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91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铁氧体——磁流体法净化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印染废水尤其是硫化染料废水是难治废水之一。原有治理方法已有多种。但各法均存在共同缺点,即产生二次废渣。且有的投资高,有的运转费用大。为此,用铁氧体——磁流体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铁氧体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用于处理印染废水,其基本原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2.
针对地表水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现状和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去除有机污染物的问题,以紫外光电氧化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以“分质供水”为目标的末端深度水处理工艺。与单独电解和光解相比,电化学氧化与紫外耦合技术可以将布洛芬、阿特拉津、三氯乙酸、乐果的降解率在15 min内分别提高到92.5%、98.1%、71.0%和94.6%,并且能耗有所降低。电流和光强对光电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有促进作用,但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Cl-、HCO3-和天然有机物(HA)和污染物去除率呈反比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布洛芬为污染物代表,测定了布洛芬的中间产物,并计算了降解中间体的毒性变化,发现光电氧化明显降低了布洛芬的毒性。  相似文献   
143.
传统的电催化技术受限于阴极原位电生H2O2的效率,且对某些特定结构污染物的降解能力较差。为提升电极对污染物降解性能和稳定性,使用压片法制备了蒽醌修饰碳纳米管(CNT/TBAQ)电极,构建了一种基于浸没电极的电催化臭氧反应器,并鉴定了反应体系内的活性物质及对西玛津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气体流量为0.2 L·min-1,电流密度为7.5 mA·cm-2时,HO·生成量为1.024μmol·L-1。与单独电催化和单独臭氧技术相比,电催化臭氧技术可以在6 min内完全去除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1的西玛津。当臭氧质量浓度10 mg·L-1,电流密度7.5 mA·cm-2时,电催化臭氧技术的矿化效率最高,120 min后TOC去除率为62.25%,相比于电催化氧化、臭氧氧化能耗分别下降了55%和31%,但电催化臭氧技术没有明显降低西玛津中间产物的毒性。经过10次循环使用后,CNT/TBAQ阴极仍然保持对污染物的去除能...  相似文献   
144.
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对某些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净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室内大型土柱对RI系统中微量有机化合物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及苯,甲苯的净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3种氯化脂肪烃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其浓度可从2000-6000μg/L降至100μg/L以下,系统对苯甲苯的净化则与淹水时间有关,淹水初期净化效果良好,其浓度可从进水时1000-1700μg/L降至100μg/L以下,但随着淹水时间延续,净化效果变差,直至出水浓度与进水浓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5.
依托咪酯(etomidate, ET)在临床上常被用作麻醉剂。ET长期高剂量地使用会导致人类意识下降和认知障碍等负面效应。但ET对鱼类的神经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在本文中,2 hpf (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ET (0.010、0.091、0.501、9.400、84.31和664.4μg·L-1)至168 hpf。通过分析ET对斑马鱼胚胎生理发育、早期行为、细胞凋亡以及多巴胺(dopamine, DA)和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通路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评估其对斑马鱼幼鱼神经发育毒性。结果表明,664.4μg·L-1 ET显著增大48 hpf和60 hpf斑马鱼胚胎孵化率。0.091μg·L-1和0.501μg·L-1 ET诱导168 hpf幼鱼体长减少。0.010、0.091、0.501、9.400、84.31和664.4μg·L-1 ET增大48 hpf胚胎畸形评分。0...  相似文献   
146.
为提高LNG低温工艺管道安装质量,保障低温储运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对低温管道布置、管道选材与焊接、阀门与低温管托安装、管道保冷等施工节点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总结出了保证安装质量的方法,包括管材宜选用双证奥氏体不锈钢、控制熔敷金属的铁素体含量小于5%、采用卡箍式低温管托结构、预冷试验检查保冷效果等方法。经工程实例应用表明,控制好各施工节点的质量要素可以保证低温管道安装质量,为同类型管道的安装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7.
基于风险等值线的职业安全评价分级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危害因素引发工伤、职业危害事件的后果严重度和可能性来开展职业安全评价,在严重度和可能性的定量评价基础上,引入等值风险线的概念,建立风险评价分级方法,并在单一危害因素的职业安全评价基础上建立了作业场所、工厂、企业的职业安全(风险)评价分级方法.通过应用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8.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广泛动员、周密部署、全面推动下,大多数用工单位和员工都能重视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组织实旋,规范用工行为,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率进一步提高:但也有少数用工单位至今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还处于观望阶段。  相似文献   
149.
饮用水水源突发性Cr(VI)污染应急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源水突发性Cr(VI)污染进行了应急处理的实验研究.当原水中Cr(VI)质量浓度超过0.100 mg/L时,水厂现行处理工艺不能保证Cr(VI)达标去除.用硫酸亚铁还原法去除水中的Cr(VI),当原水中Cr(VI)质量浓度为0.1~2.0 mg/L,pH值在6.5~8.0时,硫酸亚铁和氯化铁的投量分别控制在3.0~16.0 mg/L和5~15 mg/L,可保证出水总铬质量浓度低于0.02 mg/L,去除率在99%以上,保障了饮用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50.
作业场所同时存在多种化学有害物质的情形并不少见,如何对这类作业场所的危害性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这类作业场所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危害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危害物质自身的危害特性如毒性、危害器官、吸收途径、致癌性和检测浓度为评价依据,较全面地反应了有害物质的危害性,对同时存在多种化学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的危害性评价与职业危害治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