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4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制备聚硅酸铝铁复合絮凝剂,研究其絮体分形维数与絮凝效果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水力条件对絮体形态的影响,确定了絮体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絮凝剂投加量过多或过少都会降低絮体分形维数;碱化度升高会使絮体更加密实,同时分形维数随搅拌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搅拌条件过强会增大絮体破碎几率;在絮凝初期,分形维数随慢搅时间的增长而...  相似文献   
42.
镇江北固湿地的生态修复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生物、生境、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内江的水文特点,以生态、去污、景观为目标,进行了镇江北固湿地生态修复方案的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并讨论了北固湿地生态修复与污染控制的设计思路,介绍了镇江北固湿地的生态修复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43.
北固山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典型湿地类型之一,沿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其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威胁.然而,目前有关湿地重金属污染的吸附尤其竞争吸附的研究还少见报道.该文以北固山芦苇湿地为对象,采用平衡法对Cu2+、Cr(VI)在湿地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旨在服务于湿地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与生物学效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土壤吸附Cu2+、Cr(VI)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二者的表观最大吸附量(xm)分别为36.10 g·kg-1和178.57 g·kg-1(初始液质量浓度c0<500 g·m-3),平均吸附率分别达到99.82%± 0.35%和93.17%±1.14%.(2)无论单一吸附或竞争吸附体系,当c0(Cu2+)>250 g·m-3时,平衡液Cu2+质量浓度快速升高.(3)c0相等的Cu2+、Cr(VI) 竞争吸附体系中,平衡液中Cu2+质量浓度升高,Cr(VI)质量浓度下降;但xm的变化表现为Cu2+增加了2.7倍,Cr(VI)降低了2.4倍.(4)Cu2+、Cr(VI) 的竞争吸附体系中,随Cr(VI)初始液质量浓度的变化(c0(Cu2+)恒定),Cr(VI)的xm下降至其单一吸附时的6%;而随Cu2+初始液质量浓度的变化(c0(Cr(VI))恒定),Cu2+的xm仅为其单一吸附时的1/3.  相似文献   
44.
北固山湿地土壤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镇江北固山湿地是一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为优势植物的滨江湿地,土壤中氮磷空间分布对了解湿地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北固山湿地的典型区域内布点采样,对土壤中氮磷进行分析,研究了湿地土壤氮磷水平变异性及氮磷在不同植被区土壤中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北固山湿地全氮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壤层,表层土壤中全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下层土壤.土壤各层次全磷的水平变异性普遍高于全氮,尤其在20~40 cm土壤层全磷的变异系数达到52.34%,说明氮素在各层次分布相对均匀.植被类型对土壤中氮磷的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虉草区各土壤层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均高于芦苇区,其0~20 cm和20~40 cm土壤层全磷质量分数亦高于空地.受污水排放、内江水冲洗等作用,污染空地及三个排污口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分别呈现不同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湿地生态恢复和生态清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镇江市老城区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采集江苏省镇江市老城区的交通区、大市口广场、江滨公园、商业区、居民区、文教区等不同功能区地表灰尘共54个样品,对其Cu、Pb、Zn、Ni、Cr、Cd、Mn 7种重金属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交通区Cu、Ni、Cr、Mn、Cd的平均含量要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Zn的含量在文教区最高,Pb的含量在居民区最高.地累积指数评价表明交通区、文教区两个功能区中Cd达偏重度污染,文教区中Zn也达偏重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交通区、大市口广场、文教区3个功能区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为中等生态危害;江滨公园、商业区、居民区3个功能区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为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微砂在磁沉降快速除污工艺中的应用,设计了微砂和聚合氯化铝(PAC)的最佳组合试验,分析影响微砂在磁絮凝中絮凝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当微砂投加量为300 mg/L,PAC投加量为80 mg/L,磁场强度为300 mT,pH为6时,微砂在磁絮凝中具有最佳处理效果,对TSS、COD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最大值93.66%、74.29%和89.10%。同时在投加微砂和磁沉降的共同作用下,水力停留时间仅为8 min。  相似文献   
47.
为了提高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效率,采用铁氧体与生物法相结合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在生物反应器中投加磁化后的铁氧体粉末,在一定条件下驯化活性污泥。通过试验,得出了铁氧体的最佳投加量为375 mg/L。同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投加了375 mg/L铁氧体粉末的活性污泥对生活污水中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7%和26.5%;在各自的最佳运行条件下,投加铁氧体后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缩短1 h。  相似文献   
48.
高氯酸盐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氯酸盐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污染物,其毒理作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特性、降解处理和修复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简单介绍了高氯酸盐污染的特点、毒理效应及其环境行为,重点论述高氯酸盐污染的微生物处理和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9.
湿地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的干湿交替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固山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前期含水率(1%~ 3%、7%~11%和16%~18%,重量百分数)沉积物变湿后(60%)以及由湿变干过程(从70%变干至5%~7%)硝酸还原酶(Nar)活性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干湿交替水分生态过程N2O形成与排放的评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变湿后的48h,前期含水率...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特征,在镇江黎明河溢流口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变化规律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降雨历时,SS的浓度变化范围为112~286 mg/L与1430~4320 mg/L,COD的浓度变化范围为61~121 mg/L与178~728 mg/L,且均会出现初期冲刷现象;二者的线性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