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292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119篇
综合类   704篇
基础理论   158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41.
根据2011年-2015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临安市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并利用"A值法"测算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能源消耗中,原煤占60%以上;大气中二氧化硫日均浓度范围为0~73μg/m3,年均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1月份和12月份二氧化硫的浓度较高,7月份和8月份浓度较低.全市二氧化硫环境容量为12.21万吨,城区环境容量为2.96万吨.  相似文献   
442.
小柴旦湖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达木盆地分布着的大量浅水盐湖,是重建过去全球变化的重要载体。盐湖沉积物粒度的测定及其解释对湖水动力学、地貌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粒度作为湖泊沉积物中最直接的物理指标,在不同的湖泊中存在着多解性,因此,系统地研究不同湖泊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十分必要。本文以柴达木盆地的小柴旦湖为研究对象,对湖泊中2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并结合2个风成砂样品和1个湖泊钻孔样品(XCD3),系统研究其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探讨可能影响粒度分布的外力因素。结果表明:(1)在两条采样路线上,样品粒度随水位深度增加逐渐变细,其平均粒径的变化范围自50.2μm至5.3μm,说明小柴旦湖这类小型浅水盐湖的沉积特征符合湖泊中湖滨至湖心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这一规律;(2)凡是湖泊水深超过200 cm的样品,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在小柴旦湖中较细颗粒主要赋存于深水区,指示深水区沉积环境相对稳定;(3)湖滨浅水区沉积物颗粒特征复杂,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多峰态,可能受洪积扇、植被和风浪的影响。选取柴旦气象站1956—2013年气象数据中极大风速计算风浪对水体的影响,最大影响深度为0.4 m,说明湖滨深度小于0.4 m的区域受风浪影响。结合湖泊表层沉积物及周围风成砂粒度特征,对小柴旦3(XCD3)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钻孔中68—70 cm和77—80 cm层位粒度特征指示水位快速下降,湖泊干涸并沉积风成砂;其余层位均表现为相对稳定的湖相地层,湖泊水位与现代相近。  相似文献   
443.
接种混合功能细菌降低黑麦草体内菲和芘污染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批量降解试验,探讨了功能菌株Massilia sp. Pn2和Mycobacterium flavescens 033降解菲和芘的基本动力学过程和规律;重点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混合菌株对黑麦草体内PAHs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Pn2和033可以分别利用菲和芘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在30℃、pH=7.0条件下,菌株Pn2和033对100 mg·L~(-1)菲和50 mg·L~(-1)芘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9.7%和98.3%,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34 d和0.95 d(R~20.98).与接种灭活混合菌株对比,接种混合菌株Pn2和033显著地降低了黑麦草体内菲和芘的含量和积累量(p0.05),并阻控菲和芘由黑麦草根向茎叶转移.同时,接种混合菌株Pn2和033显著地提高了黑麦草根和茎叶中POD(p0.05)活性,该酶能够促进黑麦草体内超氧自由基的清除,并保护细胞免受PAHs损伤,进而影响PAHs在黑麦草体内的代谢过程.研究结果为阐明接种混合功能菌降低植物体内PAHs污染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4.
以DN700mm管道为原型,应用连续相计算方法对不同浓度瓦斯爆炸火焰、压力波传播进行数值模拟.从中可以看出,爆源附近火焰传播速度较小,上升到某一峰值后又衰减;瓦斯浓度对火焰传播速度有比较大的影响;爆源点的最大压力值并不是整个过程的最大值;瓦斯浓度对爆炸压力峰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45.
研究了太阳光照下,水溶液中FeC l3-三氯乙醛的光化学反应速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定时对含有不同浓度Fe(Ⅲ)的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并根据三氯乙醛标准溶液曲线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为480nm的紫外光照射下:室内自然光下含有Fe(Ⅲ)和室外太阳光下不含Fe(Ⅲ)的三氯乙醛溶液中,三氯乙醛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但在室外太阳光下含有Fe(Ⅲ)的三氯乙醛溶液中,三氯乙醛的浓度随着Fe(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由此表明,Fe(Ⅲ)是三氯乙醛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FeC l3-三氯乙醛的光化学反应随着Fe(Ⅲ)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相似文献   
446.
《地质勘查劳动防护和野外救生、特殊生活用品(用具)配备标准》是地质勘查行业的首个劳动防护领域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地质勘查劳动防护和野外救生、特殊生活用品(用具)配备标准》的制定,将对提高地质勘查行业从业人员的劳动防护水平,降低职业危害,减少安全事故,促进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安全生产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文章从行业安全现状以及地质勘查事故风险等方面介绍《地质勘查劳动防护和野外救生、特殊生活用品(用具)配备标准》编制背景,并对标准编制方法与思路、内容划分、作业人员分类、重点内容等进行了讨论。针对该标准的讨论有助于标准的贯彻执行,对安全技术类标准的编制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7.
本文开展了利用O3氧化造纸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产生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根据O3对污泥性状、细胞溶解性COD及细胞电导率透性等指标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利用O3氧化剩余污泥实现系统污泥减量的最佳技术条件:在污泥浓度为5000mg/L时,体系中初始O3浓度为8.0~16.0mg/L时,接触氧化时间控制在20min,即可保证细胞溶胞的目的,在此条件下可实现系统污泥减量87.1%。  相似文献   
448.
于2009年7月23日~9月12日(共8周)研究了广东省大沙河水库湖泊区表层5 m水柱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演替过程及其环境影响因子.降雨明显分为二个阶段,前4周降雨丰富,后4周降雨稀少;水体的透明度与水温也相应地分为二个阶段,但营养盐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平均N/P为33,而可溶解磷浓度很低,说明浮游植物的生长受磷的限制较为强烈.浮游植物种类分析中共检到藻类64种,生物量变化为0.95~2.03 mg L-1,主要由绿藻、甲藻和蓝藻组成.1~5周浮游植物的总生物量变化较大,后3周总生物量变化相对较小.在整个采样期间,光角角星鼓藻(Staurastrum muticum)为第一优势种,弯曲角星鼓藻藻(Staurastrum inflexum)为第二优势种(二者约占总生物量的70%);在1~5周第三个优势种的种类和生物量有较大的变化,6~8周第三优势种为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且前3个优势种的组成和生物量较稳定(共占到总生物量的80%以上),群落结构处于稳态平衡状态.降雨带来的干扰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稳态平衡的主要因子.当降雨的干扰结束后,浮游植物之间通过1周左右的竞争,浮游植物群落达到稳态平衡.  相似文献   
449.
磷酸活化活性炭对Cu~(2+)的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求廉价而高效的吸附材料为目的,研究向日葵秸杆基活性炭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以向日葵秸秆为原料,经H3PO4活化制备活性炭,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温度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探讨了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溶液pH值为5~6时活性炭对Cu2+的去除效果最好;向50 mL 170 mg·L-1的溶液中加入0.5 g活性炭,温度为45℃、吸附时间为1 h时,对Cu2+的去除率可达98.3%;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Cu2+在活性炭上的等温吸附特征,静态吸附容量可达41.03 mg·g-1;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过程,且为吸热的化学吸附过程,膜扩散为速率控制步骤,离子交换可能在吸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与Zn(30和400 mg.kg-1)、Cd(1和15 mg.kg-1)单独或复合胁迫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药用成分——总皂甙含量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均能抑制细菌、放线菌、氮素生理类群的生长,其数量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不断减少;真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随酸雨pH值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绞股蓝茎叶总皂甙含量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降低。酸雨影响下,单施低浓度的Zn(30 mg.kg-1)或Cd(1 mg.kg-1)时,根际3大类群微生物、氮素生理类群、纤维素分解菌、绞股蓝总皂甙含量均高于无重金属处理;但当Zn(400 mg.kg-1)或Cd(15 mg.kg-1)处于高浓度时,它们又明显低于无重金属处理。酸雨影响下,Zn(30 mg.kg-1)或Cd(1 mg.kg-1)为低浓度水平时,Zn-Cd复合污染对根际3大类群微生物、氮素生理类群、纤维素分解菌、绞股蓝茎叶总皂甙含量影响表现为拮抗效应;Zn(400 mg.kg-1)或Cd(15 mg.kg-1)为高浓度水平时,Zn-Cd复合污染对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