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342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为掌握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排放情况及其对排放的定量影响,于重庆市机动车类型分布、技术水平、行驶情况进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系统建立了重庆市主城区2105年1 km×1 km的高时空分辨率移动眼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5年,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污染物VOCs的年排放量为6.26×10~4t/a,主要来自线源道路的排放,排放量为5.84×10~4t/a,其排放量占移动源总排放量的93.08%,与人群出行规律有极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82.
基于道路试验,通过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研究DOC+CDPF对重型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原车排放中,颗粒物质量(PM)大部分是聚集态颗粒物,其占总颗粒物质量的97.5%;颗粒物数量(PN)大部分是核膜态颗粒,其占总颗粒物数量的93.8%。对于粒径分布,原车排放颗粒物数量与质量均呈对数双峰状,安装DOC+CDPF后处理装置后,粒径分布图变为三峰状。其中DOC+CDPF对聚集态颗粒质量的减排率为85%~90%,对聚集态颗粒数量、核膜态颗粒质量与数量的减排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83.
于2016年冬季对西安市11户住宅进行日常和密闭工况测试。结果表明:住宅室内主要以细颗粒(直径2.5μm的粒子分别为厨房和客厅最多,人员活动对直径2.5μm以上的粒子影响最大;日常工况下,直径8μm的粒子I/O值(室内、室外的颗粒物浓度之比)>1,直径在0.5~8.0μm的粒子I/O值8μm时I/O值均8μm时I/O>1,且随粒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0.5~2.5μm范围内取得最小值,渗透系数F_c随粒径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直径0.3μm处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484.
“组合火焰型”焦炉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组合火焰型"焦炉对大气环境的实际影响,通过实测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对其排放规律及达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浓度特征规律为,筛焦处>备煤处>焦炉烟囱>装煤处>推焦处;SO2、NOx有组织排放浓度特征规律为,焦炉烟囱>推焦处>装煤处;BaP有组织排放浓度特征规律为,装煤处>推焦处>焦炉烟囱;装煤处、推焦处以BaP污染为主,焦炉顶以NOx污染为主。受装煤、出焦的双重影响,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由塔南向塔北浓度逐渐降低,BaP、BSM在装煤塔两侧浓度水平相当。在生产负荷大于90%的情况下,所测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能达标且优于传统型焦炉,在BaP、BSM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85.
水合电子(e-aq)是已知活性最强的还原物种之一.基于SO_3~(2-)受紫外光激发活化会释放e-aq的性质,提出了SO_3~(2-)/UV高级还原体系,用于降解稳定污染物.以7种卤乙酸为目标物,从卤素取代种类、卤代程度、实际水质本底影响等角度,考察了该体系对毒性卤代有机物(HOCs)的降解及脱卤效能,并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HOCs的降解至少有直接光解和e-aq还原两条途径.卤素取代种类与卤化程度决定了HOCs的直接光解特性,其速率随氯、溴、碘取代顺序及卤化程度的增加而加快.SO_3~(2-)/UV体系显著提高了HOCs的降解及脱卤效率;对于直接光解慢的HOCs,其降解与脱卤主要由e-aq还原引起.SO_3~(2-)/UV体系在两种地表水质本底下仍具有较高的脱卤效能.  相似文献   
486.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群众对环境的意识及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明显提升,环境风险不再只是“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还应该包括影响群众的较明显的个体及事件.龙岗区建区20年来,发展仍存在不均衡,各区域环境风险的级别也各有不同.通过分析重点污染源单位和群众环境投诉数据,可有效识别龙岗区的环境风险源,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RBCA、概率模型、@RISK软件模拟出各风险发生的频率与风险值,计算龙岗区各风险值存在概率,然后对各个街道的环境风险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各街道风险级别,对下一步风险防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87.
通过对伊宁市2005年1月起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正式运行以来的监测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伊宁市大气污染物随季节变化规律,每日、小时变化规律及市区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并对这种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88.
489.
为了研究亚硝酸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用0.25 mmol.L-1 亚硝酸钠孵育细胞48 h,然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用人工基底膜包被的Transwell小室记录细胞侵袭能力,考马斯亮蓝及α-微管蛋白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结果显示,用亚硝酸钠孵育SMMC-7721细胞48 h,穿膜细胞为211.5±17.6个,较对照组176.3±15.5个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亚硝酸钠孵育48h细胞培养液上清加无血清培养液组细胞穿膜数为165.12±7.90个,较无血清培养液阴性对照组30.32±11个明显增多(P﹤0.05);细胞培养液上清加含10%牛血清白蛋白(FBS)组细胞穿膜数为186.73±9.41个,较单纯含10%FBS阳性对照组细胞穿膜数170.54±9.6个也增多(P﹤0.05). 0.25 mmol.L-1 亚硝酸钠处理细胞48 h,细胞骨架微丝聚合呈应力纤维,沿细胞纵轴延伸,使细胞胞体伸长,微管蛋白聚合;MMP-2 和MMP-9蛋白表达增加.上述结果说明,亚硝酸钠通过诱导细胞骨架重排,促进人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90.
环境空气流动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流动监控系统的技术性能要求,从车辆、车体配置,监测系统配置,辅助设备方面叙述了环境空气流动监控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