was in the range of 1–10. Under optimum C/N conditions, the degradation of indole could be described with pseudo-zero-order kinetics. There was no accumulation of nitrite during the react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pyridine to indole was less than 0.25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yridine proportion, there were more significant augment rates for NRA and the degradation of indole than the situat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was more than 0.25.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6, 27(2): 300–304 [译自: 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80.
对北京地区水霉科真菌在不同污染水体中分布和数量变化的调查研究表明,水霉科游动孢子在水体中的数量随水体污染程度的变化而不同:一般在净水中较少,在轻度污染至中度污染的水体中明显增多,污染加重时逐渐下降,在重污染区明显减少,在近于毒污染的水体中则几乎绝迹.可见水霉科真菌在不同污染水体中的分布和数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将其用作对水体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生物指标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