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Carrousel氧化沟的三维流场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FD的Fluent软件,采用标准的三维K—ε紊流模型,对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1#氧化沟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导流墙和推进器附近的流速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氧化沟下层流速较低,局部区域流速低于0.2m/s。为了防止污泥沉降,应进一步降低推进器位置。能量损失分析表明,卡罗塞氧化沟能量损失主要来源于沿程摩擦损失和局部损失。可通过增加墙体光滑度、降低入口高度以及增加导流墙的曲率半径等措施减少能量损失,改善现有氧化沟的水力特征。  相似文献   
72.
固体装药头部人工脱粘层应力应变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固体发动机药柱头部人工脱粘层在50,20,-40℃等3种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方法基于线性粘弹性有限元方法,利用ABAQUS分析软件对药柱应力应变进行仿真。结果得到了人工脱粘层在3种温度条件下的Mises和最大主应力应变云图,及Ⅰ,Ⅱ界面轴向、周向和径向的应力应变对比曲线。结论最大应力应变出现在人工脱粘层根部,应力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成线性关系,温度变化对Ⅰ界面上脱粘层轴向应变、Ⅱ界面上径向应变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3.
根据MATLAB提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其应用到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研究并对比分析BP和RBF两种人工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及评价结果。首先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确定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神经元数,选择Sigmoid型函数作为激励函数,应用内插扩展出的训练样本对BP网络进行学习,再用训练成熟的BP网络对待评价样本进行仿真;其次构建RBF神经网络模型,确定其输入层和输出层的神经元数,选择Gauss函数作为隐含层激励函数,再用同样的训练样本进行学习和仿真;最终进行归一化论证,验证归一化预处理在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应用BP和RBF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得出较好的城市空气质量分类评价结果,其中RBF神经网络模型与改进的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一致,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快捷、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4.
陕西西部某工业园区采暖期大气降尘重金属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陕西省某工业园区采暖期大气降尘重金属元素特征,于2012年11月20日至2013年3月20日,通过被动采样的方式,采集该区域采暖期的大气降尘样品,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Ni、Cr和Fe的含量,并分别计算各元素采暖期的日沉降通量和富集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暖期大气降尘量普遍较高,并且受园区人为污染源和道路扬尘影响明显;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均,位于园区内部点位的重金属含量明显大于上风向点位和对照点;各元素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Fe的含量远高于其他6种元素,Pb、Zn含量次之,Cu、Cd、Ni、Cr的含量较小;从采暖期日沉降通量来看,Fe、Zn、Pb的沉降通量较大,Cu、Cr、Ni、Cd的沉降通量较小.而根据富集因子分析结果可知,Zn、Pb、Cu、Cd主要来自人为源,Fe、Cr、Ni与当地的自然地质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75.
SBR法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杰  王渝 《四川环境》1998,17(4):13-16
本文介绍了SBR法处理原理及特点,使用该工艺所需设备和监测手段,应用前景。证明了SBR法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投资动行成本低,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6.
菌根生物技术在大武口洗煤厂矸石山绿化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菌根生物技术在煤矸石山绿化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以干旱地区的宁夏太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武口洗煤厂煤矸石山绿化为例,探讨了菌根生物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效果。研究表明:干旱地区煤矸石山绿化覆土栽植是必要的,接种菌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在立地好的区域侵染率达90%,有推广应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77.
铅锌矿尾砂由于肥力低、物理结构差且重金属镉(Cd)铅(Pb)锌(Zn)浓度高,植物难以生长,从而严重制约了尾砂库的生态恢复。利用改良剂改善尾砂的适生性是尾砂库生态恢复的重要方法。通过基质改良试验探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2.5%、5%)的发酵羊粪、污泥和椰壳生物炭对铅锌矿尾砂养分、物理结构的改良效果和对重金属镉铅锌的固定效果,再通过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盆栽试验验证对适生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改良剂使有效态氮、磷、钾以及有机质分别提高了0.87-9.56、1.87-37.7、1.87-43.7和0.85-7.28倍。添加质量分数为2.5%时,3种改良剂对尾砂的导水性、总孔隙度和持水性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表现为发酵羊粪>生物炭>污泥。此外,3种改良剂显著(P<0.05)降低有效态重金属质量分数,Cd、Pb、Zn分别降低了28.6%-64.6%、30.4%-70.6%、14.4%-45.5%。其中,椰壳生物炭对3种重金属的固定效果最好。添加改良剂显著提高了黑麦草的发芽率、总高度和总干质量分别提高了16.1%-20.3%、10.8%-48.9%...  相似文献   
78.
通过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的动态试验研究,确定其运行周期为72 h,能很好地去除水中腐殖酸有机物,但不同纳滤膜组成的集成工艺处理效果不同.采用PACl絮凝剂处理水样2时,以流程1运行的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出水的高锰酸盐指数为0.45 mg/L,UV254nm在0.003 3左右波动,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以流程2运行的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处理3种水样时的膜清水的高锰酸盐指数在0.75 mg/L左右波动,UV254nm大都远小于0.007 5,有时甚至为0.水样1和水样3的UV254nm平均值为0.005 4,水样2的最低,平均值为0.003 3,脱盐率只有6%~10%.以PACl为絮凝剂时,集成系统有较强的适应原水水质变化的能力.预处理中活性炭柱的存在提高了M-N1812A型纳滤膜清水样的水质,但并没有延长膜的使用周期.这也表明膜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来自无机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79.
广西荔浦锰矿废弃地植被及优势植物重金属生物蓄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广西荔浦锰矿废弃地植被的调查,共记录到高等植物32种,隶属31个属,18个科。优势植物包括马唐、蕨、白茅、井栏边草、地桃花、商陆、加拿大飞蓬、石山桂花和板栗等九种。对土壤和植物的Fe、Mn、Cd、Pd和Cu等重金属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Fe和Mn最高含量分别达到140221mg.kg-1和12114mg.kg-1。优势植物的分布与土壤中Fe和Mn的含量有关,井栏边草分布区土壤中的Mn含量最高,白茅分布区土壤中Mn含量最低;Fe含量最高的土壤为地桃花分布区,最低为白茅分布区。优势植物对Fe和Mn的生物积累特征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加拿大飞蓬和马唐有较强的扩散能力,对Mn也有较高的抗性,可作为锰矿废弃地植被重建的先锋物种;商陆和板栗对Mn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叶片锰含量分别达3280mg.kg-1和2510mg.kg-1),可用于Mn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80.
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在矿山的建设应用情况,推进智慧矿山建设,保障矿山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采用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对其进行分析,基于AHP-EWM组合赋权云模型建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能力成熟度模型。根据能力成熟度思想对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逐级划分,选取各级评价指标,从建设完备度、标准规范符合度、人员安全重视度3个方面对其进行能力成熟度评价,并通过物元分析法和集对分析法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对评价体系的影响,评价结果真实可靠。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科学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