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环境样品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丙酮水(V/V,80/20)以超声波提取后,经水-石油醚液液分配定容后,用液相色谱紫外 检测器(LC-UV)测定水、土壤和作物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量.测得环境样品中乙草胺和丁 草胺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7.7%~90.1%和87.5%~90.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4%~6. 3%和4.3%~7.1%.在作物和土壤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15和0.037mg/kg, 在水中分别为0.004和0.009mg/L.利用该方法检测了北京市京密引水渠流域的环境样品,河水 中没有检出乙草胺和丁草胺;在乙草胺和丁草胺施用1个月后,土壤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 低于或接近最低检测限.  相似文献   
12.
农药在土壤中归趋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在土壤中的归趋模型是定量研究农药在土壤中分布和运移规律的主要手段 ,也是目前土壤环境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就几类常见的农药在土壤中的归趋模型作简要评述 ,分析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并指出了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斜生栅藻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胺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斜生栅藻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胺的动力学研究阎海雷志芳叶常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关键词斜生栅藻;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苯胺;降解动力学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有机物,主要作为塑料和橡胶等化工产品的增塑剂,我国和...  相似文献   
14.
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草剂在土壤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是支配该除草剂在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持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对于预测除草剂在土壤和潜层水中的运动也是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吸附机理、实验技术、动力学、影响因素、常数的计算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及其环境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紫外光化学降解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郑和辉  叶常明 《环境化学》2002,21(2):117-122
采用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水分、pH值和表面活性剂对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紫外光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湿度80%的土壤中,丁草胺和乙草胺的光解深度及光解速率均大于无水条件。随土壤pH值的增大,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光降解速率加快和光解深度加深。低浓度的阴 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DBS)促进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光解,使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光解深度增加。高浓度的DDBS对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光解有阻碍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光解也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介质环境概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和作者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单甲脒等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的循环过程及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就多介质环境的定义、属性、基本原理、实际应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较为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包括:多介质环境的非线性作用,环境界面存在一定厚度甚至于的动态演化,污染控制的最小风险以及环境活动的能量强度等。指出不论采用多么先进的技术手段,都不可能从根  相似文献   
17.
蛋白核小球藻与DEP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得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96hEC50为80mg/L。实验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对EDP有明显的富集与降解作用,富集量和浓缩系数(BCF)都在12h达到最大,分别为9.8mg/g和205。此后富集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96h降到1.8mg/g。BCF在72h内也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并在72h降到最小80,72h以后又随时间的延长而升  相似文献   
18.
河流水质模式参数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河流水质数学模式参数估计的几种不同方法。结合我们对广西桂林地区漓江水质数学模式的研究,对用不同方法所计算的参数值加以比较,分析影响参数计算值的各种不同因素,计算了漓江上三个河段的自净系数。最后将所确定的各个参数值代入氧平衡数学模式,计算溶解氧的浓度,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具有相当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河泥耗氧过程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河水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主要过程是:(1)氧从水面进入或逸出的扩散过程;(2)对于某一河段,由于水体的流动而产生的进入或流出过程;(3)河水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溶解氧增加的过程;(4)河水中水生植物、动物和细菌的呼吸作用使溶解氧减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苯胺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吸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批量平衡法实验,比较了作为有机碱离子化有机污染物之一的苯胺在酸性、天然水和碱性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特征,并观察了水体颗粒物中腐殖酸含量对苯胺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苯胺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遵守Fre-undlich方程:在pH5—10范围内苯胺被吸附的能力随介质pH值和颗粒物中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