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流域水权制度是否具有内在的节水激励是能否纾缓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危机的关键.水权再分配机制是水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权市场则是水权再分配机制的方式之一.该文通过构建节水投资收益净现值(NPV)模型,分析水权市场对节水激励的作用,讨论各因素对不同层次用水户进行节水投资决策的不同影响,并且应用节水投资收益净现值模型对黄河流域进行了案例分析.分析表明:有效的流域水权市场能够激励用水者进行节水投资,获得水权交易收益,同时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跨地区跨行业的水权交易由于规模大,需要的投资金额多,交易成本较高,只能由较高级别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或取水工程完成,但需要采取适当的节水设施管理方式;地区内行业内的水权交易规模小,需要的投资金额少,交易成本低.对于微观用水户具有激励作用,但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22.
流域水权初始分配机制中的节水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永资源短缺的问题普遍存在,如何利用非工程手段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开始成为研究的焦点。水权翩度能够对人们的用水行为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而水权初始分配机制是水权制度运行的基础,该机制是否能够激励用水者不断地开发应用节水技术以及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减少浪费行为,对于有效地控制用水需求,缓解水资源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构建流域水权初始分配机制节水激励模型,考察在以指标法为基础的水权初始分配过程中,流域各地区可以控制并且能够影响水权分配结果的因素,分析其可能进行的行为选择以及对水资源节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可以通过平衡选择现状用水量权重.延长水权初始分配份额的有效期,以及对节水工程投资和水利工程投资进行补贴等手段,使水权初始分配机制在长期内发挥节水激励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各地区的经济收益,并且能够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3.
黄河中游泥沙对铜离子的吸持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黄河中游泥沙和重金属Cu为研究对象,通过等温吸持实验和Tessier形态提取实验,研究了黄河中游泥沙在含量较高的条件下对铜离子的吸持特性.结果表明:黄河中游泥沙具有很强的吸持铜的能力.体系pH和泥沙理化性质对吸持具有强烈影响:当铜浓度较低时,pH是控制吸持的主要因素,不同泥沙对铜的吸持率均达到99%,泥沙吸持的空间差异很小;当铜浓度较高时,泥沙理化性质是使黄河中游泥沙吸持表现出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碳酸盐是主要影响组份;在泥沙含量较高的条件下,单位吸持量随泥沙含量变化的规律符合“泥沙效应”规律,但吸持容量随泥沙含量升高而升高,这与泥沙含量升高导致体系pH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位于青枯雷尔氏菌GMI1000菌株的染色体上的读码框RSc1087可能编码一个龙胆酸1,2-双加氧酶.本研究克隆、表达了该基因,并通过亲和层析对该基因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酶学测试结果证实,该基因编码的正是龙胆酸1,2-双加氧酶.SDS-PAGE结果表明,该酶亚基分子量约为38×103.基因的定点突变揭示105位、107位和146位组氨酸残基是该酶活性中心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25.
针对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系统(CEPT)处理废水时影响因素多,难以进行适当的控制和处理效果的预测等问题,建立起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CEPT法处理猪场稳定塘废水预测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烧杯试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模型对COD、总磷、浊度去除率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5%、4.8%和4.9%。通过对pH值和絮凝剂投药量等可控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得到CEPT系统的最佳操作条件和最合理操作条件。该模型的建立为CEPT法处理废水工艺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供了一条简便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系统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新技术的高效去污能力基于独特而复杂的作用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湿地基质、大型植物和微生物的高度协同作用。基质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大型湿地植物既是微生物的“固定化载体”,氧气的生产和运输“机器”,同时还能够稳固湿地床表面,起到冬季保温和支撑冰面的作用。微生物是消除污染物的作用者,它能够在去除氮、磷等营养物的同时把有机质作为丰富的能源转化为营养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27.
生物-微电解组合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上流式污泥床过滤器(upflow blanket filter,UBF)+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微电解的组合工艺,对盐度接近2%、色度和COD分别约为8000倍和600.5mg/L的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经过连续120d的稳定运行后,组合系统处理效果良好,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75%以上。UBF和微电解单元均可以大幅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进一步的生物处理。UV—Vis扫描和GC—MS分析表明,该组合工艺能破坏染料的发色基团和共轭双键,并能高效降解原水中的酚类、氯代有机物和复杂的杂环类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UBF+BAF+微电解的组合工艺是处理染料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经济快速增长地区污水排放特征案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深圳为例,探索经济快速增长地区污水排放特征,重点关注不同组合 企业污水排放与区域整体排污特征的响应关系“特征企业组合”,可以作为衡量区域整体排污特征的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29.
高含沙紊动系统中影响泥沙和铜垂向分布的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谐振式紊动模拟装置和回归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均匀紊乱条件下高浓度固液两相系统中初始投沙量、颗粒级配和紊动强度等因素对泥沙和铜浓度垂向分布的影响,得到了泥沙吸附铜量、水相铜浓度和含沙量与各因素变量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投沙量与泥沙吸附铜量和水相铜浓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紊动强度与泥沙吸附铜量和含沙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正交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泥沙吸附铜量和水相铜浓度均与投沙量显著相关,各因素对两者的影响程度均以投沙量影响为最大,而且远远大于紊动强度和颗粒级配的影响,三因素对铜的水沙分配没有交互作用影响,沿垂向分布的实际含沙量与投沙量、紊动强度及其交互项显著相关,投沙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0.
过去关于水土保持措施影响的研究多侧重于减水减沙的影响,对泥沙组成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大量的实测资料为依据,以河口至龙门间区域自然与水土保持条件为背景,将水保措施类型、河道水流泥沙条件与流域地貌条件结合考虑,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对采用水保措施前后该区域(尤其是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的黄土高原与沙砾丘陵区域)的泥沙粒径分布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泥沙粒径分布变化极其复杂,对应于不同地貌类型条件的泥沙组成遵循不同的分布规律。黄土丘陵区河流中的悬移质泥沙级配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而沙砾丘陵区河流中的泥沙级配则服从皮Ⅲ型分布规律。当分布函数的类型确定后,泥沙粒径分布由该分布函数的几个参数共同决定,这些参数分别反映了泥沙从流域表层搬运到对应级别河流的过程中地貌形态及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文中由多学科综合研究得到的结论,对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效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