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05篇
安全科学   273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118篇
综合类   1057篇
基础理论   182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沉积物中5种微囊藻毒素(MC-LR、MC-RR、MC-LW、MC-LF、MC-YR)的方法。选择甲醇-水(1∶4,V/V)为ASE萃取溶剂,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力分别为80℃和13.1 MPa,固相萃取过程以HLB小柱为萃取柱,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在5种微囊藻毒素质量浓度5~100μg/L内线性良好(r0.995),回收率为76.0%~118%,相对标准偏差为1.9%~12.0%,检出限为2~3μg/kg,定量下限为8~12μg/kg。该方法已用于西太湖沉积物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方法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2.
为研究青岛市居民区降雨径流重金属的特性,在2014年7月22日和9月28日采集降雨径流样本45个,并化验分析了其中重金属Cd、Cu、Pb、Zn的含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重金属的平均浓度、相关性、初期冲刷效应等。研究发现,降雨径流重金属Cu、Pb、Zn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不明显;而两场降雨径流重金属Cd差异明显。受干期长度和周边环境的影响,降雨径流重金属Cd有可能对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降雨径流重金属Cu、Pb、Zn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Cd与其他重金属之间相关性则较弱。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降雨强度越大,初期冲刷效应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青岛市和其他城市居民区降雨径流重金属污染预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3.
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在镉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收获后鲜样的快速脱水处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连续浸提法研究了伴矿景天植株中重金属浓度及形态,正交实验探讨了汁液在絮凝沉淀过程中重金属及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Cd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汁液处理前后镉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伴矿景天植株中Cd、Pb主要以活性较低的盐提取态和酸提取态存在,Zn主要以活性较高的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存在;汁液中离子态Cd约占总浓度的20%,其余主要为非离子态;絮凝沉淀可有效去除汁液COD和重金属,优选条件pH为10,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2%,搅拌速度为400 r·min~(-1),该条件下汁液Cd、Pb、Zn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1.9%、77.0%、76.4%和55.0%。汁液经絮凝沉淀后,Cd总浓度降低到0.23 mg·L~(-1),且主要为非离子态。伴矿景天汁液中重金属的形态对汁液的絮凝沉淀效果有较大影响,有机螯合态重金属难以通过絮凝沉淀彻底去除,而离子态重金属在絮凝沉淀中更容易被去除。  相似文献   
164.
电石渣-铁屑法去除硫酸废水中的氟和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各种处理含氟、砷废水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选择了以电石渣和废铁屑为药剂去除硫酸废水中氟和砷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法以废治废、工艺简便、运行费用低,处理后的废水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5.
欧盟环境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已经有较成熟的体系与统计方法。本文对比我国环境产业统计的现状,剖析了欧盟环境产业统计方法的优点。建议我国应迅速出台既满足国际化要求,又合乎我国环境产业实际情况的环境产业定义;完善统计法律规章实现统计问责;建立环境统计电子数据库;公开政府预算信息;并鼓励政府部门、产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多方合作进行统计以实现对我国环境产业的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66.
道南膜技术测定自由态重金属离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和水体中自由态重金属离子由于具有生物有效性和毒性而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道南膜技术(DMT)对待测体系干扰小、测定范围广且能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离子,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当前,DMT已较成熟,已有实验室道南膜技术(lab-DMT)和原位道南膜技术(filed-DMT),广泛应用于土壤溶液、地表水以及人工配制的络合溶液,已成功测定的重金属离子包括Cu2+、Zn2+、Pb2+、Cd2+、Al3+、Ni2+和Cr(Ⅲ);已开发出基于离子跨膜迁移动力学DMT,解决了重金属离子达到平衡时间过长和重金属离子低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检测限等问题。详细介绍了DMT的原理、方法、应用及离子跨膜传输机制,将关于DMT的研究分为适用性和改进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3类分别进行综述;提出了采样装置微型化、发展实时动态的原位测定技术、改进原位测定技术用于淹水土壤、湿地及底泥中自由态重金属离子的测定是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7.
分析火电厂脱硫、除尘、废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脱硫设施普遍存在燃煤硫分偏离设计值、旁路运行、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过大、GGH堵塞、烟气连续监测仪测量偏差大、运行维护管理不及时等。从主设备管理、加强运行和维护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脱硫等环保设施管理的主要对策,确保脱硫等环保设施的连续、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8.
当高压输电线路跨越或邻近建筑物时,线路下方区域工频电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此时,传统的二维模型已无法正确描述该情况时线路下方工频电场的分布。利用自编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并结合实测数据,研究和分析高压输电线路跨越或邻近建筑物时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分布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9.
针对Cu/ZSM-5高温水热失活的问题,通过浸渍法合成了Cu/ZSM-5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进行了不同温度和不同H_2O(g)含量的水热老化。采用比表面积分析、SEM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H_2-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Cu/ZSM-5催化剂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分别研究了不同水热老化条件下Cu/ZSM-5催化剂的NH_3-SCR性能和水热失活机理。结果表明,经水热处理后,各Cu/ZSM-5催化剂的NH_3-SCR性能均有所降低。随着老化温度的提高,催化剂的分子筛载体出现结构坍塌,比表面积减小,孔容积增大,但仍保持MFI结构,老化温度的提高同样使催化剂活性Cu~(2+)减少并一部分转化为CuO微晶,而H_2O(g)含量的变化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结构的影响较小。在高温水热老化过程中,温度对催化性能劣化的影响大于水蒸汽含量,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0.
Cr(Ⅵ)污染土壤的热解还原无害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用热解还原法对含铬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新技术,研究了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及土壤有机质对铬无害化处理的影响,分析了热解前后土壤中铬的元素形态的变化.同时还探讨了热解还原过程中Cr(Ⅵ)的无害化机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在热解还原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分对Cr(Ⅵ)的无害化起核心作用;在200~600℃范围内,Cr(Ⅵ)的还原量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大,500.0℃最适合于经济有效地实现Cr(Ⅵ)的热解还原处理;Cr(Ⅵ)的热解还原过程较快.铬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热解后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铬量大大降低,大部分铬转化成了活性低的残渣态,极大地降低了铬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