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396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江苏规划高速公路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RS和GIS为基础,运用遥感信息提取、编制自然保护专题系列图、系列图与规划高速公路网叠加、缓冲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规划高速公路网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规划的5纵9横6联线路中的9条,对127个不同类型保护区中的9个有影响。11个过江通道中的5个对沿江饮用水源保护地有影响。规划高速公路占用的土地中76.74%是基本农田。跨越太湖的沪宁复线将加重梅梁湾、五里湖的水质富营养化。针对上述问题,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6大对策:避绕生态保护对象,修改跨太湖线路方案,合理规划穿越山地丘陵区的线路,减少平原区生态破坏,调整过江通道与饮用水源地的交叉关系,保护白鳍豚生存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2.
为满足三峡库区大尺度的水质预测需求,降低专业水质模型使用门槛,实现模型业务化运行,采用涵盖"模型封装-接口服务-系统集成"全过程的模型封装集成技术方法,开展了EFDC模型集成研究,并在三峡库区水质安全评估与预警系统中进行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①基于实例化模型建立的模型预置参数库,是模型业务化运行中参数简化的前提,可有效解决模型本地驯化及模型实例的基础数据复用问题;②依据参数识别结果,将模型参数识别为"必调参数、可调参数、默认参数"三类,并采用B/S架构对输入文件、输出文件和主控文件中的不同参数进行分类封装,达到参数简化目的;③采用半紧密型方式建立的基于Web services的EFDC模型集成接口服务及标准,可为信息系统提供通用的EFDC模型计算服务;④该方法在EFDC模型与三峡库区水质安全评估与预警系统集成中得到验证,实现了全库区干流及主要支流CODCr、总磷、总氮等污染因子的长时间序列水动力水质预测联机在线运算,满足了用户在水质影响预测预警中低修改量、高运算效率和良好用户体验等需求,实现了模型的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83.
叙述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油耗标准在管理节油中作用,油耗标准的制定准则和方法,以及油耗标准的贯彻落实方法.  相似文献   
84.
通过分析历年监测资料,研究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大宁河水质时空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整体上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大宁河水质类别未发生变化,营养盐指标中氨氮较蓄水前有明显的下降;其它营养指标变化较复杂;从上游至下游,各营养盐指标呈上升趋势,较长江干流营养盐水平要低;另外受干流回水顶托,致使水流回水区流速变缓,部分河段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  相似文献   
85.
三峡工程库区巫山段干支流水质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巫山县环境监测站2002年到2008年监测资料,对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巫山段水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巫山段总体水质良好;未受到重金属、石油类和挥发性酚类物质污染;总氮和总磷指标偏高;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水平。蓄水后一级支流总磷、总氮指标升高,水质类别上升,水质有恶化的趋势;水流变缓,气候条件和营养盐浓度适宜,在一级支流回水敏感区的部分河段爆发了“水华”,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升高。在营养水平和气候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支流回水区常爆发“水华”而干流未出现“水华”现象,说明水动力条件是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86.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实施从购置、验收、量值溯源、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具体、规范、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环境检测机构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7.
植物根际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鲁莽  张忠智  孙珊珊  乔玮  刘晓 《环境科学》2009,30(12):3703-3709
采用室内盆栽方式,研究了高羊茅对烃降解的影响,测定了土壤中烃的降解、微生物数量、荧光素二乙酸酯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脱氢酶活性.结果表明,总石油烃在根际土壤体系比非根际土壤消失得更快.在试验进行10周后,非根际与根际土壤总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11.8% 和 27.4%.试验过程中挥发的石油烃损失很少.根际土壤微生物平板计数及酶活性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石油化合物对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具有显著影响.相比无草被体系,种植有高羊茅的体系显著增加了石油烃降解的一级速率常数.因比母体化合物降解缓慢,4种氧化态多环芳烃1-二氢苊酮、9-芴酮、蒽醌、苯并芴酮,在处理过程中浓度不断增加,说明其是在处理过程中形成,并具有持久性.  相似文献   
88.
采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为实验装置,探讨了利用新型发酵产氢菌R3的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情况.实验表明,维持反应器内pH在4.5左右、COD启动值为6000 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8 h等条件,可在30 d内完成反应器内菌种对环境的适应并进入稳定运行阶段,此时系统氧化还原电位(HRT)稳定在-400mV左右.系统内的液相末端发酵产物中乙醇含量最大,占发酵产物总含量的65%,乙醇和乙酸所占比例为95%,系统呈现明显的乙醇型发酵特性.启动和运行阶段的积累产氢量为399.33 L,最大产氢量达15768.8 mL·d-1,最大氢气产率为49.94%.有机氮源可被微生物利用而无机氮源对产氢并无太大影响.使用有机氮源和磷源时积累产气量、积累产氢量和发酵液相末端产物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89.
成都市土壤中有机磷阻燃剂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建立土壤中痕量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Es)的GC-MS实验室分析方法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成都市主城区表层土壤中7种典型OPEs(磷酸三丁酯(Tn BP)、磷酸三异辛酯(TEHP)、磷酸三丁氧乙酯(TBEP)、磷酸三苯酯(TPh P)、磷酸三氯乙酯(TCEP)、磷酸三氯丙酯(TCPP)、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DCPP))的含量及分布特征,采用插值法和聚类分析研究其空间分布,运用相关性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对土壤中OPEs的来源进行了探析.结果表明,成都市主城区表层土壤中7种OPEs(∑7OPEs)的含量水平在31.6~211 ng·g-1之间,算术平均值为99.9 ng·g-1.所有样品中TBEP均为含量最高的单体,其含量占∑7OPEs总含量的52%~92%.从空间分布来看,成都市西北至东南沿线为OPEs的主要分布带,三环外东北和西南则为OPEs的低值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OPEs的谱特征与上述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致性,可分为2类地区:第1类地区位于主要分布带,属高值区(∑7OPEs平均值为133.1 ng·g-1),第2类地区位于低值区(∑7OPEs平均值为60.2 ng·g-1).两类地区的谱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TCEP与TBEP的百分含量上.相关性研究表明,Tn BP与TCEP之间可能有较强的同源性,TBEP、TPh P、Tn BP三者之间也可能具有较强的同源性,而TEHP与其他种类OPEs可能不具有同源性.正定矩阵因子分解结果表明,OPEs主要来源有2个,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制造业、建筑物装潢/室内源对成都市土壤中OPEs的贡献率分别为43%和57%.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对广东一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河流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抗生素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9个沉积物样品和5种鱼肉及1种鱼内脏中3种FQs—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的残留特征,并与沉积物中有机质、总氮、总磷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各点平均值NORCIPENR,最大含量分别为:NOR248.25 ng·g-1,CIP 158.69 ng·g-1,ENR 56.81 ng·g-1;FQs和沉积物有机质、总磷相关系数平均为0.946、0.968(p0.01);5种鱼的鱼肉中FQs的含量可能高于或低于沉积物中FQs含量均值;鳙鱼内脏FQs含量是鱼肉中的3.21~9.53倍.研究结果对保障饮用水安全及水产品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