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223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采用盆栽方法,以石灰作对比研究了2种碱性废弃物(纸厂滤泥和赤泥)及添加锌肥对酸性镉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其相关机制,同时利用大田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施用石灰、纸厂滤泥和赤泥(2 g·kg-1)后土壤 pH显著提高,在淹水平衡7 d和水稻移栽后30 d时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显著高于不施的对照,增幅分别为33.1%~76.0%和31.0%~78.3%,同时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显著降低,淹水平衡7 d时降幅为38.4%~45.0%,水稻移栽后30 d和60 d时降幅分别为37.4%~52.9%和33.2%~38.7%,水稻根系和糙米镉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4.0%~48.5%和26.3%~44.7%.等量碱性物质对提高土壤 pH和降低水稻镉累积的效果为石灰>赤泥>纸厂滤泥.纸厂滤泥和赤泥添加锌肥(0.2 g·kg-1)对降低水稻镉累积的效果均比两者单施更明显.大田试验结果趋势基本相同,施入不同量的纸厂滤泥、赤泥及与锌肥配施后两季作物镉累积量显著减少,当季水稻糙米和第二季油菜籽粒镉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7.1%~65.1%和16.4%~41.6%,糙米镉含量基本达到国家粮食卫生标准(GB 2715-2005).因此,对于中轻度酸性镉污染稻田土壤,利用纸厂滤泥、赤泥及与锌肥配合施用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方法,通过构建与土壤镉污染程度等特征相适应的碱性废弃物用量与锌肥配施比例,可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72.
济大学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上海 200092;2.上海宝钢研究院,上海 201900;3.上海电站辅机厂,上海 200090)摘要:试验研究了氧量为10.1%~16.7%的条件下,中高温区(450~1050℃)碳酰肼还原烟气中NOx,及以不同方式加入焚烧炉和烧结系统时抑制二{(左)口(右)恶}英的生成.结果表明,在烟气中氧量较高的条件下,碳酰肼在600℃和967℃左右,脱硝效率分别达到最大,850℃左右时最低,显示了双峰效应.将碳酰肼溶液喷入适当温度区域的烟气中,能明显降低二{(左)口(右)恶}英在再合成温区(250~450℃)收集的飞灰中的二{(左)口(右)恶}英含量;将碳酰肼混入烧结矿料中进行烧结锅试验,烧结烟气中的二{(左)口(右)恶}英排放含量随着碳酰肼掺混量的增大而降低;当碳酰肼的掺混量(质量分数)达到0.1%时,烟气中二{(左)口(右)恶}英的毒性当量浓度与不掺时相比降低了78.8%.研究表明碳酰肼可以多种方式加入焚烧炉和烧结炉中抑制NOx和二{(左)口(右)恶}英的排放,是一种很有前景的NOx和二{(左)口(右)恶}英双效抑制剂.  相似文献   
273.
西南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对中国西南地区1951~2000年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呈升温态势,在1998年达到50年来最高值;中国西南地区近50年来日最高气温呈降温态势,其年际变化大于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的下降对平均气温影响大;日最低气温总体上呈升温态势,冬季1月升温比夏季7月显著;冬季气温在80年代为暖期;夏季气温在50年代为暖期。  相似文献   
274.
母乳与牛乳中微量元素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CP-AES法对母乳和牛乳中K、Na、Ca、Mg、P、Fe、Al、Zn、Sr、、Pb、Mn、Ba和Cu等13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母乳与牛乳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研究了深入探讨微量元素在人体内重要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75.
由于现代集约化养殖业普遍使用有机胂制剂,禽畜粪中往往含有一定的砷(As).在水稻土中分别以2%和4%(w/w)比例施入含As鸡粪和猪粪及无机肥(N:0.2g·kg-1;P2O5;0.1g·kg-1;K2O:0.15g·kg-1(以干土计)),以不施肥为对照进行菜心、小白菜、油麦、茼蒿、苋菜和通菜6种蔬菜盆栽试验,研究比较含As禽畜粪施入土壤后蔬菜对土壤中As的吸收累积情况.结果表明,1)整体上施用鸡粪处理蔬菜生物量高于无机肥处理,而施用猪粪处理除通菜外5种蔬菜生物量均低于无机肥处理.2)施肥可降低除通菜外的5种蔬菜As含量,而施用鸡、猪粪可显著提高通菜As含量.3)菜心、小白菜、油麦和茼蒿地上部As含量与其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苋菜也表现为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通菜则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1).4)菜心、小白菜、油麦和茼蒿As吸收量整体表现为施用鸡粪>无机肥>猪粪≈不施肥;苋菜表现为无机肥>不施肥>鸡、猪粪;通菜则表现为鸡、猪粪>无机肥≈不施肥.整体上通菜As吸收量高于其他5种蔬菜.5)施肥可降低除通菜外5种蔬菜As吸收系数,而施用鸡、猪粪可显著提高通菜As吸收系数.建议含As禽畜粪在通菜上尽量少施.  相似文献   
276.
铅锌矿区河谷沉积物的磁学特征与重金属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流经中国铅锌矿储量最大的兰坪金顶铅锌矿区的澜沧江支流--沘江的河谷冲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室内实验测定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测定并分析了沘江河谷沉积物的磁化率特征与重金属Pb、Zn、Cd的含量,以探讨矿产开发对河谷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试图为其监测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研究表明:(1)沘江沉积物磁化率因受到兰坪铅锌矿产开发活动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且与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分段性基本吻合,呈现上游污染段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和磁化率均高于下游的特征,且单因子污染指数较高的河段磁化率也高;(2)回归分析显示,沉积物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显著相关;(3)可以利用磁性测试监测矿区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77.
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阴离子处理方法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阴离子时样品的一般处理方法。该方法以固体无水碳酸钠处理水样并以酚酞指示剂指示处理的终点,以邻苯二甲酸除去样品碱性干扰,以活性炭吸附水样中的有机物和酚酞指示剂。研究测试和监测实践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于环境监测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78.
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获得活动水平数据,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排放系数,建立了2018年四川盆地畜禽养殖氨排放清单。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肉鸡、肉鸭、蛋鸡、兔等养殖量较大。②2018年四川盆地畜禽养殖氨排放量为37.3万t,散养氨排放量远大于规模化养殖,两种养殖方式氨排放均主要集中在施肥阶段。③肉猪氨排放量最高,占比为34%,其次为肉牛和山羊。④广元市畜禽养殖氨排放量最高,其次是宜宾市和绵阳市。各城市肉猪和肉牛排放量均较高,占比分别为20%~64%和7%~48%。⑤在养殖量相同的情况下,排泄量是影响畜禽养殖氨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根据不同饲养周期进行计算,可进一步降低清单结果的不确定性。⑥集约化养殖场按照经纬度分配比按面源权重因子分配更为分散,提高了空间分布准确性。  相似文献   
279.
人工湿地系统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通过外加碳源来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碳源是反硝化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对N_2O释放必然也产生影响。采用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树叶为碳源的外置碳源型的人工湿地系统,以葡萄糖作为对比碳源,研究有机碳源对脱氮效果及N_2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和悬铃木树叶作为碳源,在植物分解稳定后,脱氮效果稳定,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和92.5%,比空白组高出15%左右;单批次试验中,芦苇组和树叶组N_2O平均释放量分别为40.91μg/(m~2·h)和34.16μg/(m~2·h),略高于葡萄糖组的6.20μg/(m~2·h),但显著小于空白组的127.45μg/(m~2·h),累积释放量与TN去除量的比值小于0.1%且显著小于空白组;芦苇和树叶组基质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及PLFAs总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细菌PLFAs占PLFAs总量的比例均接近50%,而真菌PLFAs仅大于7%,细菌为优势种群。因此,向处理低C/N污水的人工湿地系统补充适宜的植物碳源材料,可以有效提高脱氮效率并降低N_2O释放。  相似文献   
280.
1 概述 工作场所中的化学品危害历来是个难题.关于冲洗,历史各个时期的参照方法各不相同(水、缓冲溶液、解毒剂等).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已使用的化学分子数量成倍增长,面对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以及在接触化学产品时须迅速采取行动这个情况,使得人们不能浪费时间先去识别化学品的性质,然后再去选择适用的解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