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防寒工作服是冬季保护石油行业室外作业人员的重要措施。文章阐述了低温环境对石油行业室外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列举了防寒工作服生产和检测的重要性能参数和测定方法,概括了国内外对于防寒工作服生产和检测的相关标准,展望了防寒工作服研发应用空间和发展方向,对防寒工作服的研究和配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瑞典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法律背景 瑞典作为欧盟国家,SEA(战略环境评价)立法基本是在<欧洲联盟第2001/42/EC号指令>(EuropeanUnion Directive 2001/42/EC)和<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战略环境评价议定书>(UNECE议定书)的框架下建立的.同时瑞典立法的传统就是倾向于建立大的法律框架,也就是说,瑞典立法并不是特别详细,而是由法律指南和其在专业性实践中的执行情况来详细说明,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利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原油储备库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表明原油储备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石油烃类、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噪声以及生产环境高温、低温等。原油储备库工程通过采取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工艺以及防毒、防噪声等一系列防护措施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4.
太湖北部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太湖北部流域主要河网区水质受该流域地质状况、岩石和土壤的化学风化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对太湖北部流域河网区主要河道水体中的主要离子进行了采样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北部流域水体中的TDS平均值为355.74mg·L-1,变化范围为276.08~681.54mg·L-1,其中Ca2+和HCO3-是占绝对优势的离子,分别占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量的46.2%和48.9%;其次是Na+和SO42-,分别占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量的35.9%和27.5%。进而判断出该流域水化学类型是以碳酸盐岩石和蒸发岩来源为主的HCO3--Ca2+-Na+型。再从离子的自然起源和人类活动角度分别对水化学类型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一方面利用吉布斯分布模式投点作图得出结论:其离子自然起源的优势机制是岩石的风化作用,而蒸发-结晶和大气降水的输入作用十分微弱,这与该流域的水文、地理、地质背景相一致;另一方面通过SPSS软件的相关关系分析得出结论:NO3-、SO42-、K+、Ca2+和Mg2+的相关性较强,与Cl-也呈正相关,说明水体中这些主要离子都具有共同的来源,其中NO3-的较高含量(平均值为14.74mg·L-1)反映了该流域受人类影响较大。尤其是NO3-与SO42-的相关性达到0.83,再次说明氮污染对该流域水体的酸化和水质变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烷基化和废酸联合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的效果,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对某石化分公司烷基化和废酸联合装置试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硫化氢、液化石油气、硫酸、氢氧化钠、溶剂汽油、噪声、工频电场等。除压缩机、部分机泵和介质输送管道定点噪声强度较高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表明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合理,防护有效。  相似文献   
26.
"十一五"期间中国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污染减排成为中国"十一五"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研究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耦合关系。分析认为,四川省环境容量较为充裕,但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本文由此提出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王恒  叶宏  唐小军  江腊海 《四川环境》2007,26(3):117-122
本文从洛沦茨曲线的经济学内涵出发,将洛沦茨曲线的概念和意义应用于环境分析中,提出环境洛沦茨曲线的概念,通过环境洛伦茨曲线的拐点分析四川省“十一五”期间优势发展产业,阐述行业结构和环境污染的关系,得出我省环境负荷高的行业;并进一步探索基于环境洛沦茨曲线的总量分配方法,并从总量分配实践看出,全省经济环境资源空间配置仍为粗放型,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8.
造纸业是与民生关联度极高的行业.为改变国内造纸行业污染局面、整合企业规模、合理原料结构、提高技术装备、改革落后生产工艺,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规定.特别是2008年新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颁布后,四川省制浆造纸行业面临巨大的整改压力.如何抓住产业调整机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努力...  相似文献   
29.
根据收集的四川省水泥行业活动水平数据及排放因子,建立了四川省2008-2014年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其年际变化趋势,识别时间分布特征,并利用GIS建立了高分辨率的网格化清单.此外,对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的不确定性范围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2008-2014年水泥行业SO2和NOx排放显著增长,而PM10和PM2.5排放呈下降趋势;成都及周边地区以及川东北地区是水泥污染排放的主要贡献地区,大部分城市的污染变化与全省的情况基本一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由2008年的41%增长至2014年的88%,随之各污染物排放占比也显著增长,2014年约达到90%;水泥NOx排放对空气NO2质量浓度有一定影响,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相比而言,PM10质量浓度受水泥排放影响较小;水泥产量月变化特征不明显,年初1、2月份产量较低,下半年产量高于上半年;在空间分布上,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德阳-绵阳、眉山-乐山及内江-自贡等地;水泥行业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污染物去除效率及排放因子的选取,其中,PM2.5不确定性范围较大,约为-64%~103%,SO2的不确定性范围较小,为-45%~45%.  相似文献   
30.
环评中的公众环境意识及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辉  叶宏  任勇 《四川环境》2010,29(4):95-99
近年来由大型化工、环保项目引发的环境争议风波,已经成为中国的热门话题。本文结合近年发生的环保公众事件,从环评公众参与的角度对公众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如何面对公众质疑、完善公众参与和培育公众环境意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