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水灾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五大灾害之一,其中突涌水水源的确定是矿井水害防治的重中之重,而突涌水水化学信息是确定突涌水水源最快捷、准确的信息。本文以淮南矿区顾北煤矿为例,基于顾北煤矿水样的水化学信息,分别建立了确定该煤矿突涌水水源的3种判别模型,即贝叶斯判别模型、模糊综合判别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判别模型,并通过与顾北煤矿实际水样进行比较和验证,从而得出顾北煤矿的最佳突涌水水源判别模型为贝叶斯判别模型。该研究可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采用絮凝沉淀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进行了处理,探讨了絮凝剂种类、絮凝剂投加量、絮凝剂和助凝剂的配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SO4,Al2(SO4)3,PAC和PAM这几种混凝剂对所处理废水的COD和UV254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FeSO4和PAM联合使用时的处理效果最好。在FeSO4投加量为400 mg/L,PAM投加量为6 mg/L,pH为7.7的条件下,废水的COD从3790 mg/L降到606 mg/L,去除率可达84%,UV254去除率达到52%,大大降低了垃圾渗滤液后续处理的负荷,为垃圾浓缩液的初步处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3.
水质恶臭的评价及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而水质的恶臭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关于水体恶臭测定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标准.通过对国内外水质恶臭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认为日本的三点比较式烧瓶法更适用于我国水质恶臭监测,建议在我国水污染控制指标中增加水质恶臭指标,并建立水质恶臭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4.
采用UV/O3/Fe2+工艺去除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混凝出水中的COD,考察O3加入量、初始溶液p H、催化剂投加量、紫外光强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O3氧化体系中UV和催化剂Fe2+的引入有利于浓缩液中有机物的降解。在臭氧加入量为1.3 g/h·L,Fe2+的投加量为80 mg/L,p H为3.0,紫外光强度为36W,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UV/O3/Fe2+体系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79.96%,比单独的O3体系、UV/O3体系、O3/Fe2+体系分别提高44.43%、35.9%、18.75%。  相似文献   
25.
垃圾准好氧填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垃圾准好氧填埋技术和循环式准好氧填埋技术的研究情况,以便于人们在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应用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6.
Fenton试剂处理难降解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方法,考察了初始pH值、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对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与FeCl3絮凝法的比较探讨了Fenton法处理渗滤液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处理渗滤液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4,FeSO4·7H2O(20%)投加量0.6mL/100ml,H2O2(30%)投加量3.0mL/100ml,反应2h,此条件下处理可使CODcr去除率为84.77%,色度去除率为60%。Fenton法处理渗滤波时,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主要靠氧化作用。Fenton处理可有效地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主要通过絮凝去除。  相似文献   
27.
稀土矿石湿法冶炼中氟污染的治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稀土湿法冶炼中所产生的氟污染现状、含氟废弃物的来源、治理方法及治理效果,讨论了稀土湿法冶炼中氟污染治理的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28.
低温等离子体治理恶臭气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恶臭气体的分类和来源、传统的除臭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缺点;简述了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方法及其治理恶臭气体的机理;论述了介质阻挡放电、脉冲电晕放电、滑动弧光放电和其他方法在除臭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了利用等离子体治理恶臭气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9.
La-腐殖酸/Al_2O_3凝胶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氟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腐殖酸钠为原料,采用凝胶聚合法制备La-腐殖酸/Al2O3凝胶复合物(标记为LHAGC).用N2吸附-脱附试验,XRD,SEM,IR表征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LHAGC对水中F-的吸附性能以及吸附饱和LHAGC的再生方法.试验结果表明,LHAGC对F-等温吸附数据与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拟合较好,最大吸附容量为219.30 mg·g-1,吸附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着吸附速率;在p H值为5~11时,F-吸附率较高;当水中Cl-、NO-3、SO2-4、HCO-3或PO3-4以F-质量浓度的15倍存在时,F-吸附率仍能达到94%以上,LHAGC表现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将F-吸附饱和的LHAGC用浓度为10-1mol·L-1的Na OH溶液进行脱氟,再用Al Cl3溶液将脱氟后LHAGC表面中和至p H值为5时所获得的再生吸附剂,再生率可达96.08%,由此表明LHAGC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为高效去除废水中长期残留、高毒性、难生物降解的氯苯酚类污染物,采用高能球磨-高温熔融-液相还原法制备能将氧气高效且选择性地还原为H2O2同时将原位产生的H2O2分解为·OH/O2·-的新型材料(Fe0-CNTs-Cu),探讨了条件因素对2,4-二氯苯酚(2,4-DCP)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分析了Fe0-CNTs-Cu/O2体系的降解机理,并推测了2,4-DCP该体系下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Fe0-CNTs-Cu在优化条件下对2,4-DCP的降解率和TOC去除率分别为92.3%和54.2%.在Fe0-CNTs-Cu/O2体系中形成腐蚀电池,促使O2在CNTs表面选择性还原为H2O2,Cu0和Cu2O、CNTs以及原位产生的Fe2+,将原位产生的H2O2催化分解为高氧化物质·OH/O2·-,高效氧化降解2,4-D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