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苏省正在实施的水环境相关政策法规共计40余项,对改善江苏省水环境质量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在研究江苏省水环境管理政策法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河道管理与水环境区域补偿等方面的经验,同时分析了其在水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政策评估以及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发达国家在水环境管理政策法规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江苏省水环境管理政策法规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江苏省水环境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的线路板深加工处理线、木塑产品生产线等污染物释放环节以及企业周边环境敏感点,采集空气、降尘、不同粒径颗粒物和排风口废气样品,分析其中多溴连苯醚、铅、二恶英的浓度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线路板深加工处理线空气和降尘中PBDEs最高浓度分别出现在基板破碎工段和人工拆解工段,而Pb的最高浓度均出现在基板破碎工段,二噁英则主要产生在具有高温的退锡工段;木塑产品中PBDEs总浓度较原料大幅上升,而Pb则处于同一数量级水平;底泥中PBDEs浓度中游>下游>中游,底泥中Pb浓度上游>中游>下游。总体上, PBDEs和Pb对车间职工健康风险较小,而对底泥的生态风险则较大。  相似文献   
13.
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不同风速段对竺山湖及太湖西岸湖区底泥内源释放进行了研究,利用沉积物捕获器收集沉积物,采用Gansith公式法计算了沉积物的再悬浮通量;对代表不同风浪作用下的悬浮物进行了静沉降实验,计算了悬浮物的静沉降通量.对太湖站33个观测站近10年的的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估算了太湖年均内源释放量.结果表明,竺山湖及太湖西岸湖区年平均内源释放量COD,TN,TP分别为4100,647.8和23.0 t.  相似文献   
14.
提出并研究了高效氧化与强化吸附相结合的含铁废酸资源化处理新工艺。系统研究了其氧化过程的适宜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吸附分离单元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对铁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双氧水氧化废盐酸中Fe2+将不会引入其他污染因子,双氧水的最佳投加摩尔数为Fe2+浓度的1.2倍,氧化时间优选为2 h;氧化后的含铁废盐酸经过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NDA900分离去除大部分铁离子,若采用固定床双柱串联方式运行,铁离子分离去除率可达99.9%,处理后盐酸可返回酸洗工序重复利用。吸附饱和后的树脂仅使用自来水就可以实现完全再生,再生液中三氯化铁浓度高达40~50g/L。这一工艺有望实现废盐酸及其中铁离子的综合利用,为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结合江苏省铅蓄电池行业环保现状,立足现有企业发展现状和废气治理技术,在综合考虑投资成本、技术稳定性、技术实施难易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经济技术可行的废气重金属污染物(铅)治理技术优化方案,建立优化方案信息库,促进企业废气治理技术的提升,推动整个行业建立良好、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深入分析了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新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环评项目防护距离设置要求的变化,并结合各类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例和经验,探讨了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制定、计算方法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置防护距离应把握的几点原则,为实际环评工作中设置防护距离提供了参考.并针对现有防护距离标准和方法在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红线类型,二级管控区内不得建设排放污染物的项目.毗邻生态红线的项目需得到重视,并进行严格的环境管理.以江苏句容备用水源地茅山水库旁某高端养老中心项目为例,研究其施工期、运营期对茅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污染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环境保护建议与措施,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毗邻项目施工、运营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以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生态市的建设,在中国方兴未艾,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从逻辑、时间、空间的三维角度,探讨了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发展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在三维框架指导下,构建了一般生态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突出了经济循环能力及其生态文化的相关指标,为各地生态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有机污染土壤原位化学氧化药剂投加方式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最经济有效的技术之一。药剂的投加与分散技术是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核心。药剂投加与分散方式的选择与污染场地的土壤渗透性、特征水平、污染深度、氧化剂性质、修复费用等相关。阐述了直压式注射法、注射井法、土壤置换法和高压-旋喷注射法等药剂投加与分散技术的适用性、控制参数及优缺点等,引用工程实例对药剂投加与分散技术在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