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空间规划是国际上战略环境评价应用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但在我国,无论是空间规划还是空间规划环评,均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本文从德国空间规划法入手,着重分析空间规划法对战略环境评价的具体要求,旨在为我国今后空间规划开展战略环评提供制度上的参考。文章重点研究了screening、scoping、 层级评价、环境报告、部门咨询、公众参与、决策考虑和跟踪评价等8项有利于提高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的主要议题。研究认为,德国的空间规划战略环境评价通过制度保障实施,采用规划部门主导、其他相关部门辅助的模式,使得规划制定与战略环评实施可以有效结合,提倡经济型、节约型和务实性的环境评价,重视战略环评结果,倡导透明决策。  相似文献   
62.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是量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有效的手段,是保证生态文明各领域建设活动有效开展和落实的重要途径。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方"概念,并指出政府、企业、公众是主要利益相关方。分析了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定位、驱动力、利益关注点、权利、义务、沟通机制以及3者之间形成的复杂关系网。最后,结合各自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表现行为,分别设计了包含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3层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旨在促进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自查或评比,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具体行为上。  相似文献   
63.
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法的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法,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循随机性原则和利益相关性原则,确定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的公众范围,着重分析规划环评中相关方利益诉求.以某电石化工产业基地规划环评为例,通过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共同点、关心点和矛盾点,并围绕各利益中心结合法律、法规设置了不同类型的问卷调查表,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规划调整建议,解决了规划环评中利益相关方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利益相关方分析能够反映规划的环境不合理性,有助于规划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64.
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建立其环境影响的具体评价内容.提出了水产养殖规划显著环境影响识别的必要性和方法,引入了关键控制点的概念和识别方法,提出了建立关键指标体系的方法.同时,根据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提出了规划层次的评价指标和水环境状态反应层次指标的两级指标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65.
建设化工区需对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且化工区风险预警和防范具有优先性问题,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分级。现有研究中的区域风险源分级方法上存在较大的不足。根据化工区风险源的特点,基于环境风险评价和灰色系统的基本理论,探索性的将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化工区风险源分级中。建立了一套适合化工园区的指标,对各个企业进行聚类分析,划分风险等级。以大连市某化工区为例,筛选8个指标,并选取了6个化工企业进行灰色聚类分析。将它们归为4个不同的风险级别。该方法不仅能较全面地反映化工区各个风险源的风险级别,对风险源的规划、布局和管理起到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而且能指导预警和防范体系的建立,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  相似文献   
66.
文章通过分析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在起源、价值观、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中的联系,论述了二者在理想状态下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实践中可能存在缺位错位的环节和深层的思想、制度根源,指出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出现隔阂甚至对立的症结,并着重就做好规划环评、重新定义各类规划角色地位、城市规划自身的全面生态化三方面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7.
战略环境评价中的替代方案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系统研究了战略环境评价中的战略替代方案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一些问题。战略替代方案分析具体包括战略替代方案特点、替代方案制定原则、替代方案对比内容及方法;分析并提出了5种类型的战略环境影响缓措施及其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68.
前后对比分析法在战略环境评价中应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战略环境评价基本内涵,提出战略环境评价实施框架,并重点分析了评价战略筛选与评价者确定、战略分析、战略环境影响识另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战略环境影响预测与综合评价以及制定战略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等关键问题;初步研究了战略环境评价方法,重点研究前后对比 政策评价方法类型、特点及其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最后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9.
关于建筑企业中的EHS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包存宽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6):468-469,472
目前在外企中实行EHS管理已经较为普遍,重点介绍在建筑行业中如何构建环境、健康和安全的管理体系。由管理承诺、规划、执行、检查改进和管理评审五部分组成,全面融合了环境、健康和安全的理念,并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有机地整合到该体系中。  相似文献   
70.
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回顾了战略环境评价的起源,发展历程,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实践与研究成果;分析了当前研究趋势并提出了今后我国战略环境评价工作的重点,包括加强研究,建立保证体系和进行试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