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我国当前环境保护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在时间、空间上的分配和落实,是环境保护部门对一定时期内(通常是5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做出的具体安排.《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于2011年12月15日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这也是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由“总局”升格为“部”之后出台的第一部规划,也就更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战略环评智库的建设思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50至100个国家专业化高端智库。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相继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发展理念,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法律地位。因此,生态文明领域智库无疑将是智库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战略环评智库应立足于从行政决策源头预防生态、资源和环境恶化,对大尺度、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预测、预警与应对,在实践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战略环评智库应是一个多领域交叉、多部门协作参与的平台。本文分析了战略环评智库的思想理念、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制度规范等。  相似文献   
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层次的应用,是对规划或计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系统、综合的评价过程.就政策导向性和项目导向性规划,从规划环评的方法与程序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嘉兴滨海新区和巢湖皖维化工基地两个规划环评实例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4.
包存宽 《绿叶》2013,(Z1):43-51
未来十年,"自上而下行政力与制度优势+自下而上的民众需求与倒逼压力",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保障。为此,需要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为目标,探索逆向战略环境评价新模式,推动环境政策超越传统的、部门性"环境保护",将"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或至少是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实现环保从"末端"、"结点"治理转向"源头"、"各方面"和"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5.
何璇  包存宽 《四川环境》2013,32(1):118-123
情景分析是一种能有效处理未来不确定性的规划工具.城市环境规划本身是一种多目标、不确定性强的规划.将情景分析的方法和理念应用到城市环境规划中,通过假设未来发展情景的方式,应对未来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本文以《太仓市城市环境规划2011 ~2030》为例,详细探讨了关键不确定因子(人口总量、产业结构、科技水平、政府管制)的筛选过程,提出4种典型情景(规划情景、BAU情景、最坏情景、优化情景),并以水资源为例简要论证其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运用生态足迹进行融合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为规划环评较早地介入规划编制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规划编制初期,确定规划的生态底限,农业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不低于3 728、1 016和2 019 km2;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现状评价的结果提出耕地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因子,水资源是优势因子,并估算了规划实施前后苏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后,苏州市的人均生态赤字有加大的趋势,耕地的赤字是最主要的贡献者,草地和能源用地的生态盈亏无变化,林地的生态赤字将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的生态盈余将增加。依据该结果提出了减缓生态赤字的措施以及调整规划的意见:优化城镇发展空间,提高中心城市的容积率,置换出一定面积的生态用地,降低耕地的生态赤字;发展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和水路运输,减少交通能耗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降低能源用地的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已经逐渐步入了生态环境风险事故高发期。生态环境风险已然成为影响群众健康、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是在获得特定利益下使所伴随的生态环境风险最小化,平衡利益和风险在不同主体间和不同区域间的分配,尽可能地避免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从生态环境风险与利益获得的分配出发,结合公众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对生态环境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实践角度为未来生态环境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的优化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立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层次上的应用,是具体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在分析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就建立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战略环境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阐述了战略、环境效应与环境影响、战略环境评价等基本概念,分析了战略环境影响发生机理,提出战略环境评价的三种类型,即预测型SEA、监控型SEA和回顾型SEA,并探讨了三类SEA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案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城市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要点,包括评价目标、范围、指标体系、技术工作程序与方法,并以《上海城市交通白皮书》的空气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案例阐述其特点并运用幕景分析法,预测评价了白皮书对上海今后空气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纾缓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