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河流有机污染及数学模式研究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来自天然或人为生产活动的那些特定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近十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从分析鉴定方法到定量评价及数学模式计算已经发展了一整套方法:可供环境科学研究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借鉴. 关于河流有机污染及数学模式方面的研究既可以说具有较长的历史,也对以说是刚  相似文献   
32.
关于煤灰含量及其粒度对河水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氧化过程影响的研究,文献报道很少,而有关固体悬浮物对硝化速度刺激效应研究的报道则很多.本研究是在前人工作的启发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33.
生化需氧量(BOD)试验,是一种经验的生物试验方法。在实验室里,标准氧化或培养时间一般为五天,温度为20℃。但是,这在我国特别是南方还有很大局限性。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通过测定37℃培养一天的值(BOD_1~(37))来换算出做为标准的20℃培  相似文献   
34.
多介质环境模型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环境数学模型,它将各种不同环境介质单元同导致污染物跨过介质间交界面的各种过程相连接,对污染物的过程,迁移和归趋进行模拟,对环境影响的早期评价、化学品的环境暴露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的基本理论、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作了综述和展望,并提出了值得开展研究的若干前沿课题。文章还给出5幅图解和约100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35.
由于自然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以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物的排放,在天然水体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数量巨大的有机化合物。据统计,全世界商品使用的化学物质有三万种之多[1],其中以有机化学物占多数。要通过试验的方法来测定所有这些有机化学物的生物降解性是非常艰巨的。因此,应当寻找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生物降解性与  相似文献   
36.
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及环境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实验室条件下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 ,以及腐殖酸 (H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HDAB)、NH4NO3和土壤粒度对吸附的影响 .结果显示 ,土壤对丁草胺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HA和NH4NO3明显地增加了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 . 40mg·l- 1 和 2 2 4 0mg·l- 1 的SDBS也可以提高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能力 . 40mg·l- 1 的HDAB能降低丁草胺的吸附 ,而2 0 0mg·l- 1 的HDAB则可以增加这种吸附 .丁草胺在沙土中的吸附强于在粘土中的吸附 .在同样含沙量条件下 ,土壤颗粒愈小吸附愈强  相似文献   
37.
蛋白核小球藻与单甲脒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阎海  叶常明 《环境化学》1995,14(4):350-353
本文运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得出单甲脒抑制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 chick)生长的96h-EC50为3.5mg.1^-1。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甲脒初始浓度分别为3,5,10和20mg.1^-1条件下,蛋白核小球藻都不具备降解单甲脒的能力。  相似文献   
38.
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较为系统地评述了邻苯二甲酸酯的环境行为、生态效应、环境归趋、数学模型和处理技术。指出邻苯二甲酸酯是生产量大和应用面广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学品,是目前世界上全球性的一类环境有机污染物。这类化合物的低水溶度和低挥发性导致了它们的高吸附亲和性,从而使得该类化合物在固体颗粒物表面的行为对于研究它们在环境中各种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环境中的领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相似文献   
40.
作物植株残体还田土壤对除草剂的截留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入成熟作物植株残体还田的土壤(简称秸秆还田土壤)与自然土壤的土柱淋洗对比实验,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土壤对除草剂乙草胺和阿特拉津的截留作用以及水稻秸秆还田土壤对丁草胺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还田土壤对所研究的三种除草剂有明显的截留作用,在土桩的最上部10cm内,秸秆还田土壤对乙草胺、丁草胺和阿特拉津的截留量分别是自然土壤对其截留量的1.33、1.77和1.8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