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针对城市产业水污染状况,应用产业结构和工业行业结构优化模型,试图找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方法。研究以株洲市为例,根据株洲市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特点对模型进行改进和最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产业和行业生产用水的调整可以减少废水排放量和实现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株洲市产业和行业凋整方案,以期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雇。  相似文献   
12.
处理生活污水湿地植物的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为了建立一套科学的湿地植物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体系,以17种湿地植物为材料,在综合应用原有各种湿地植物筛选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植物逆境酶和基质酶,对所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种植物的根系数量、长度、活力、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生长量、氮磷平均浓度、氮磷的积累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根系附近基质脲酶活性与磷酸酶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净化潜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把17种植物聚类为3大类,第1大类净化潜力较强,包括美人蕉、芦苇、风车草、水葱、再力花、千屈菜、花叶美人蕉;第2大类净化潜力中等,包括菖蒲、花叶芦竹、香蒲、梭鱼草;第3大类净化潜力较弱,包括野芋、鸢尾、灯心草、葱兰、泽泻、花菖蒲.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污泥细菌生物降解矿化偶氮染料,已成功用于偶氮染料废水处理,并将成为该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综述了好氧、厌氧细菌的两种偶氮呼吸机制,并总结了偶氮呼吸直接产物芳香胺类在好氧、厌氧条件下进一步降解与矿化机理的异同,同时提出在偶氮染料废水处理中厌氧-好氧串联式生物反应器能有效用于偶氮化合物的降解矿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产业水污染状况,应用产业结构和工业行业结构优化模型,试图找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方法.研究以株洲市为例,根据株洲市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特点对模型进行改进和最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产业和行业生产用水的调整可以减少废水排放量和实现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株洲市产业和行业调整方案,以期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天然蛭石与生物蛭石的氨氮吸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天然理论饱和吸附量为2.56 mg·g-1,天然蛭石在连续穿透试验中最大单位吸附量为1.768 mg·g-1,在给定HRT条件下生物蛭石柱1与柱2的平均吸附量分别为0.008 1 mg·g-1与0.006 4 mg·g-1.运行20 d里生物蛭石柱对氨氮的去除率一直在80%以上,结果显示仅在试验初期生物蛭石对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阳离子改型蛭石的铵离子交换平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Na^+,Ca^2+、Mg^2+等不同离子处理的改型蛭石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铵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交换反应均在前60min速率最快,约120min就趋向于平衡:铵离子交换总量均随pH变化而波动,在pH=7点上取最大值,且全交换容量按镁型蛭石、钙型蛭石,钠型蛭石顺序依次增大,每100g蛭石分别为59.32,71.89、92.85mmol;改型蛭石对NH^+4等温交换吸附与Langmuir方程相符。表明改型蛭石对NH^+4的吸附主要是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植物处理含重金属生活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耐受浓度试验得出凤眼莲、水蕹、水花生和荇菜四种植物对含重金属生活污水中Cd2+的耐受范围值分别<5mg/L、0.5mg/L、0.2mg/L、0.2mg/L;凤眼莲和水花生对Zn2+的耐受范围值分别<10mg/L,水蕹和荇菜对Zn2+耐受范围值为<5mg/L和0.5mg/L。由植物对生活污水中锌\镉离子去除率试验可知,在Cd2+/Zn2+浓度分别为0.5mg/L和5mg/L时,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植物均能明显去除污水中的Zn2+与Cd2+,其中Cd2+去除率提高了65.3%,Zn2+去除率提高了43.7%。研究发现植物处理在前5d内为去除Zn2+/Cd2+的高效区间,这一时期内植物对Zn2+/Cd2+去除率的贡献可以达到40%~60%,表明在植物的耐受浓度范围内,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中的Cd2+/Zn2+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根部为主要的富集器官。  相似文献   
18.
基质组合方式对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三种不同基质组合对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柱1(天然蛭石-红壤-石灰石)对总磷和正磷酸盐的处理效果最好,去除率的均值分别达到了83%和85%,总磷出水浓度均值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Ⅰ类标准。同一基质组合不同污水去磷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单一含P溶液的系统比生活污水的系统除磷效果好,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离子竞争吸附及pH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陆地卫星遥感影像资料(1998年)以及地面采集的定点数据,结合野外调研和大量文献研究,全面调查监测了长沙城市湿地的类型、面积及分布情况,深入分析了城市湿地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长沙市实际情况,对适用于长沙市城市湿地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为长沙市湿地生态规划和保护提供了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具有生态安全和灵敏高效等优点,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藻的进展,从化感物质对藻细胞光合作用、酶活性、细胞膜、细胞超微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方面探究了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机理。并分别就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中提取的各类化感抑藻物质的抑藻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尤其探讨了木本植物抑藻的潜在价值,为开发新的抑藻剂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还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植物抑藻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