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湘江长沙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沉积柱钻探取样法获得湘江长沙段沉积物样品,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析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含量,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评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湘江长沙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较大(CV﹥0.20),分布不均一.其中Mn、Zn、Pb、Cu、Cr、Co、Ni达中等-显著富集程度,而V、Th无明显富集.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长沙段沉积物中Pb、Zn、Mn、Cu达偏中度至偏重度污染,Cr、Co、Ni、Th为轻污染.重金属存在轻至中等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其风险程度大小排序为:PbCuNiCoZnMnCrV.沉积物中Mn、Cu、Zn、Pb、Co、Ni、Cr、V可能与流域中上游矿石冶炼等人为活动带入有关,而Th可能来自流域岩石风化等自然过程.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中,应密切关注Mn、Cu、Zn、Pb等重金属引起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2.
中国耕地生态系统受损日趋严重,识别具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价值的耕地并进行差异化管控意义重大。参考欧盟高自然价值农田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高自然价值耕地的内涵,建立涵盖空间组成结构和关键功能的纵向传导识别方法,基于“利用强度—邻域环境—本底条件”的综合分类体系,对高自然价值耕地进行空间识别和类型划分,并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高自然价值耕地以保护资源本底为目标,在具备基本生产功能的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研究区共有高自然价值耕地21.04×104hm2,占耕地总量的11.6%,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向西部山地的过渡地带以及南部浅丘地区;(3)研究区的高自然价值耕地包括自然演退防治类、综合效益提升类、人为干扰管控类、区域特色挖掘类、立地优化整理类和现状重点保护类。研究结果可为推动耕地多元功能保护,创新耕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3.
临淄区是著名的化工城,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针对临淄区地下水分布广泛,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工企业众多,地下水污染风险控制因素复杂,采用地下水地层防污性能叠加污染源强度建立模型,划分了临淄区地下水污染风险高、较高、中、低风险区域。其中,堠皋地区污染风险高,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此区域内地下水苯系物污染严重,证实了污染风险划分的有效性及客观性。建议对高风险地区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监管制度、联合采用多种措施阻断污染途径、查明污染来源及包气带、含水层联合处置的方式改善地下水质量。  相似文献   
134.
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状况中期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肥零增长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数据,评估了全国和各地进展情况。结果显示,全国施肥总量和强度连续两年下降,施肥结构更趋合理。从各省(市、区)情况来看,施肥总量增加的省(市、区)有7个,减少的有23个,持平的有1个。从几个重要区域来看: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三个区域覆盖省(市、区)全部实现总量下降,但有部分省(市、区)强度仍有上升;"一带一路"沿海省(市、区)和部分西部省(市、区)减肥力度仍需加强。为实现化肥负增长的更高目标,建议将评估工作常态化,并将评估尺度进一步细化到县级行政区,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重要依据,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有序开展督察。  相似文献   
135.
电镀废水环境监管要点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环境保护》2013,41(2):49-50
电镀(Electroplating)是利用电解作用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件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能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的作用.在我国,电镀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十年来发展迅猛,无论是规模、产量还是产值都已进人世界电镀大国之列.2011年,我国电镀行业产值达1800亿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高于经济发展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6.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污染性很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威胁着地下水源、地表水和周围的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处置已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评述了徐州市庞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九里湖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可行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7.
磷限制下光照和温度对水华鱼腥藻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志坤  李哲  王胜  郭劲松  肖艳  刘静  张萍 《环境科学》2015,36(3):963-968
磷、光照和温度是淡水水体藻类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但磷限制下光照、温度交互对藻类生长动力学的影响鲜有报道.以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制实验与模拟分析,发现光照条件恒定,磷限制下水华鱼腥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温度条件恒定,磷限制下水华鱼腥藻的最适生长光照度为3 000 lx;但光照度过高,超过水华鱼腥藻光饱和点会抑制鱼腥藻的生长,生物积累量显著减少.通过拟合模型可知光热交互作用下水华鱼腥藻最适温度、光照度分别为21.03℃±1.55℃、2 675.12 lx±262.93 lx,该参数值接近春末夏初水体实际的光热条件.模型将为进一步预测水华鱼腥藻水华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8.
入海河口区水环境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入海河口(简称“河口”)既是河流的终端又是海洋的起点,水动力特征、水质特征和水生态特征均既不同于近岸海域也不同于河流,对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至关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河口海岸管理工作经历了重大发展与变革,各涉海管理部门提供了一定的管理支撑,但也存在多个问题亟待解决.如多个功能区划作用于同一河口水域;咸淡水水质功能类别不一致,水质指标体系存在显著差别;重要河口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长期“一片红”,不能客观反映公众、地区及国家水质目标责任主体需求;未明确河口的管理范围,造成与《环境保护法》相应的管理措施无法相适应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并在详细分析河口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河口水环境管理经验,提出了科学划分河口水体单元并纳入流域管理;以河口为纽带,开展我国重点流域及海域水生态分区工作;协调多个标准在河口区域差异,同步考虑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修订工作;陆海统筹,河海兼顾,充分发挥从山顶到海洋的营养盐控制策略等相关衔接建议.   相似文献   
139.
中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环境问题不断演变,人们的认知层次以及政府采取的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行动也不断发展完善。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农村地区逐渐由城市和工业污染的受纳场,转变为绿色发展的主战场。本文基于不同时期农业农村主要环境问题特征和相关政策方向的变化,将中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分成四个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中国农业农村环境问题演变和相关政策调整变化的回顾和分析,从历史中探寻规律、分析原因;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定位,并提出新时代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建议和政策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140.
为量化驾驶人的驾驶适宜性,丰富对其的检测理论和方法,应用非集计理论中的多项分对数(MNL)模型构建驾驶适宜性度量模型。模型以驾驶人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作为选择肢,以个人固有属性、生理心理属性14项指标作为影响因素,并根据200份实际调查数据标定各影响因素参数。另外,选取60份数据验证该模型。结果显示:14项指标参数检验值均小于1.96,各参数统计学意义显著;模型判定系数为0.364 748,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且该模型计算值与统计值最大绝对误差仅为3.3%,表明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预测驾驶适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