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16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中硫化氢挥发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中硫化氢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分子扩散原理、Fick第二扩散定律及相关热力学知识,建立了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中的硫化氢挥发模型.以某油田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为例,分析硫化氢挥发浓度与温度、挥发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来反映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中的硫化氢挥发规律,预测硫化氢挥发浓度与挥发时间和温度的关系,也可为高含硫原油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标准及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42.
采用罐采样/气相色谱-氢离子火焰检测器/质谱检测器联用法对银川市2021年7-9月大气中116种VOCs进行手工监测,分析其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和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银川市共检出81种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体积浓度值为58.4×10-9,各主要组分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42.5%)、烷烃(32%)、卤代烃(7.7%)、芳香烃(6.8%)、烯烃(6.6%)。银川市主要非甲烷烃类体积浓度水平处于国内中等水平。加密观测期间,日变化规律呈双峰结构,高浓度主要出现在凌晨0:00-03:00和午后15:00-18:00,大气光化学反应二次生成对醛酮类有较大贡献,昼间醛酮类物质表现出与臭氧浓度一致的变化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分析银川市夏季VOCs臭氧生成潜势为503.1μg/m3,其中醛酮类含氧VOCs(52.4%)和芳烃(19.1%)是主要贡献组分。利用示踪法和比值法推断,液化石油气(LPG)燃烧、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是非甲烷烃类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43.
为查明德阳绵竹市某磷石膏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情况,确定治理优先权,对堆场周边土壤、水稻协同采样并测定分析,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磷石膏堆场周边水稻土污染特征、稻米中重金属累积特征及食用风险,并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磷石膏堆场周边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含量均与采样点和尾矿中心距离负相关,距离越近重金属...  相似文献   
244.
吉林油田正常维护作业及增产措施动管柱小修作业过程中,存在油水落地后产生大量油土,后期处理油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易造成安全环保风险的问题。针对非异常高压井通过研究封闭清洁作业 设备及配套井口、井底工具,实现了起下作业过程中,油管、杆井筒内清洗干净,确保井底工具起出干净、油水不出井筒,避免油土产生及油水落地风险;针对异常高压井通过压井液、配套防喷设备研究,消除了异常高压井溢 流、井下管柱上窜、甚至井喷等安全环保风险。2019年以来该项技术在吉林油田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较 好效果,有效解决了小修作业过程中油水落地造成的安全环保风险。  相似文献   
245.
246.
催化臭氧氧化染料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催化臭氧化技术降解染料废水,以甲基紫溶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过渡型金属离子的类型,Fe2+的浓度,溶液初始pH值,染料浓度和正丁醇等因素对其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甲基紫溶液的过程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过渡型金属离子对甲基紫的去除具有促进作用;当臭氧浓度为16 mg/L,一定浓度范围内,Fe2+催化臭氧化的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Fe2+浓度为13 mg/L时,甲基紫的降解率下降;在酸性范围时,pH值增大其降解率会减小;染料浓度增加,甲基紫的降解率减小,但是其绝对降解值会增加;正丁醇的加入抑制氧化反应的进行,甲基紫的降解率下降,说明催化臭氧化过程中有羟基自由基产生。染料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247.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菌Z1a-B的分离鉴定与调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附近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效石油降解菌Z1a-B,通过菌落形态及显微镜个体形态观察对其初步鉴定到属,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了Z1a-B的石油降解性能,采用投加石油降解菌、调节土壤N、P含量和优化环境因素等措施,进行了为期60d的石油污染土壤室外自然堆制生物修复实验。结果表明,Z1a-B为链霉菌属白孢类群,其摇瓶培养的石油降解率为66.4%;Z1a-B有着很宽的烷烃降解谱;N、P最佳的添加量组合为KNO32.50g/kg、K2HPO40.35g/kg,即N/P(质量比)为5.57:1.00,此时的石油降解率达63.5%,土壤脱氢酶活性达最高值,为2.99μL/g;石油降解的最佳环境条件为:将石油质量分数为3.3%的100g土样调节pH至8.5后,装入容积为300mL的锥形瓶中灭菌,再接种孢子密度为2.7×108个/mL的菌剂5.5mL,于28℃下进行生物降解,在此条件下的石油降解率可达76.5%;土壤脱氢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可以作为检验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果的重要指示指标之一;室外自然堆制生物修复实验中,添加菌剂、锯末、秸秆以及N、P后,石油降解率可达69.9%,总体来说,室外自然堆制生物修复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治理效果较好的石油污染土壤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48.
研究了气液两相滑动弧等离子技术对不同种类的可溶性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染料分子中的磺酸基数目、N=N双键数目、染料分子的不同主体结构等对染料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分子中的磺酸基数目越多,则染料的降解率越高;不论染料分子主体结构如何,氧化性物质可能均首先攻击分子中的发色基团,导致染料脱色;主体结构不同的染料混合时,可对COD的降解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染料分子中氯的取代位置不同,则脱氯率也不同,氯连接在直链或苯环上时较容易降解,而连接在均三嗪结构上时较难降解;从能量效率上考虑,气液两相滑动弧等离子体技术更适合降解高浓度的染料废水。  相似文献   
249.
正2012年5月8日,我国首部防震减灾知识动画电影《今天·明天》在北京举行首映式。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组委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何永年,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司长孙福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张辉,以及来自国家减灾委办  相似文献   
250.
日本优良产业废弃物处理企业的认定制度是由都道府县知事·政令市长对产业废弃物处理行业中符合“优良标准”的企业进行认定,被认定的“优良认定企业”可享有产业废弃物处理行业许可的有限期限由通常的5年延长到7年等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