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不同燃料汽车排放超细微粒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嘉松  陈达良  宁治  张镇顺  黄震 《环境科学》2006,27(12):2382-2385
利用底盘测功机和粒径范围0.015~0.7 m的扫描迁移微粒测定仪 SMPS,对柴油出租车、柴油小巴车、汽油私家车和LPG出租车进行了高低怠速和10 kmh-1到70 kmh-1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排放的超细微粒粒径分布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燃料车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排放的细微粒尤其是超细微粒特征呈现显著的不同。柴油车贡献更多的是粒径在30~150 nm的核模态和积聚模态微粒,LPG和汽油车贡献更多的是15~30 nm的核模态微粒。总体上,柴油车比汽油车和LPG燃料车排放更多的微粒数和微粒质量;柴油车、汽油车和LPG车排放的SMPS可测细微粒总数、总质量分别约为(0.3~3.6) 108 cm-3,0.03~0.6 gcm-3;2.3×104~1.2×107 cm-3,8×10-5~0.1 gcm-3; 8.2×103~8.8×106 cm-3, 1.7×10-5~0.09 gcm-3;对所有测试汽车,在低怠速和低行驶速度时,排放微粒数少,在高怠速和高行驶速度时,排放微粒数多。  相似文献   
62.
城市街道峡谷中气态污染物扩散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选用不同的差分格式(Upwind, Hybrid, Hquick)对城市街道峡谷内部汽车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了预测,并于风洞实验结果对比。研究表明,三种格式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即背风面建筑物附近浓度远高于迎风面建筑物附近的浓度,地面附近浓度高于峡谷上方的浓度。相比之下,Hquick格式的预测性能最佳,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63.
提出1种检测在用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的新方法——机动车实用路况法(Vehicle Road Available Method,VRAM),它采用 AVL Digas4000五气分析仪测量尾气各成份浓度,根据具体车型设定充量系数和时间差等参数,所得计算结果与汽车排放总量分析系统(Vehicle Mass Analysis System,VMAS)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作为对该方法可行性的验证,将在用轻型汽油车分类后,选取6种代表性车型进行了试验验证。指出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对实用路况法(VRAM)的相关性影响较大,但成本和便利性上的优势使得这种方法仍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城市街道机动车污染扩散模型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污染扩散的研究主要有2个方面:城市尺度的街道交通大气污染扩散研究和微尺度的街道峡谷大气污染扩散研究,重点介绍国外城市街道峡谷的机动车污染扩散的3种主要研究方向;实地测量法、物理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法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65.
淀粉及改性淀粉的阻垢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利用浓硫酸氧化淀粉制备了改性淀粉,其颜色为棕红色;然后在不同浓度、温度、Ca2+浓度、pH下,对淀粉及改性淀粉的阻垢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淀粉高效阻垢的最佳浓度为8 mg/L,最佳温度为70℃,在此最佳浓度、最佳温度下对应阻垢效率为23.3%;改性淀粉高效阻垢的最佳浓度为0.61 mg/L,最佳温度为80℃,在...  相似文献   
66.
未来5年(2006~2010年)上海进行脱硫的机组将达957.2万kW,文章对上海市未来5年中脱硫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预计每年可节省SO2排污费用约1.02、1.28亿元,如以原煤计,则为1.51亿元/a和1.89亿元/a,到2010年将达1.67~2.09亿元/a,折成原煤则为2.34~2.93亿元/a,如排污费提高,效益还将扩大;电厂脱硫石膏销售将获得约2160~2880万元/a,折算成原煤应为3024万元/a和4032万元/a,如加工成球或利用余热烘干成粉,利润还会增加;到2010年脱硫石膏销售收入还将进一步放大。上海石膏板或水泥企业利用54~72万t的脱硫石膏,可使企业的原料购买成本节约3250~3650万元/a,如将FGD石膏40%SO3含量与天然石膏34%相比算入成本,使用FGD石膏的水泥生产企业原料购置费节约将更显著。  相似文献   
67.
王赫  贾永锋  刘利  王淑莹 《环境科学》2009,30(10):3055-3059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赋存形态.选用沉积物中2种典型氢氧化物矿物: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以水培法和矿物结合态Cd为培养介质,以芦苇为受试植物,研究环境中吸附和共沉淀态Cd生物有效性差别,并探究老化过程对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经过13 d的培养,发现2种结合形式的Cd均可被芦苇富集,不同处理体系中富集强度不同,根中富集量为9.1~37.8 mg.kg-1;地上部分富集量为0~10.0 mg.kg-1.其中,结合在Fe0.5Al0.5(OH)3矿物上的Cd的生物有效性最大,其次是Fe(OH)3和老化的Fe0.5Al0.5(OH)3,富集量最少的是老化的Fe(OH)3的处理.采用2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Cd进行解吸实验,Cd的解吸规律与芦苇对Cd的富集规律一致.因此,共沉淀处理降低了Cd的富集,矿物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含铝矿物对Cd的结合较差,老化作用抑制了吸附态Cd的富集,有机酸解吸实验也验证了不同形态Cd生物有效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8.
地铁隧道结构灾害影响地铁运营和周边环境安全,其灾变模式和减灾机制的研究对隧道结构安全维护具有重要的价值。依据运营地铁隧道结构灾变过程,基于灾变链式理论,构建了地铁隧道结构灾变链式结构和灾变数学模型,分析了运营地铁隧道结构灾变特征以及不同灾变阶段的断链减灾机制与措施,并应用该模型对某地铁结构灾变特征,从断链减灾模式角度,提出了控制隧道结构灾变演化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结构灾变过程具有链式结构特点,其灾变链式模型可有效地描述结构灾变从孕育阶段到爆发阶段的演化过程;隧道结构灾变过程具有因果关系、渐变与突变共存及蔓延的特征,其减灾措施应从不同灾变阶段的断链机制出发;该模型应用于该地铁隧道结构灾变过程,有效控制了隧道结构灾变的演化。  相似文献   
69.
环境材料对作物吸收重金属Pb、Cd及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金属固化是原位修复污染土壤和减小作物吸收污染物、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单个环境材料(煤基营养材料HA、高分子保水材料SAP、煤基复合材料FM和吸附性矿物材料FS)及复合材料对作物(玉米、大豆)生长及其对土壤重金属Pb、Cd(土壤Pb≤150mg·kg-1、Cd≤10mg·kg-1)吸收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的土壤理化性能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单个环境材料及复合材料处理较对照能明显减少作物对土壤重金属Pb、Cd的吸收量,并促进作物生长.除个别处理外,大部分处理下玉米地上部分的重金属Pb、Cd吸收量较对照减少51%~71%和66%~84%;所有处理下大豆地上部分的重金属Pb、Cd吸收量较对照减少54%~76%和33%~58%.实验还证明,所用环境材料对重金属Pb、Cd有一定的改良效应,并对土壤pH、EC、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养分及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相较而言,高分子保水材料SAP及其复合材料F3(FM+SAP+HA)、F2(FS+SAP+HA)能明显降低玉米和大豆对土壤重金属Pb、Cd的吸收量,具有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0.
黄震 《环境》2004,(5):30
贵州兴仁县回龙村,一种“怪病”笼罩当地4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