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02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通过滤液和混样测定溶解氧的对比实验,探讨和分析悬浮物对溶解氧测定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2.
文中论述了新疆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分布,分地区、分行业计算了乡镇工业1985—1988年的“三废”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并对1995年和2000年“三废”污染控制数量及生态—经济规划指标作了综合评述。提出了新疆乡镇企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3.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区别及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2009年4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所提出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概念展开详细探讨。结合《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从定义、设置前提、计算方法的角度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进行对比分析,引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案例阐述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并对当前执行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4.
Pt负载的铈锆固溶体的催化性能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柠檬酸法制备了CexZr1-xO(2x=0.5~1.0)铈锆固溶体,用浸渍法分别在铈锆固溶体上负载0.5%的Pt。用热重法(TG)测试了催化剂对碳烟的催化活性,Pt/Ce0.8Zr0.2O2显示了最高的催化活性。采用比表面(BET),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仪(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催化燃烧碳烟的活性与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小有关,可能是由于Pt在比表面积大的固溶体表面分散得更好,有利于氧溢出,促进碳烟的燃烧。  相似文献   
115.
兰陵溪小流域是三峡库区的典型小流域,其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示范效应。基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适应力和社会价值研究的小流域健康状况评估,可为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遥感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建立基于Fishnet网格的兰陵溪小流域健康评价数据库,选用压力 状态 响应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2~2009年小流域生态健康进行评价,分析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时空变化规律。从压力、状态、响应等3个方面选择12个指标构建了小流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外界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小流域自身状态及响应指标,且健康评价数据可选用调查统计数据和遥感数据,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随海拔的上升,人口密度减小和森林植被覆盖度提高,健康指数明显升高。因此,在兰陵溪小流域内海拔较高、森林植被覆盖度高、人类活动少的西南部健康评价综合指数明显高于海拔低、森林植被较少、人口密度大的东北部及中部河谷区域;在2002~2009年,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好转的网格数占总数的94444%,健康指数平均值从0531提高到0781;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土壤侵蚀强度的降低和生态弹性指数的提升,两者对提高健康指数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0887%和23153%。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通过综合治理,特别是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升生态系统的弹性和服务功能,可以大幅度改善小流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6.
分析国土空间结构现状,规范国土开发的空境秩序是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部分之一.本文从服务于主体功能区编制的角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信息熵等方法,刻画北京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空间结构间均衡和稳定程度,并运用空间转换矩阵分析了国土空间结构变化,揭示了国土空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空间结构和规范空间秩序的原则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域国土空间结构呈明显的圈层结构以及"三多三少"的特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日渐萎缩,发展重心向西、北部偏移,国土开发趋于无序.未来北京市国土利用应充分体现首都的功能和特色,严格管制生态人文关键区域、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开发东南、控制西北、保护西部,严控城市发展边缘,按照生活、生态、生产的顺序进行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而四类功能区则应分别按照疏解、控制、集聚、保护的原则发展,共同构建北京市城乡协调、疏密有度、协调清晰的国土利用总格局.  相似文献   
117.
微塑料是污水处理厂最难去除的新型污染物之一. 为探究污水厂微塑料颗粒赋存形态、尺寸分布、组分、去除效率、泥水中的迁移规律及归趋行为特征,以呼和浩特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布置17个采样点,并对水厂按月取样对出水进行全年检测分析,借助LAS X软件对微塑料的形状、丰度和尺寸进行统计,并展开全流程分析. 结果表明,纤维状微塑料丰度最高且分布最广,是主要的存在形态,占总丰度的61.8%;微塑料尺寸主要介于0~1.00 mm之间,4种尺寸中0.25~0.50 mm的微塑料丰度最多,占比32.9%. 检测到的8种塑料成分中,以聚酯类物质(PET、PBT)、纤维素和聚丙烯(PP)成分为主,占比分别为25%、21%和17%. 污水厂进水丰度为(73 ±5)n·L-1,出水丰度为(14 ±2)n·L-1,整体去除率为(80.8 ±12.1)%. 污水厂3个处理阶段中,只有一级处理起到了去除作用,微塑料在二级处理中丰度出现了激增. 不同构筑物对微塑料起到主要去除作用的是细格栅(49.2 ±7.4)%和二沉池(92.4 ±13.9)%. 微塑料主要以纤维状、碎片状和薄膜状存在,纤维状占比在70%左右,碎片状尺寸主要集中在0.50~5.00 mm之间,占比从大于0.50 mm以后开始上升,尺寸在1.00~5.00 mm范围内最多,占比为50%,成为超过纤维状存在的主要形态. 薄膜状尺寸多集中在小于0.50 mm范围内,占比在10%以上. 因此,提高小尺寸纤维状与薄膜状微塑料与大尺寸碎片状微塑料颗粒的去除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水处理厂排水对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8.
三峡库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峡库区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已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研究的关注重点之一,退耕还林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对于库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库区典型退耕还林模式的水土流失的监测,分析其不同降雨条件下水土流失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标明:(1)退耕还林后库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退耕还林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地表径流量下降了70%~95%,泥沙流失量则比农田降低了97%以上,其中乔木林和竹林对水土保持的效果最为理想;(2)退耕还林后各土地利用类型年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呈较好的指数关系,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除农田和板栗林外,各土地利用类型年地表径流量与雨强关系不显著;(3)泥沙流失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关系均不显著;(4)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的80%以上,泥沙流失量的95%以上都是发生在暴雨条件下,暴雨事件成为库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气候影响因素;(5)凋落物层盖度是控制退耕还林各模式地表径流的主要因素,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地表径流量均随着凋落物层盖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9.
针对现行油气资源税费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的问题,以油气资源税费政策促进油气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及促进油气田企业自发进行环境保护,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油气行业健康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油气资源税费政策现状,指出我国油气资源税费政策存在增值税违反税负公平原则、资源类税费定位重叠、缺乏环境类税收制度、未体现油气行业特点等问题,进而提出公平税负、清费立税、出台环境类税收政策、税制设计应考虑油气行业特点等优化油气资源税费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0.
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增塑剂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应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地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其在土壤中不断累积,检出率逐年升高,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威胁。该研究通过荧光光谱、荧光猝灭以及质粒转化等试验研究了环境污染物PAEs对黑土胶体微界面中DNA结构及其水平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加入到EB-DNA荧光体系中时,DEP-EB-DNA与DBP-EB-DNA反应体系中的荧光强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荧光强度与DEP、DBP的增加量呈负相关,且在浓度为4.5×10-4mol/L时DEP与DBP的荧光抑制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0%与36%,DEP对荧光的抑制率显著高于DBP,说明DEP与DBP能够与DNA相互作用影响DNA结构且DEP的影响更为显著;KI对DEP-DNA与DBP-DNA体系进行猝灭时其猝灭常数Ksv值分别为7.947(R2=0.995 9)、11.03(R2=0.980 3),相比于对照组DEP的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