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流域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自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界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已有10个跨省界流域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在机制建立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概念泛化、动能不足、效益不明显以及方法指导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优先考虑在水源地上游,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加快形成一套技术方法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推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2.
又到6月,荔红蝉鸣、粽叶飘香之时,南粤大地劲吹起了一股让人神清气爽的“安全风”。围绕着“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主题,广东各地在“安全生产月”期间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安全大戏。  相似文献   
273.
研究了低浓度阿特拉津冲击对A/O工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索了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强化处理低浓度阿特拉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和碳氧化活性相比,阿特拉津对活性污泥系统硝化活性的抑制作用更强,同时其代谢产生的氨氮又增加了系统负荷,最终导致氨氮去除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上。采用调整A/O工艺参数的方式,可实现低浓度阿拉特津的强化处理,最优运行参数为硝化液回流比=200%,缺氧区/好氧区停留时间比=1∶3。在该运行工况下,目标污染物被高效去除,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74.
安全带是高处作业人员防止意外坠落必备的防护装备.本文根据GB/T 6096-2020《坠落防护安全带系统性能测试方法》标准中坠落悬挂安全带系统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对坠落悬挂安全带系统性能测试动态力测量装置的研制与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带的检验人员和检测设备研发的科研机构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275.
环境空气污染预测预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要回顾了环境空气污染预报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开展污染预报的意义和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环境空气污染预报的程序,特点和方法,对通常预测方法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子简单的预测。  相似文献   
276.
为明确减量施氮对苦荞强弱势粒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225 kg/hm2(N1)、135 kg/hm2(N2)、45 kg/hm2(N3)、0 kg/hm2(N4,对照)4个氮肥处理下苦荞强弱势粒的灌浆动态、根系形态生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277.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年产量和堆存量大,理化性质极端,严重威胁赤泥堆场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赤泥土壤化改良和堆场生态修复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解决赤泥问题的方法之一。对赤泥的基本理化性质,赤泥土壤化改良机理、改良措施(基质改良、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及其存在问题、改良过程中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分析,并对赤泥土壤化改良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8.
风险评估是污染地块管理的核心环节,基于风险的管控策略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风险评估过程中暴露情景构建、暴露模型表征和暴露参数选用等的不确定性是影响评估结果的主要因素.而层次化风险评估(Tiered Risk Assessment)通过迭代方法可有效平衡评估不确定性、结果准确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为污染地块提供了经济高效的风险管控思路.因此,为强化对层次化风险评估的理论认知并推动其在污染地块风险评估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污染地块层次化风险评估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污染物环境行为的暴露情景构建、暴露模型表征及参数本土化调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层次化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层次化方法在污染面积较大、污染状况复杂的大型污染地块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相较于传统风险评估,这一方法可提高结果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和避免过度修复.基于现实假设构建暴露情景和优化暴露模型、耦合不确定模型评估及参数本土化调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基于此,结合我国污染地块风险管理的政策要求及现状,提出层次化和精细化的风险评估在污染地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建议.未来可从内涵演变、...  相似文献   
279.
我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先后经历了污染控制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风险管控标准等发展阶段,已形成一套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成熟标准体系框架. 为探究过去30余年相关标准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以200余项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文件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国内外标准制定现状,重点分析得出现阶段标准制定的领域热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完善方案和发展方向. 结果表明,目前土壤污染物的检验方法是最主要的土壤环境标准文件类型,分光光度法是最主要的污染物测试方法. 未来发展任务可从开发污染地块精细化和本土化的风险评估模型、健全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完善风险调查检测评估与防治相关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切实为我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优化完善提供重要的方法基础,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80.
探究我国近几十年突发环境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能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基于1991~2018年31省市的突发环境事件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性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突发环境事件的空间依赖关系和影响因素作用的时空异质性.结果发现:(1)突发环境事件在1991~1994年和2001~2014年两个时间段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在逐渐增强,即中国省域突发环境事件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特征而并非完全随机状态.(2)突发环境事件存在着非均衡的发展格局,“低-低”类型的省份集中在西部和东北地区,数量增多后减少;而“高-高”类型的省份表现为由东部、南部向中西部转移,数量减少后增多.各省市突发环境事件在空间集聚中的作用不同且不断变化.(3)各影响因素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作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省域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表现为“负-正-负”模式;产业结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表现为“负-正”模式;污染排放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整体来看呈现“正-负-正”模式;环境信访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多表现为正向影响;法制环境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负向影响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