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1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水深是影响水鸟栖息地利用最重要的因素,而湿地的水位波动会导致水深发生变化。为研究水位波动对水深岸陡型高原湖泊冬季水鸟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大理洱海为研究地点,在水位下降前后,即2014年和2017年的冬季(11月至次年1月)对洱海北部湖湾5个观察点各进行10次和8次水鸟统计调查,结果 2014年冬季共记录到22个物种,11 611只个体;2017年冬季共记录到30个物种,17 278只个体。对比涉禽、钻水鸭、潜水类三类功能集团的变化,发现水位下降后钻水鸭和潜水类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都有所增加,而涉禽的物种丰富度不变,多度下降,这一结果与浅水滩地型湿地的响应变化规律不同。6种钻水鸭2017年冬季同时在洱海出现,说明可能为共同的环境因素所吸引。研究结果说明水位下降是洱海钻水鸭类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增加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02.
2013年11月22日青岛黄潍输油管道发生了泄漏爆炸事故,为研究溢油在真实海洋环境中的风化过程提供了可能.本文以2015—2017年青岛胶州湾南部近岸海域的4次调查沉积物样品为对象,采用GC/M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溢油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和特征比值的波动规律,分析了沉积物有机质影响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溢油海域表层沉积物各站位不同碳数的三环萜烷类和不同立体构型的藿烷类,胆甾烷、甲基胆甾烷和乙基胆甾烷均有检出,Ts/Tm比值较低,可能与生物降解作用有关,比值C31αβ(S/(S+R))、C29甾ααα(S/(S+R))均接近于0.6,指示该区域受到石油输入的影响;溢油海域沉积物各站位甾烷、萜烷特征参数比值分布模式基本一致,表明调查海域有机质组成具有一致性,甾烷、萜烷类特征参数比值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不同规律性的变化,表明溢油污染的海域沉积物受石油污染控制已经较弱,主要受海洋环境有机质输入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调查海域沉积物甾烷类物质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浮游生物和藻类共同输入的混源有机质.  相似文献   
303.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是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有效措施,农户受偿意愿则是其参与退耕还林的真实心理预期反映。在两轮退耕还林交错期研究农户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对于工程的有效开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17年8月面对面访谈获得的398份有效农户问卷数据,运用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了宁夏泾源县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87. 2%的受访农户愿参与退耕还林,且平均最小受偿意愿为3 180元·hm-2;补偿方式的选择上,68. 8%的受访农户选择现金补偿,且补偿方式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性,即年长农户倾向于现金补偿,而年轻农户更倾向于低息小额贷款、技术培训及工作机会;显著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家庭是否有长期疾病患者及对退耕补偿是否满意,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而后者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应在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的同时适当调整退耕还林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304.
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蒸发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由于垃圾焚烧飞灰富集的重金属浓度较高,为减少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应进行妥善处理.本文研究了垃圾焚烧飞灰在600~1100℃之间重金属Pb、Cd、Cu、Zn的蒸发特性,并研究了添加剂CaCl2对重金属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氯剂加入的情况下,重金属Cd、Pb的蒸发率较高,均在90%以上,Cu在80%左右,而Zn的蒸发最少,小于40%;当有氯剂加入时对所研究的重金属的蒸发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以Zn的蒸发量增加最多.  相似文献   
305.
南通地区酸性降水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南通地工1991年-1997年降水及空气污染主要指标的监测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对酸性降水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南通地区酸性降水存在时空差异,市区和如城镇是访地区酸雨高频率区域,酸性降水的时空差异与SO2、NOx空气污染和天气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06.
目的 精确描述压缩橡胶永久变形率的变化规律,准确评估其使用寿命。方法 应用环境作用动力学理论,建立压缩橡胶永久变形率的变化微分方程,求解微分方程得到压缩橡胶永久变形率变化规律的微分方程通解。再以氟硅橡胶为例,通过高温加速试验获取其在100、125、150、175、200℃下的试验数据,分别采用环境作用动力学通解和阿伦尼乌兹公式建立氟硅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模型。最后,与3.5 a的自然环境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应用环境作用动力学理论建立的氟硅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模型与3.5 a自然环境试验数据的最大误差约为3.32%,而应用阿伦尼乌兹公式建立的氟硅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模型的最大误差约为14%。结论 阿伦尼乌兹公式只适用于没有环境作用或固定环境作用下的物质特征变化,而环境作用动力学方程中,有明确的环境作用项σ,适用于复杂环境作用下物质特征变化规律的描述。  相似文献   
307.
土壤氮输入形式显著影响土壤CO2 排放.生物炭负载氨氮作为一种新型氮输入形式,既降低了农田化学氮肥投入,又减少了环境治理成本,其对推动国家化肥零增长、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和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学氮肥(CF)、生物炭配施化学氮肥(BF)和生物炭负载氨氮(BN)这4种处理,研究了不同氮输入形式对土壤碳排放、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BF显著提高了累计碳排放量(66.24 %),而BN未见显著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BN累计碳排放量较BF处理显著降低了35.28 %.与CF和BF相比,BN处理β-葡萄糖苷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了20.25 %和5.20 %,36.72 %和36.19 %,90.36 %和61.36 %.与CF相比,BF处理提高了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BN处理降低了微生物群落丰富度.与BF相比,BN处理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11.16 %,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8.12 %和5.83 %.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最大的土壤因子是木糖苷酶活性,绿弯菌门相对丰度与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极显著相关;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与β-葡萄糖苷酶活性极显著相关;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与累计碳排放量呈极显著相关.综上所述,生物炭负载氨氮较生物炭配施化学氮肥显著减少了累计碳排放量,其减排效果更优.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国家“双碳战略”落地、生物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体系构建和国家化肥零增长战略实现.  相似文献   
308.
自然环境及地质条件对海绵城市建设影响重大,以咸宁市咸安区自然地质条件为基础,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功能要求,分析含水层、包气带、地面条件等方面的海绵特性,建立咸安区基于海绵城市建设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层级分析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极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的面积占比分别为8%、20.1%、14.9%、23.9%和33.1%。评价结果对鄂东南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09.
土壤中锗的形态提取和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不同类型土壤中锗的存在形态、开态分布和有效锗进行了研究,选择了合适的提取剂,建立了土壤中锗的形态连续提取方法。探讨了影响土壤中锗形态分布的因素。锗在土壤中主要以残渣态、酸可提态和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土壤有机质能富集锗,此外,还试验了土壤有效锗与盆栽玉米吸收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10.
高氟水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减少饮用水中含量过高的氟离子(F~-),基于介电泳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去除水体中F~-的方法,组装了介电泳装置,将介电泳技术和吸附法结合,增强了对F~-的去除效果。探讨了吸附剂种类、投加量和外加电压对于F~-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用SEM对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对F~-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其饱和吸附量为5.88 mg·g~(-1),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羟基磷灰石对F~-的吸附热力学行为,说明吸附满足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羟基磷灰石投加量6 g·L~(-1),外加电压15 V),F~-去除率由单纯吸附法的67.02%提高到90.39%,达到了WHO饮用水水质标准,且无二次污染。SEM的表征结果表明,经过介电泳后,羟基磷灰石在电极上相互连接形成细长的线状结构。研究为减少高氟水中的氟离子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