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并从湖泊治理人才队伍的组建、控制目标的设定、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控制、内源性营养物质的控制、湖泊生物-生态修复、管理等10个方面探讨了富营养化湖泊的防治对策,指出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控制污染源出发,重点开展生物-生态修复、完善管理对策,有计划分层次地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12.
以国际腐殖质协会(IHSS)推荐的胡敏酸提取方法为基础,以去有机质土壤中添加胡敏酸所配制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引入超声作为胡敏酸提取的辅助条件,采用批次试验优化了土壤中胡敏酸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基于胡敏酸提取回收率和精密度,在室温下获得的优化提取方法为:液土比为8:1、提取次数为3次、Na OH溶液浓度为0.05 mol/L、超声功率为120 W、超声时间为3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胡敏酸的回收率为94.73%±1.50%,显著大于IHSS推荐方法的回收率64.76%±0.28%,变异系数CV为1.59%、小于10%。相对于IHSS提取法,此优化提取法具有胡敏酸提取回收率高、资源节约、胡敏酸变性小、提取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目前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REA)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区域少,且其环境评价介入时间晚;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应用研究不足;公众参与力度不够;专业人才不足。提出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科研力度、加大投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公众参与力度、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气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飞速提高,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大气环境不仅存在着酸雨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传统的安全危害,还面临着人为破坏活动、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大气污染突发事故等新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在对当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调整、区域间相互协作、公众参与等几个方面简要探讨了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处理渗滤液,研究了投加铁屑、电极间距和放电电压对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和BOD5的影响。在电极形式为尖一尖式、电极间距4—6mm、放电电压36kV-46kV、废水体积71条件下对渗滤液进行放电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铁屑和升高电压可提高COD和BOD5的去除量;在放电电压一定的条件下,存在最佳的电极间距。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了投加铁屑、改变pH值和曝气对去除垃圾渗滤液中NH3-N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铁屑可提高NH3-N的去除;酸性条件下NH3-N的去除率远高于碱性条件;pH=14,NH3-N浓度为1100mg/L,dr=6mm,da=36kV时,曝气与放电同时进行180min,NH3-N去除率可达到83.6%。  相似文献   
17.
电液压脉冲放电与铁屑内电解法联用处理TNT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NT结构稳定,废水又具有生物毒性,难以生物降解,采用电液压脉冲放电与铁屑内电解法联用能有效处理TNT废水。研究了铁屑投加量、pH值和铁屑重复使用对TNT降解的影响。试验条件为:放电电压36 kV,废水体积7 L,TNT初始浓度90 mg/L,电极间距8 mm。结果表明,在投加铁屑700 g和pH值为6.5时,TNT降解率分别达到97.7%,铁屑重复使用6次不影响TNT降解效果;放电后静置一段时间,TNT仍然继续降解;在125 L的反应器中处理115 L废水,TNT初始浓度50 mg/L,TNT最大降解率达94.2%,TNT浓度降至2.9 mg/L。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就腐殖质修复TNT污染土壤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腐殖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含有大量的羧基、酚羟基、羰基、醇羟基等官能团,能通过共价吸附、微孔吸附、疏水性吸附、静电吸附等与土壤中TNT及其转化产物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土壤中TNT及其转化产物的迁移和生态毒性。  相似文献   
19.
胞外聚合物在生物除磷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进水COD与TP之比分别为100∶1和50∶1的两组S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胞外聚合物(EPS)在生物除磷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EPS中不仅含有以高价阳离子沉淀物或络合物形式存在的无机磷(IP),而且含有以细菌细胞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形式存在的有机磷(OP).两组SBR反应器活性污泥的厌氧释磷过程主要由EPS产生,好氧吸磷过程主要由EPS完成;EPS的除磷量占系统除磷量的60%~62%,细菌细胞的除磷量占系统除磷量的30%~38%.EPS对主体液相中磷的去除主要通过EPS与主体液相之间磷的间接传输途径来完成,说明EPS在生物除磷过程中充当磷储存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经过连续浸提的土样中镁的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重庆市植烟土样中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留态镁的含量分别为0.01、0.59、0.15、0.6、0.63cmol/kg,各形态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0.5%,29.7%,7.5%,30.3%,32%,均低于0.8—1.6cmol/kg的正常水平。植烟土壤对镁的最大吸附量为1.25mg/g,吸附作用较好,故适量施加镁肥将会促进烟叶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