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选择典型废弃日用品塑料,对特征处置场景下其PBDEs的浸出特征及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日用品塑料在硫酸/硝酸、醋酸和腐殖酸溶液中达到溶出平衡时,∑21PBDEs释放量分别为20.00、63.65、125.60μg·kg-1,均以BDE209为主.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释放量高于堆存和简易填埋过程,在最不利条件下距填埋场下游500 m处地下水中PBDEs最大浓度为39.67μg·L-1,居民饮用地下水产生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2.11×10-1,其中十溴代物(BDE209)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1.85×10-1,均小于美国标准中非致癌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0),表明废旧日用品塑料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相似文献   
12.
基于LMDI模型的乌鲁木齐工业废气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对数平均的LMDI 分解模型,选取工业SO2、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作为污染物指标,将2006—2013 年,乌鲁木齐工业废气排放量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考虑到技术效应机制的复杂性,进一步将技术效应细化为污染治理效应和清洁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增加乌鲁木齐工业废气排放,其中规模效应对工业废气排放量贡献率由2007 年的119.10%增加到2013 年的263.03%,结构效应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效果远低于规模效应,年贡献率均低于10%,技术效应阻碍工业废气排放的增加,贡献率由2007 年的-19.86%增加到2013 年的-172.50%。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废气排放量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70% 左右,是乌鲁木齐工业废气污染的主要行业。清洁技术效应对SO2 的减排起促进作用,是阻碍工业SO2 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污染治理效应是工业烟(粉)尘的减排主要因素,说明目前乌鲁木齐工业烟(粉)尘的减排依赖于排放后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以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为例,将区域机动车排放清单数据作为排放源数据,利用AERMOD模型对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域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探讨了机动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机动车排放引起的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域大气污染物CO、HC、NOx和PM10的质量浓度分布均表现为新市区和米东区高于其他几个区域,最大影响浓度点出现在新市区河南路北侧和米东区,为机动车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影响最为显著的区域;模拟得到的各大气污染物年均质量浓度在网格点最高值均低于相关标准浓度限值;显著影响区域范围内,NOx模拟预测浓度占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浓度的44.12%,是区域环境空气中NOx的较为重要排放源,而可吸入颗粒物(PM10)仅占0.5%,说明机动车颗粒物排放不是乌鲁木齐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牧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筛选是落实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环节。构建了包括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9项指标的农牧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0项预选处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土壤渗滤、净化沼气池和稳定塘的综合性能指数分别为0.7826、0.7379、0.7377和0.7248,工艺综合性能评价结果优于其他技术。结合南疆、东疆和北疆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性,可参考各种技术的综合性能评价结果,因地制宜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主城区机动车车型、燃料和运行工况的信息调查,得到主城区机动车现状.在此基础上,采用IVE模型进行模拟,结合统计分析,计算得到了2010年乌鲁木齐市主城区机动车基于行驶里程的启动和运行排放因子.将有助于掌握乌鲁木齐市主城区机动车技术状况、车龄分布、年均行驶里程、在路行驶车型比例以及各型在用机动车排放状况,为制定主城区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措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基础上,建立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指数法对乌鲁木齐2002—2007年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了评价结果,为乌鲁木齐市水环境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疆煤化工产业开发中的环保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国家拟规划的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也是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投资开发力度很大。煤化工产业耗水量大,与石油和天然气路线比较,工艺过程复杂多变、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影响较大。在新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要量水而行,注意煤水资源匹配,杜绝缺水地盲目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苗头;采用先进工艺、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煤炭及副产物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应充分关注配套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做到污染治理技术与生产技术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