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渗滤液回灌频率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渗滤液回灌周期为1、2、3和5 d的4个模拟垃圾柱的产甲烷过程和渗滤液水质的变化情况.在用NaOH调节回灌渗滤液pH值的前提下,回灌频率越高,模拟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垃圾柱先开始产甲烷,但当回灌周期低于3 d时,开始产甲烷的时间相差不多.从渗滤液水质看,回灌周期为3 d的垃圾柱渗滤液COD、VFA等有机污染物浓度下降最快.综合考虑启动时间、运行费用和填埋场的稳定进程,在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实施3 d/次的渗滤液回灌频率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92.
渗滤液回灌对厌氧生物反应器产甲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温度下,通过对3个已进入产甲烷期的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实施不同的回灌操作,并对渗滤液的pH值、TDS、COD、氨氮浓度和产气量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在温度较高时,高回灌频率1d/次有利于促进产甲烷速率的提高;在温度较低时,适当的低回灌频率5d/次更加有利。同时保持较高的温度(35℃左右)也有利于提高厌氧型生物反应器的产甲烷速率,其中在恒温下的D2柱的平均产甲烷速率高达2314mL/d,而在室温下的D1柱仅为D2柱的40%。  相似文献   
93.
在对攀枝花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理处置现状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攀枝花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攀枝花市经济发展承受能力,预测了攀枝花市近期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此针对攀枝花市当前工业废物综合处理状况和工业结构特征,从建设建筑材料工程,回填生态工程、回收资源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各种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方案,结合安全处置和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建设全面探讨了攀枝花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4.
准确把握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简称"SPAC")中水分的运输和耗散规律是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前提。以白洋淀湿地为研究区,结合现场实测和模型模拟方法,探讨台田地下水埋深变化对芦苇SPAC系统中的水分运移耗散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芦苇蒸散发(ETa)开始下降,ETa下降的地下水埋深阈值在100 cm左右;随着地下水埋深的降低,生长季0~120 cm土壤剖面由水分亏损转为盈余,亏盈转换的地下水埋深阈值在60 cm左右,并且亏损量与地下水埋深呈正相关。2)相同的地下水埋深变化对不同月的土壤水分储量、蒸散发的影响程度均存在差异,其中6月影响程度最高。在对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时,应避免在汛期前的春季进行大量的生态补水,可以优先考虑在生长末期的秋冬季来进行生态补水。3)综合考虑植被生长需求和生态节水,白洋淀芦苇最优的地下水埋深区间在110~150 cm,此时生长季内芦苇蒸散发具有10%~20%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95.
多孔介质中的致病细菌及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迁移研究对保护饮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作为生物胶体的一种,在迁移过程中受多种迁移机制共同作用.除常见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条件外,微生物在迁移过程中还受自身性质,介质颗粒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微生物在饱和多孔介质与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并对近年来研究热点及进展进行了简要概括.目前微生物在地下水中迁移研究日益丰富,但由于地下环境复杂性,微生物的易变异性,对于地下水系统中微生物造成的污染去除修复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河南省15个地市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等6种有代表性的典型农业生产区域的土壤进行有机磷、有机氯农药等检测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刘丹 《环境》2010,(9):38-38
8月25日,广州、佛山、肇庆三市环保部门召开了广佛肇经济圈环保专责小组联席会议,三市共50余人参加会议。联席会议总结了近期广佛肇经济圈环保合作项目进展情况,讨论审议了《广佛肇迎亚运整治区域流域污染联合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98.
刘丹  鲁永恒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2):192-195,198
从探究产业演化的动力机制出发,对国内外有关资源型城市中技术、制度与产业演化的关系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问题源于对技术和制度的抑制,以及产业结构的锁定,突破现状的根本动力是促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议针对资源型城市全生命周期特征进行三者间正反馈效应等协同演化机制及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实践和决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
北京冬季雾霾频发期VOCs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刘丹  解强  张鑫  王海林  闫志勇  杨宏伟  郝郑平 《环境科学》2016,37(10):3693-3701
采用低温固体吸附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北京冬季雾霾频发期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连续监测,对以雾霾期为标志划分的4个阶段的VOCs浓度水平与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正矩阵因数分解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对VOCs的可能来源进行解析,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VOCs的日均浓度为332.34μg·m~(-3),苯系物和卤代烃在研究区域大气环境的VOCs中含量占主导地位;冬季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源为溶剂/涂料使用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区域所检出的致癌性VOCs的致癌风险均超过了EPA给出的风险限值.  相似文献   
100.
为解决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氨氮积累问题,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将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和准好氧矿化垃圾反应床串联。实验设置了1个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ANBL1#)作为参照组,2个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AN-SABL2#、AN-SABL 3#)作为对照组,以研究不同回灌频率下AN-SABL的稳定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AN-SABL2#、AN-SABL3#可缩短酸化时间,渗滤液的pH值分别在94周、98周升至大于7,而ANBL1#渗滤液的pH值直至100周仍小于7。AN-SABL系统可有效降解渗滤液COD浓度,实验进行到100周左右时,AN-SABL2#、AN-SABL3#系统中厌氧柱D2、D3柱COD浓度仅为ANBL1#系统中厌氧柱D1柱的40.63%、12.5%,而准好氧柱对渗滤液COD的去除率大部分在95%以上。AN-SABL系统能缓解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氨氮积累问题,这主要依靠矿化垃圾床良好的生物脱氮作用,厌氧柱D1、D2、D3中NH3-N含量总体趋势为:NH3-ND1>NH3-ND3,NH3-ND1>NH3-ND2,准好氧d2、d3柱氨氮去除率均在90%以上,且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AN-SABL)在实验产酸阶段低回灌频率(3 d/次)对氨氮的去除有利,而后期高回灌频率(1 d/次)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