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52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加大环保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促进环保科技成果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了结了几年来环保实用技术推广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相似文献   
242.
编者按:2001年9月3日<中国环境报>产经周刊在头版刊登了国家环保总局余德辉、王金南撰写的“循环经济21世纪的战略选择”,文章介绍了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情况 ,指出建立我国的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刊在此转载此文,旨在结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推动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43.
本文以中药材提取过程中产生的中药材废渣为利用对象,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实现中药材废渣的资源化利用.重点介绍中药材废渣气化供热的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以期减少中药制剂厂综合水耗、能耗和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建立中药制剂厂的微型工业生态产业链,从而实现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中药材废渣的大规模高效、无害化利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44.
为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质,通过系统研究筛选混凝剂及优化混凝过程来达到高效去除污染物,以提供经济合理的水处理工艺途径.结果表明:新型药剂具有显著提高出水水质的性能,改善了沉淀后水体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表现出明显优越的去除有机物能力,传统工艺TOC去除大约在9%~11%,而新型药剂则可以达到17%~20%.应用树脂分离分级对不同有机物表征的结果也得到进一步证实.原水的TTHMFP为20.98μg/L,而原有工艺为11.01μg/L,使用新药剂后仅为6.40μg/L.使用新药可以明显节约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45.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清洁生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从三个层次上展开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围绕推动清洁生产,将重点开展基础研究,建立公告制度,加强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等。  相似文献   
246.
分析浓硝酸生产、检修、贮运的事故原因及危险性,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47.
在碱性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并用三甲苯(TMB)对其进行扩孔,获得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材料。通过BET、FT-IR、SEM和小角XRD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其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扩孔后的介孔二氧化硅对铅离子的吸附量明显高于未扩孔的介孔材料,吸附率达到99.8%。  相似文献   
248.
对中荷战略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法定程序、机构、内容、参与主体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借鉴荷兰的经验,我国战略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中应进一步细化参与的时机和过程,统一技术规范或标准,建立起全过程的监督评估和协调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49.
2012年灰霾试点监测结果表明,灰霾日天数有明显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限值增加,使仅因重庆城市地域和气候原因造成部分相对湿度较低,而实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的灰霾日排除在外,更客观评价灰霾日发生规律。结合气象条件和颗粒物质量浓度对比情况表明,局域气候条件的变化将促使PM2.5和PM1吸湿增长明显,一定程度上促使粗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增加,局域污染物传输扩散不利,能见度减低,灰霾现象频增。  相似文献   
250.
利用在线GC-MS/FID,对重庆主城区2015年夏、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观测.结果发现,监测期间主城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体积分数为41.35×10-9,烷烃占比最大,其次是烯炔烃、芳香烃和含氧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卤代烃占比最小.将本次研究结果同以往研究结果比较发现,高乙炔浓度可能受交通源排放的影响,而乙烯和乙烷浓度的大幅度降低则得益于主城区化工企业的大举搬迁.通过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发现,芳香烃(32.1%)和烯烃(30.6%)对臭氧生成的贡献最为显著,其中以乙烯、乙醛和间/对二甲苯的OFP最强,因此,对烯烃和芳香烃的削减能有效控制大气中O3的生成.通过PMF模型共解析出5个因子,主要为生物源及二次生成、其他交通源、天然气交通源、溶剂源和工业源.从5个因子对VOCs的贡献百分比可以看出,重庆城区交通源贡献最大(50.4%),其次是工业源和溶剂源的贡献(30%),生物源及二次生成的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