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以氨氮和总磷以及植物生长量作为观测指标,分别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AS、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MAB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紫背浮萍吸收氮磷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表面活性剂影响时紫背浮萍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良好并表现出很强的氮磷去除能力;LAS和CTMAB浓度低于1 mg/L时,紫背浮萍对总磷的吸收比对氨氮的吸收更易受影响;当浓度达到10 mg/L时,LAS和CTMAB的存在使紫背浮萍明显受到损伤,氮磷吸收率出现负值,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相对最小,对紫背浮萍吸收氮磷的影响明显低于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中毒杀芬的检测和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毒杀芬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生物聚集性,目前已广泛、长期滞留在环境中,给动植物和人类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解毒杀芬的环境残留状况,解决毒杀芬污染问题,文章对毒杀芬的检测和降解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区超载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因此为旅游区制定科学的旅游容量是保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国内旅游容量学术研究缺乏创新,逐渐进入瓶颈阶段;旅游容量指标脱离实际,且调控手段不能满足景区的实际需求,使旅游容量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从旅游容量概念、旅游容量模型、旅游容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我国旅游容量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指出当前旅游容量研究存在定义不统一、指标缺乏规范、动态研究不深入、应用性不强的问题,并从规范指标体系构建、加强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深化文物古迹类景区实证研究、推动管理创新研究等四个方面对旅游容量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油田企业节能减排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实施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油田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和完善各项节能减排制度,通过总结油田节能减排工作实践,提出下步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建议要突出工作重点,尤其是要推进能源节约、推行污染减排、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节水等方面,实现全方位节能减排。同时,应制定中长期工作规划,采取示范工程、开展创建活动、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基础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等措施,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策、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5.
16.
猪场生物发酵床垫料卫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有3个采用发酵床养猪模式的猪场,采集不同使用年限、不同深度及饲养不同阶段猪舍的发酵床垫料,通过测定水分、总N、总P、可溶性盐、黄曲霉毒素B1(AFB1)、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数目、Cu和Zn含量(全重金属及有效态重金属)评估垫料的卫生学状况.并将垫料与土壤以不同比例混合,研究对植物生长及Cu、Zn在植株中残留影响.研究表明,发酵床垫料随着深度增加,垫料的水分含量逐渐降低,温度逐渐升高,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数量减少.随着发酵床使用年限的延长,总N随垫料使用时间延长而变低,而总P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变化均不显著(P>0.05);Cu、Zn、Pb、可溶性盐含量都呈现显著的增加(P<0.05).在1年、2年、3年期的垫料中AFB1均有检出,含量均小于10 μg/kg.种植实验结果显示,土壤添加垫料后,Cu、Zn含量随着添加比例增加而增加,植物中残留量随着垫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处理发酵床垫料时,要综合考虑其对环境及食品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株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对毒死蜱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CH3,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初步将该菌鉴定为哈夫尼菌属(Hafnia sp.)。CH3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生长,在温度为30℃,pH为7.0,毒死蜱初始浓度为200 mg/L的条件下,历时6 d,毒死蜱的降解率可达78.5%。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7.0,最适降解浓度为200 mg/L。对碳、氮源利用广泛,最佳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对氮源选择性不高,在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中均能较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18.
废水在输运过程中极易引起集输管道腐蚀和结垢。为减缓因管道腐蚀和结垢引起的堵塞风险,建立以试验数据驱动的熵权约束锥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管材比选方法。以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无规共聚聚丙烯(Polypropylene Random, PP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3种常见高分子塑料管材为对象进行研究。基于渗滤液静态浸置管材样片的试验案例,分析3种管材的功能属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周期内ABS管材的耐腐蚀和抗结垢能力最优,其表面无明显变化,平均结垢量仅为0.448 mg/cm2;PPR管材次之,平均结垢量为0.617 mg/cm2;PVC管材的腐蚀结垢最为严重,平均结垢量为0.743 mg/cm2。3种管材均对渗滤液中的钙离子和无机碳影响较大,2者在试验周期内质量浓度变化率均超过50%。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的经济性与环境属性评价,发现ABS管材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赵锐  刘婕  周宇羽  杨林川 《环境工程》2022,40(4):209-216
基于2015—2019年环境舆情信息,采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识别出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建立了风险感知指标评价体系,分析了风险感知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首要因素是个体健康担忧,其次是环境质量变化。2)公众风险感知水平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从时间上看,风险感知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上看,风险感知水平呈现北方高南方低、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3)河南、四川两省的风险感知水平在研究时间段内最高,且风险感知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